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香
目的:对比超声乳化、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对2种手术方法操作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 3年5月-2016年10月所在医院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现代囊外摘除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减少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0.5占比(87.5%)、散光≤1.5占比(77.5%)均高于对照组(72.5%、42.5%),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现代囊外摘除术相比,超声乳化术能够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康复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结合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ESS评分和EI评分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耿广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病例资料.方法:纳入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干预效果;腰腿痛消退时间、平均使用止痛药的剂量、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水平、腰椎功能状态、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腿痛消退时间、平均使用止痛药的剂量、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水平、腰椎功能状态、生活自理能力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水平、腰椎功能状态、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改善,并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徐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门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方式及可行性.方法:择128例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门诊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开展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门诊护理风险识别评分、风险预见性护理评分、风险处理能力;输液外渗、输错液等门诊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人员风险理论、实际技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门诊护理风险识别评分、风险预见性护理评分、风险处理能力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输液外渗、输错液等门诊护理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风险理论、实际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开展效果确切,可提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其防范和处理风险的能力,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时,使用红花注射液对hsCRP、VEGF以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考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红花注射液作为辅助,20mg/次,1日/次.对两组患者均治疗1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hsCRP、VEGF和TGF-β1的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hsCRP、VEGF和TGF-β1指标均优于参考组(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时,使用红花注射液有着极佳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hsCRP水平,提升患者的VEGF以及TGF-β1水平,而且治疗效果极佳,安全性高,因此该药物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秦增贵;崔登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分析与治疗.方法 选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要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治疗当中,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旁亚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综合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40例)和对照组(单纯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方法,4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疗效显著.
作者:钟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制定护士分层管理实施总则、人员职责、考评考核方法后,普外科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比较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层级管理实施前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各评分均低于实施后(P均<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普外科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可激发护士人员工作潜能,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
作者:吴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开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69%(P<0.05).结论: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度对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变的重要性,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例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并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直肠造口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直肠造口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予对照组(P<0.01),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811、P<0.05)结论:能做到重视及得到社会支持较多的患者能提高护理效果及造口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关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3例,应用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43例,应用肠外营养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46.65±5.61)h]、肠鸣音恢复时间[(39.39±3.52)h]、住院时间[(25.12±9.58)d]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63%)相比对照组(30.2 3%)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的有效性明显更优,更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静脉溶栓对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 2017年9月收治的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8例,对照组34例.研究组的患者为房颤组,对照组为非房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年龄大于80岁的患者、颅内出血转化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NHSS评分、肺部感染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90天预后良好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显著相关,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能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淑俊;马革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 6年3月至201 7年1 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运用阿立哌唑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与对照组95%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心呕吐、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反应、闭经泌乳等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有效的保证治疗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更具有可靠性.
作者:常馨月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医医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7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其入院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随机分成常规组(支气管扩张、氧疗以及康复治疗)、观察组(中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获得情况.结果:观察组获得治疗有效情况92.3%明显要比常规组的66.7%好(P<0.05)且肺功能和呼吸肌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症状,促进其疾病的快速治愈.
作者:古丽扎·买买提;冯建红;马丽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明确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重点将我院在2016年12月到201 7年1 2月间收治的1 60例角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合理分组,每组患者各有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患者,治愈率达到了96.25% (77/8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是83.75% (67/80),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体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着基本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提升治愈率,缩减平均治疗时间,体现出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超前镇痛对患者BNP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 5年11月到2017年11月间8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数表分组:全麻组(n=40)、联合组(n=40),全麻组实施全麻,联合组实施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麻醉,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BNP和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3d BNP、LVEDD较全麻组更低,LVEF较全麻组更高(P<0.05).结论: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超前镇痛可降低对患者BNP和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盐酸替罗非氯化钠注射液(欣维宁)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 7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02例病患,随机进行分组,两组均包含51例病患.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方法,研究组则采用替罗非班配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统一记录并发症,并且计算出并发症胡的发病率,并且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 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并发症对比方面,其中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病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各组的治疗效果方面,采用替罗非班配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大程度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存在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孙利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与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手术治疗患者共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3%,x2=6.095,P=0.014.结论:在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使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降低,有助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预后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田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早孕流产的疗效.方法: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早孕流产患者中选取50例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25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流产,25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流产成功率高达96.0%,对照组患者仅为76.0%,相比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相比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早孕流产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作者:梁剑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2月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疾病转归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血糖、肾功能情况和指标.结果:黄芪注射液组糖尿病肾病疾病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黄芪注射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肾功能情况和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黄芪注射液组血糖、肾功能情况和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肾功能,促进疾病转归,值得推广.
作者:肖兵民;叶有仙;郑巧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