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析

刘彦平

关键词:胸外科, 优质护理, 服务
摘要:目的:对胸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并分析优质护理的服务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胸外科进行就诊的180名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胸外科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患者康复出院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51例,满意16例,一般23例;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3例,满意34例,一般43例。实验组满意度为7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2.2%,P <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改善和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护理意识,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58例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58例异位妊娠患者彩色多普勒检查的诊断分析。方法:对58例确立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52例,诊断准确率为89.66%。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沈文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对风湿患者疼痛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对风湿患者疼痛与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所接收风湿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达97.8%,显著高于对照组(79.6%,P <0.05)。结论:风湿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其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优势分析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74例,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7例。对参照组患者行西医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行中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运动、感觉方面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临床治疗中,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优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主要是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进行了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50例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人数为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骨科护理方式,实验组则是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就行观察。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1.4%,并发症发生概率则是为3.1%。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为73.1%,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9.1%。实验组患者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医院骨科护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阳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在我院进行治疗。对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另对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 =13.08,P <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 =13.08,P <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建议其选择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该手术方法不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减少治疗费用。另外,经该手术治疗后,术后复发的风险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宁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作用和效果。方法:该院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共收治3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析回顾我院在治疗这35例患者中血液净化技术起到的作用,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15例接受普通间歇性血液透析(IHD),11例治愈,4例死亡。并发症为76%。20例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Scr、BUN 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能较平稳的维持在低水平上。并发症为21%,效果较好。结论:在治疗复杂的肾功能衰竭时单独使用 IHD 技术效果不是很好,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更适合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作者:王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二例胃出血大便隐血检测的病案讨论

    目的:讨论上消道出血部位对大便隐血检测的影响。方法:二例患者均为胃底静脉破裂出血,送检大便均为柏油样,分别用免疫试纸法和化学法对其进行检验。结果:免疫法为阴性,化学法为阳性。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大便检测中,不能用单一的免疫法。

    作者:李坪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从止痛药的使用现状探视医院药学的发展及对策

    止痛药与抗生素类药一样,都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一种药品。基于止痛药的使用现状,探讨医院药学的发展及对策,不仅有利于医院药品的管理,而且还有利于医院药学的发展。因此,基于止痛药的现状,研究医院药学的发展及对策,还有利于医院管理模式的改进,促进合理用药的实现。

    作者:徐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胆结石200例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胆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经手术或腹腔镜检查确诊为胆结石的患者中筛选出200例,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检查在胆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00例胆结石患者中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诊断为胆结石的184例,漏诊16例,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分别为92.0%、8.0%;超声检查对典型胆囊结石、胆囊颈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100%,明显高于充满型胆囊结石及多发性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P <0.05。结论:将超声检查应用于胆结石的临床诊断可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作为胆结石的常规筛查方法。

    作者:缪光现;杨正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血常规联合 C -反应蛋白(CRP)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血常规联合 C -反应蛋白(CRP)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18例,根据临床诊断,将病毒感染分为对照组,细菌感染分为试验组,每组59例,对其进行血常规检验以及 CRP 检验,再对试验组患儿分别进行血常规、CRP 检验、血常规联合 CRP 检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CRP 浓度及试验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试验组的 WBC(16.36±3.98)×109/L、CRP 浓度(39.43±10.06)m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WBC(5.41±1.61)×109/L、CRP 浓度(4.79±1.46)mg/L;血常规联合 CRP 检验的阳性率(93.22%)明显高于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62.71%)、CRP 检验的阳性率(66.10%),其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血常规联合 CRP 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对小儿的细菌、病毒感染能够做出明确判断,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联合;李娜;李长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路探讨

    目的:探讨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数量大致相等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其家族史,初诊血压水平,病程及特点等进行调查,分析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继发性患者的病程小于原发性患者,就诊年龄有高血压家族史所占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继发性高血压病程比较短,大多没有血脂代谢异常的状况,会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发病年级较轻者高度被怀疑继发性高血压。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可疑者常规电解质以及 CT 检查,可以促进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

    作者:王冲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选择中医针灸推拿+牵引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01月至2016年0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展开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随机分组。观察组(70例):临床选择中医针灸推拿+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临床选择牵引治疗的方法;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患者的 VAS 评分呈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患者的 SF -36评分呈现为一定程度的上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 <0.05)。结论:临床选择中医针灸推拿+牵引治疗的方法,能够将患者的疼痛症状显著缓解,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成功提高,凸显中医针灸推拿+牵引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洪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DR应用于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DR 应用于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研究所有对象是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62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均给予 X 线检查和 DR 检查,观察并对比2种方法的确诊率。结果:经 X 线检查的确诊率为37.10%,经 DR 检查的确诊率为95.16%,DR 检查的确诊率显著高于 X 线检查(P <0.05)。结论: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应用 DR 检查,确诊率比较高,并具有较高安全性,大大降低误诊率或漏诊率,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韩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深入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及其有效性。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到该院接收治疗的60例重症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将60例患者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强心剂和利尿剂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结果:治疗结果比较现实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诊内科治疗方法作用于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发作心绞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其总有效率为94.9%(37/39),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经过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分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 CRP 和 LDL -C 明显改善,且改善幅度显著优于经小剂量治疗的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并改善高血脂状况,应广泛推广。

    作者:贾晨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所接收肿瘤放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个体差异。在放疗前、中、后期分别开展认知及心理干预、健康指导、社会支持等护理干预。结果:采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有显著提高(P <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显著提升肿瘤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刘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220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状况及合理用药

    目的:探讨220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状况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该院各科室就诊的220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220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及使用率,分析患者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及不合理因素。结果: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220例患者中的使用率高,使用率为28.18%。单用抗菌药物率63.64%(140/220),联用抗菌药物率为36.36%(80/220)。其中,二联患者32例,三联患者48例,使用率分别为14.55%、21.82%。患者用药不合理因素较多,患者围术期用药不当在各不合理因素中占的比例较大,为68.18%。结论:我院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存在各种不合理因素,医院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监督,逐渐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作者:王青;赵惊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流程质量控制用于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消毒供应室流程质量控制用于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状况。方法:将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消毒供应室共8名工作人员列为本研究对象,用该院自主设计的问卷调查表测定供应室流程控制质量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查,并总结感染控制方式。结果:工作人员考核评分状况和医院月平均感染率,实施后均优于实施前(P <0.05)。结论:医院控制感染过程中,通过增强消毒供应室各工作人员的无菌意识,提升流程质量控制等方式,让医院感染发生率得到一定降低。

    作者:罗玉;陈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应用损伤控制和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选择来该院就诊的腹部损伤患者110例,采用抽签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即对比组及研究组。其中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低于对比组(P <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体温、乳酸恢复情况均优于对比组(P <0.05)。结论:利用损伤控制手术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腹部损伤患者死亡率,缩短其恢复时间。

    作者:龙永锦;候静;刘阿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产褥感染产妇行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产妇行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产褥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的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P <0.05);且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产褥感染产妇行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献文;沈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