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剑梅
目的:探讨纽曼保健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随机选取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与纽曼保健护理模式(观察组,n=30)对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实行纽曼保健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LC患者分为FTS组和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FTS组患者在FTS理念指导下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早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差异.结果 FTS组患者早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术后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 在FTS理念指导下对LC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可加快恢复速度,减轻术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并节省住院费用.
作者:钟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就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及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 5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接受循证护理,分别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5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80.00%,差异显著(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观察组患儿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结论:由此可见,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临床治疗中,其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健康恢复.
作者:朱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膳食营养素的摄入与哮喘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1例我院接收的哮喘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另选取我院同期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计算各项营养素摄入量,并统计营养素摄入与肺功能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在纤维、脂肪、钾、钠上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膳食因素中,脂肪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纤维与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哮喘患者具有高脂肪、低纤维、低钾、高钠的特点,纤维、脂肪与患者肺功能有关,应增加纤维的摄入,以保护肺功能.
作者:高少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胸上静脉对术后引流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且行乳房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胸上静脉分为组1(保留胸上静脉)和组2(切除胸上静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的差异.结果 198例患者中,组1和组2各99例,术后引流时间:组1短为5天,长为19天,中位天数9天;,组2短为5天,长为49天,中位天数10天.Mann-Whitney U检验的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1术后引流时间较组2缩短.结论 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胸上静脉可能对缩短术后引流时间有益.
作者:杜妍华;李云茜;葛菲;刘洋;杜妍琳;魏晶;邹天宁;刘德权;王雪芹;陆仙萍;陈文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6-12岁小学生营养状态及膳食结构.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960例6-12岁小学生行体检、营养状态及膳食结构调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评估该校小学生营养状态摄入和膳食结构是否合理. 结果 8-10岁年龄段小学生营养不良占比较高,11-12岁小学生肥胖占比较高,患龋率虽小学生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校蛋白质摄入未达RNI推荐量的小学生中8-10岁小学生占比较高,随其年龄增长,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校6-12岁小学生存在豆类、蔬菜类、水果、奶类食品摄入不足,肉食类、烹调油等食品摄入过多的情况. 结论应加强对该校小学生的膳食营养指导,规范小学生饮食,尤其应注重对该校8-10岁蛋白质摄入的加强,限制该校11-12岁小学生肉食类、烹调油的摄入.
作者:彭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与我院例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分别抽取其2ml血样,然后对100份血液样本随机分组,对50份血液样本进行溶血处理,50分对照组血液样本则不进行溶血处理,处理完毕后,对两组血液样本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等相关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结果:观察组受检者AST、CHOL、ALT、K+、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AL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在Cr、UA、BUN、TG、GLU水平的比较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有较大影响,可导致患者部分生化检验指标水平出现较大偏差,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溶血现象进行预防.
作者:甘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应用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其中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为94.83%,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应用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对于缩短疗程、提高显效率以及减少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作者:叶现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探讨对高级别胶质瘤导航术中的应用,了解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高级别胶质瘤导航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分析,延长患者生命,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90人为研究对象,并且全部需要手术治疗,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人,其中实验组患者术前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查,而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常规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而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病变部、肿瘤周围水肿部,正常胶质部的平均弥散系数值、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值、患者的肿瘤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肿瘤病变部、肿瘤周围水肿部,正常胶质部的平均弥散系数值、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值与对照组的肿瘤病变部、肿瘤周围水肿部,正常胶质部的平均弥散系数值、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值比较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肿瘤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时间为97.8% (44/45),11个月,而对照组患者的肿瘤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时间为88.9% (4 0/45),6个月,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比较分析常规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能够很明显的突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优势,可以鉴别白质纤维走行,为外科医生提供合理的手术方式,同时准确的影像导航也为术中安全提供充分的保证,使外科医生在不影响大脑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除肿瘤组织,延长病人的生命.
