李坪友
目的:探讨达克宁栓治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该院门诊治疗的妊娠期合并念珠菌阴道炎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分别采用达克宁栓与克霉唑栓治疗,治疗后5 d、20 d 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5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0%、91%,20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83%、94%;对照组5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1%、79%,20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63%、81%,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达克宁栓治疗效果优于克霉唑栓,是治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高效、快捷、无副作用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红;徐洋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男性乳腺癌较罕见,约占乳腺癌的1%左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1]。男性乳腺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被忽视或误诊,患者心理压力大,肿瘤转移早,预后较差。但与女性乳腺癌相比,它具有特殊的自身的特点。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男性乳腺癌合并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洪丽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患者100例,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了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患者。优质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心血管内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优质组患者的以上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4.0%,P <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热西旦·托胡提;明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分析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法方法,总结急救护理的心得及体会,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该院急诊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8例,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急救方法和效果。结果:118例脑出血患者,采取合理的急救方法,有107例患者的病情发生好转,抢救成功率达到90.7%。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的救治,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和观察,不仅能够挽回患者的生命,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在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药学服务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对于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药学服务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基于不同方式作用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躯体功能、情感功能,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患者身体疼痛和社会功能,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药学服务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毛英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声带息肉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支撑喉镜和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把这12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在电子喉镜下实施手术,观察组患者主要在支撑喉镜下实施手术。结果:在带蒂息肉患者临床治愈情况上,两组无明显差异,在广基息肉患者治愈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带蒂息肉患者来说,好在电子喉镜下实施手术,针对广基息肉患者来说,好在支撑喉镜下实施手术,两种方法有利有弊,只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即可起到改善患者病情的效果。
作者:闫继宏;开依赛尔;努尔尼加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尿激酶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用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按照不同的处理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术中采用尿激酶进行引流)和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终均治愈,并没有1例患者死亡。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0.6±0.1)h 明显少于对照组[(1.7±0.1)h,P <0.05]。对照组中18例患者出现气颅,1例患者对侧发生颅内血肿;观察组中8例患者出现气颅,并没有患者出现对侧颅内血肿,观察组患者术后气颅发生率(40%)、对侧颅内血肿发生率(0%)明显高于对照组(90%、5%,P <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血肿钻孔引流术的过程中采用尿激酶进行引流的效果良好,不仅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也可有效降低术后气颅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广卫;司马国忠;唐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此进行有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共120例,并随机对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进行有效的判定。结果: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护理方法,共有患者60例,对护理满意的30例,一般的20例,不满意的10例,总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采用的使优质护理方法,共有患者60例,对优质护理满意的40例,一般的15例,不满意的5例,总满意度为91.67%。结论:对消化内科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对患者的恢复状况有着比较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袁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胸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并分析优质护理的服务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胸外科进行就诊的180名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胸外科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患者康复出院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51例,满意16例,一般23例;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3例,满意34例,一般43例。实验组满意度为7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2.2%,P <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改善和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护理意识,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彦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驻京某部队干部睡眠状况及其主要表现及影响。方法:采取团体抽样的方法,使用阿森斯(Athens)失眠评定量表对驻京某部队干部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8名接受阿森斯失眠评定问卷调查的干部中,27名(30.68%)干部存在失眠问题,以总睡眠时间不足为显著,其次为睡眠质量下降。因失眠问题引起的精神状态改变为:白天情绪低落、身体功能下降、思睡。结论:失眠问题已普遍存在于驻京某部队干部之中,并且对干部白天的精神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故关注部队干部的睡眠状况并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丽丽;崔莲;王光辉;霍文静;郝淑芳;马建新;张金萍;沙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 ICU 重症护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该院 ICU 重症患者87例,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 =41)和研究组(n =46),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χ2=4.340,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P >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观察组(P <0.05)。