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WOT分析法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评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阴瑞

关键词:SWOT分析法, 泌尿外科,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SWOT分析法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评估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对该院泌尿外科护理管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护理管理质量策略,评估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评估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责任制包干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书、护理差错等能力评分均显著提升,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管理意义重大,通过SWOT分析法对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进行科学分析,并制定合理对策,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安全管理探讨

    目的: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在工作上创新意识,改变作风。方法:通过分析2016年组织鉴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总结发生医疗事故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分析2016年组织鉴定的4起案例,总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原因,将信息反馈到医疗机构,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吸取教训,不断改进。结论:将跟踪分析鉴定案例的工作常态化,增强医院安全管理和防范意识。

    作者:屈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氨氯地平联合依拉普利对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拉普利片对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8例,将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实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马来酸依拉普利片来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以对比。结果:本研究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别为94.9%与76.9%,组间对比差异明显(χ2=5.185,P <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与5.1%,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χ2=1.413,P >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拉普利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病情,病情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保健护理在早期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保健护理在早期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来该中心参加亲子活动的106例早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男63例,女43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1.1±0.8)岁。结果:早期儿童在保健护理前、后的各项发育情况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56,P =0.013<0.05)。结论:保健护理在早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颖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精神病患者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用药依从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70%,P <0.05);2)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评分中,实验组患者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在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骆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晚期肺癌患者经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护理的临床观察。方法:收集选取该科晚期肺癌患者经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病历资料,随机分为两组。结果:对照组中:10例出现低热,体温37.5~38.5℃,9例出现体温>38.5℃以上,其中5例出现肺炎,加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中:3例体温37.5~38.5℃,有5例体温>38.5℃以上,其中1例出现肺炎,加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出现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结论:采用血液系统疾病护理组的病人白细胞减少后副反应较小,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王莺泛;何红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梗死患者舌苔厚度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舌苔厚度与血脂水平相关性的研究,探讨中医舌诊在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择脑梗死患者38例,以中医诊断标准及舌苔厚度的量化标准,根据舌苔厚度的不同分为三组:轻度组12例、中度组14例、重度组12例。观察每组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找出其规律,比较其差异性。结果: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血清 TC、TG、LDL 含量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 <0.05),中度组与重度组无明显差异性(P >0.05)。HDL 含量三组患者无明显差别(P >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舌苔厚度与血脂水平(TC、TG、LDL)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脑梗死的诊疗及病情进展、预后的判断提供了参考依据,中医舌诊在脑梗死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克先;王竞男;曹利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从咽论治”联合西药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中医“从咽论治”联合西药治疗 IgA 肾病的效果。方法:在该院收治的 IgA 肾病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分入到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中医“从咽论治”中药+西药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肌酐、24 h 尿蛋白量、尿红细胞指标值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 IgA 肾病的治疗中,中医“从咽论治”法与常规西药联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明亚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FugI -Meyer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无明显的差异(P >0.05);经过系统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ugI -Meyer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 FugI -Meyer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时,应给予患者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欧禹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压变化及抗高血压治疗的影响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压变化情况,并研究抗血压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接受治疗划分为降压治疗组与非降压治疗组,分别为53例、40例,动态的对本研究的两组患者发病7日内的各级高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两组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1级高血压的住院天数在7 d 以已恢复正常的有效率明显优于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患者(P <0.05);抗高血压治疗组的恢复明显优于未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患者(P <0.05)。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根据高血压分级,为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抗高血压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控制,促进患者的更好恢复。

    作者:梁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述评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病因与机制均比较复杂,临床特征为咳喘反复发作或者持续性发作,对患儿身心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的逐步深入,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主要包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文在概述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基础上,阐述其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梁承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整体护理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82例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种护理方式应用效果。结果:2组患者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等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老年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肖丽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分析

    目的: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的分析与探讨。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由于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入院的6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平均分为A组、B组各30例。其中A组接受的是西医的治疗方法,B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进行相同时间,相同外界环境的情况下进行两组患者的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来确定西医治疗与中西医治疗两者间何者更有效及其治疗的特点。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及观察以后经过终的治疗效果发现,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情况。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立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血清铁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检测血清铁蛋白(SF)和乳酸脱氢酶(LDH)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确诊的40例 MDS 患者临床资料,与50例健康体检者 SF、LDH 水平进行对照分析,评价 SF、LDH 水平变化对于 MDS 患者病情及预后判定的意义。结果:MDS患者 SF、LDH 水平普遍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MDS 患者 RCMD、RAEB -I 和 RAEB -Ⅱ生存期明显短于 LDH 值相对正常患者(P <0.05)。结论:SF 和 LDH 值可作为 MDS 患者临床诊断鉴别的参考指标,有助于帮助预测 MDS 患者病情进展和及预后变化,值得临床加以研究重视。

    作者:杨青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该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的效果以及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贫血的概率要明显的高于观察组的患者,其临床护理的效果也要低于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相关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的患者评分要远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更加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临床的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的疾病情况,更好的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故而,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此类疾病的临床护理当中。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厌氧菌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厌氧菌分布鉴定与药敏试验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的抗菌药体的选择进行分析。方法:以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患者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部位的液体进行化验鉴定,并对药物敏感进行试验,诊断病因的类型以及厌氧菌的使用情况。结果: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液体全部分离细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35例,厌氧菌感染为10例,单纯的感染为5例,单纯的需氧菌感染10例。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通常是需要压氧菌混合病原感染,其中厌氧菌的比例含量较高。

    作者:刘海湘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选择性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选择性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两种生产方式对产后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该院分娩的120例产妇,其中60例产妇行选择性剖宫产进行分娩,作为研究组,60例产妇经阴道分娩,作为对照组。在产后1个月及3个月时,对上述产妇进行POP-Q评分、超声检测残余尿、尿垫试验及会阴超声检查,将两组产妇的SUI(压力性尿失禁)、POP(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和膀胱颈移动度进行比较。结果:在产后1个月及产后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在SUI及POP的发生率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个月及产后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行剖宫产可以减少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长期影响还有赖于进行多中心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陈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利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来该院治疗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单独采用 CHOP 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3年总生存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能有效的提高完全缓解率、3年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探讨

    目的:本次对高血压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病人300例,本次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单号的患者为实验组,双号的患者为对照组,各组均为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和不灵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能够使得患者舒张压得到有效下降,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次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德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慢性宫颈炎患者94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采用不同的慢性宫颈炎护理方法展开分组。临床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对47例观察组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干预;临床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47例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干预;对疾病治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临床治愈率方面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P <0.05)。结论:临床选择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对于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的提高发挥显著促进作用,终显著提高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小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及其干预研究进展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疾病和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联性,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接收的60例脑卒中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收体检的60例体检者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检测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要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临床中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上升,我们可以将该项指标作为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和病情程度判断依据。

    作者:于春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