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燕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从2009~2013年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对患者采取护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较护理前有很大的改善(P <0.05)。对护理工作人员心理情况分析显示,护理人员护理后对工作内容不敢上报和怕丢面子等情况的发生率较护理后有明显降低(P <0.05)。结论:由此可以看出,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有较大的应用效果。对于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护理安全文化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降低,从而提高患者身体安全,并且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连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忽视了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冠心病的多发人群开始转向于年轻人[1]。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近几年来,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运用十分广泛,其具有止血快、缩短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手术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快等优势[2]。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12月完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12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裴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了解大同地区流动人口麻疹的流行现状,提出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方法:对2010~2014年间大同地区流动人口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间大同地区流动人口的麻疹发病率远远大于本地人口的发病率,且无麻疹免疫史或未按规定时间加强接种占92%。结论:流动人口麻疹患者占大同地区近年来麻疹发病人数超过60%,无麻疹疫苗接种史人群是导致麻疹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对流动人口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作者:周向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病案是有关患者健康状况的文件资料,包括患者本人或他人对病情的主观描述和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客观检查结果及医务人员对病情的分析、诊疗过程和转归情况的记录以及与之相关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单据。病案的回收管理是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只有对病案做到及时回收,才能确保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病案延迟归档的现象,不仅影响数据统计及利用、质量监控,甚至造成患方不必要投诉和纠纷。本文主要分析病案延迟归档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消除这些影响的对策。
作者:蔡伟;刘宏;王声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fenix 结核性脓肿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该院接收的30例结核性脓肿患者来进行研究,为这些患者提供结核性脓肿病灶一次清除治疗,术后提供抗结核治疗,用九一丹进行创腔换药,脓被吸收后使用生肌散治疗,结合蜈蚣蛋口服三个月治疗,治疗后进行半年随访,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结果:共有痊愈患者29例,患者创腔在2 w 内完全愈合,长愈合周期是2个月,没有残余脓肿以及窦道情况出现,在随访过程中没有新结合脓肿出现,1例复发,经再次局部病灶清除及换药后痊愈。结论:结核性脓肿疾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突出,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孙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4~10月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选择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的差别。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相比对照组效果更好(P <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有着更好的效果,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特点,术后不易复发,患者恢复好,可以在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会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针对性护理对患者健康及生活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护理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降压效果,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 -BREF)对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判定。结果:实验组降压显效率(56.67%)、总有效率(96.67%)、QOL -BREF 评分(52.6±3.9)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能有效调控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凤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应采取的康复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术后的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接受综合的康复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3.78%。,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P <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给予综合的康复护理,可使膝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有助于骨折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和身体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荐。
作者:顾颖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DR 应用于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研究所有对象是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62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均给予 X 线检查和 DR 检查,观察并对比2种方法的确诊率。结果:经 X 线检查的确诊率为37.10%,经 DR 检查的确诊率为95.16%,DR 检查的确诊率显著高于 X 线检查(P <0.05)。结论: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应用 DR 检查,确诊率比较高,并具有较高安全性,大大降低误诊率或漏诊率,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韩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原因及其对疼痛进行护理所达到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急症创伤骨科患者24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程度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 >0.05),但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P <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急症创伤骨科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观察及评估,并针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这一护理模式可有效患者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管海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对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近年来上报数据的统计、分析,使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各流通环节认识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重要性,积极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提高广大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杨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58例异位妊娠患者彩色多普勒检查的诊断分析。方法:对58例确立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52例,诊断准确率为89.66%。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沈文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克霉唑栓治疗孕期念珠菌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孕期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苏打治疗,观察组采用小苏打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克霉唑栓治疗孕期念珠菌阴道炎,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克霉唑栓;念珠菌阴道炎;效果。
作者:郑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合并糖耐量异常的中年部队干部体脂含量及分布特点,探讨成人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年部队干部共203例,采集人体学参数,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根据 OGTT 结果将体检干部分为糖耐量异常(IGT)组和正常(NGT)组,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体脂分布。结果:BMI、腰围、腰臀比、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腹部肥胖程度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IGT 组体质指数、体脂率、肥胖程度、腹部肥胖阶段、腰围、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糖后1 h 血糖、糖后2 h 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后1 h 胰岛素、糖后2 h 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 -IR 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结论:内脏脂肪面积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光辉;马建新;霍文静;崔莲;张蓉;孙宇;刘丽丽;郝淑芳;沙杭;高岱峰;张金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胸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并分析优质护理的服务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胸外科进行就诊的180名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胸外科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患者康复出院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51例,满意16例,一般23例;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3例,满意34例,一般43例。实验组满意度为7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2.2%,P <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改善和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护理意识,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彦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心内科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的共300例。将患者分为正常耐糖量组、糖调节受损组及糖尿病组。通过相应的对比和研究工作我们在这300例患者中发现,正常耐糖量的患者的共有60例,糖调节受损的患者的共有30例,新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共20例。通过相应的对比和研究工作我们发现正常耐糖量和糖尿病患者的指数水平比正常的耐糖量组高,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相应的对比和研究工作发现,心内科的患者的糖代谢异常较高,非冠心病患者的在进行检测和治疗的过程中糖代谢较为异常,因此应当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行糖耐量的检查工作。
作者:刘玉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20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状况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该院各科室就诊的220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220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及使用率,分析患者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及不合理因素。结果: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220例患者中的使用率高,使用率为28.18%。单用抗菌药物率63.64%(140/220),联用抗菌药物率为36.36%(80/220)。其中,二联患者32例,三联患者48例,使用率分别为14.55%、21.82%。患者用药不合理因素较多,患者围术期用药不当在各不合理因素中占的比例较大,为68.18%。结论:我院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存在各种不合理因素,医院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监督,逐渐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作者:王青;赵惊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就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作用做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9例糖尿病病患,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两组,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55%显然低于观察组94%(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在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率控制上都不及观察组,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极好的对血糖和并发率进行控制,也可提升病患的护理满意率,是一种安全且效果较好的临床护理方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和应用。
作者:刘秋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50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采用锁定解剖钢板手术治疗,观察50名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结果:对50例老年患者术后半年进行随访,随访率为100%。所有患者恢复良好,骨折均成功愈合。其中优秀的患者有25例,良好的患者有10例,中等的患者有3例,较差的患者有2例,优良率为95.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断钉、脱钉、断板等并发症。结论: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能够防止患者关节僵硬,对早期的功能锻炼起着很大的帮助。
作者:杨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采用的药物种类和用药方法。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来该院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选出32例,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记录患者药物使用种类、频率、药物联用方式、用药途径。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使用克林霉素的几率大,占31.25%(10/32);其次是炎琥宁,占比25.00%(8/32);第三是赖氨匹林,占比15.63%(5/32)。联用方式当中单用比例大,为87.50%(28/32);二联用法占比9.38%(3/32);三联占比3.12%(1/32);用药途径中单纯注射治疗占比大,为78.13%(25/32);单纯口服治疗占比12.50%(4/32);静脉注射联合口服占比9.37%(3/32)。结论: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需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规范性。
作者:王泽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