作者:尹永芳;陈志仁;梁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 3年1月-2017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1 6例.其中强化他汀治疗组98例,非强化他汀治疗组118列,观察治疗后2W、治疗后1M、治疗后2M、治疗后3M患者LDL、hsCRP、NIHSS的变化.结果:强化他汀治疗组较非强化他汀治疗组相比,在治疗后2W、1M、2M、3M,LDL、hsCRP、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LDL、hsCRP降低幅度更明显,神经功能恢复更快,临床获益更大.
作者:庾建英;依斯哈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医疗改革进程的深入,国务院颁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及中医护理发展相关文献结合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进行解读,重新认识中医护理价值,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特色和优势,提高自身素质,拓展中医护理服务领域.在此形势下,本文就大力推进中医护理,加强中医护理专科建设作以下分析.
作者:黎建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2017年新乡市疟疾疫情,为疟疾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新乡市疟疾疫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7年新乡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7例,年发病率为0.26/10万,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15例(占88.24%),间日疟1例(占5.88%、),卵形疟1例(占5.88%),无死亡病例.发病率高的四个地区为:获嘉县7例、新乡县3例、延津县2例、封丘县2例,四县合计占总数的82.35%;病例主要为男性青壮年16例(94.12%),女性1例(占5.88%);17例病例均为非洲国家输入性病例.结论 2017年新乡市疟疾疫情相对稳定,无本地疟疾感染病例报告,但输入性病例防治工作仍需加强.
作者:梁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术后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对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全胃切除术患者82例,2 01 5年1 0月至201 7年1 0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1例.对照组采纳肠外营养干预,试验组采纳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干预.比较营养状况.结果:两组干预前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第4天、第7天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强化肠内免疫营养可有效改善全胃切除术患者的营养状况,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作者:杨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讨论在口腔种植手术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和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口腔种植手术病人6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31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2组为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添加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SAS评分、SDS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人SAS评分和SDS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77%和83.8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降低病人焦虑、抑郁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程锡芳;丁香莲;魏旺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医医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7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其入院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随机分成常规组(支气管扩张、氧疗以及康复治疗)、观察组(中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获得情况.结果:观察组获得治疗有效情况92.3%明显要比常规组的66.7%好(P<0.05)且肺功能和呼吸肌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症状,促进其疾病的快速治愈.
作者:古丽扎·买买提;冯建红;马丽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栓联合卡贝缩宫素用于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卡贝缩宫素行肌肉注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卡前列甲栓.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阴道出血量、平均止血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少,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 (23/25)与对照组72.0%(18/25)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甲栓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宁;隋丽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士产后返岗适应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150名产后返岗护士,经调查问卷方式了解护士产后返岗适应状况.结果:产后返岗护士角色转换适应情况评分为(2.63±0.81)分,护理工作应对适应情况评分为(2.46±0.78)分,护理专业发展适应情况评分为(2.34±0.75)分,工作环境人际关系适应情况评分为(2.78±0.86)分,科室管理适应情况评分为(2.47±0.79)分.产后返岗护士适应状况相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时间冲突、压力冲突、行为冲突.时间冲突评分、压力冲突评分、行为冲突评分分别为:(2.81±0.55)分、(2.93±0.62)分、(2.62±0.67)分.结论:为促使产后返岗护士及早适应岗位工作,需结合产后返岗护士实际情况,制定返岗培训方案,以此使产后返岗护士能更好的转变护士和母亲的角色,更快的适应护理专业发展变化,处理好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服从科室安排做好本职工作,合理的解决时间冲突、压力冲突、行为冲突问题.
作者:孙建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哮喘和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以我院201 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50例,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更优(P<0.05),SGRQ评分、症状评分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比较,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哮喘进行治疗可获得更显著的临床疗效,可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使用.
作者:彭碧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共46例,纳入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口服治疗,以期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能进行疗效评价.无间质性肺炎发生,其中1例因Ⅲ度皮疹停药.结论: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不良反应尚可耐受,多数患者经暂停给药、下调剂量及支持对症治疗得以控制及逆转.
作者:张蕊;王俊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通过临床收集60例马尾神经受压引起的具有尿频、尿急等症状的有效病例,随机分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入.通过疗效改善的对比,观察针灸配合芡实、五味子等中药对马尾神经受压引起的尿频尿急症状的疗效.
作者:郭长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