结论:心理护理在 ICU 重症护理中应用,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整体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尚应萌;李月霞;张莹;夏娟娟;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在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抽取30例,3~7月份1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定为对照组;总结护理经验,8~12月1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接受优质护理,定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 <0.05);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 <0.05)。结论:总结常规护理经验,为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中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了观察中风病患者的各项脑 CT 指标,以便分析中风与脑 CT 的关系,进行中风与脑 CT 正像表现分析。方法:自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该院一共收治中风患者203名,我们对这部分患者的脑 CT 进行检测,并且对脑 CT 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从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进行观察。结果:经过分析我们得出,中风与脑 CT 正像表现分析的结果是中经络证以脑梗死为主,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主;中经络证以小病变为主;中脏腑证以大病变为主,中脏腑阳闭病变在脑的深部。结论:经过我院周密的分析与细致的诊断,我们得出中风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脑 CT 检测出来,二者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作者:范围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对风湿患者疼痛与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所接收风湿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达97.8%,显著高于对照组(79.6%,P <0.05)。结论:风湿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其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高频 B 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共7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高频 B 超检查,并经过病理证实,对比高频 B 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高频 B 超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中准确率分别为91.7%、88%。且对于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的检测图像特点能清楚区分。结论:综上所述,高频 B 超对乳腺疾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吴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用于肿瘤患者 PICC 置管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从该院选取120例 PICC 置管术后的肿瘤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临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也进行常规护理,且增加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待患者护理过程整体结束后,将使用不同护理步骤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较,并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在护理过程结束后,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在 PICC 置管术后的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血清 PCT 检测对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58例急性胰腺炎作为观察组,根据感染情况的不同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同时选取62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正常组,并比较各组患者各个时期时血清PCT 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第1、7和14天时其 PCT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且感染组患者其 PCT 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第7天时其 PCT 水平明显高于第1天,而第14天时 PCT 水平明显低于第1和7天。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其血清中的 PCT含量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均高于正常体检患者,且 PCT 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表明 PCT 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患者的一个敏感性检查指标。
作者:贾树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深入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及其有效性。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到该院接收治疗的60例重症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将60例患者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强心剂和利尿剂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结果:治疗结果比较现实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诊内科治疗方法作用于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2011~2015年无锡市北塘区惠山街道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相关病例数,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2015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2种760例,年均发病率为300.60/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接触传染病发病多(45.4%),其次是肠道传染病(27.9%)和呼吸道传染病(23.6%);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136.06/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49.44/10万)、肺结核(41.93/10万)、细菌性痢疾(27.69/10万)、流行性感冒(17.40/10万)。结论:2011~2015年惠山街道传染病总发病率处于一般水平。手足口病、肺结核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是辖区主要和重点传染病,今后应加强相关传染病的防治和检测工作。
作者:李明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1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六项 EB 病毒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该实验室收集了366份已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者资料,其同时做了 EB 病毒六项指标检测,其分别为 EB 病毒衣壳抗原 IgG 抗体、EB 病毒衣壳抗原 IgM抗体、EB病毒早期抗原 IgG 抗体、EB 病毒早期抗原 IgM抗体、EB 病毒核抗原 IgG 抗体、EB 病毒衣壳抗原 IgG 抗体亲合力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检测,综合分析以确定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意义。结果:366份标本中 EB 病毒衣壳抗原 IgG 抗体阳性率为89.6%,EB 病毒衣壳抗原 IgM抗体阳性率为45.2%,EB 病毒早期抗原 IgG 抗体阳性率为48.5%,EB 病毒早期抗原 IgM抗体阳性率为32.2%,EB 病毒核抗原 IgG 抗体阳性率为56.2%,EB 病毒衣壳抗原 IgG 抗体高亲合力阳性率为39.2%,EB 病毒衣壳抗原 IgG 抗体低亲合力阳性率为58.2%。结论:六项 EB 病毒指标联合检测,并动态监测指标的变化,在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监测疗效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钟华;朱瑞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