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平;李小丽;龚东金
目的:了解精神疾病康复期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饮食供给和营养支持提供具体指导.方法:随机抽取康复期患者7 0例,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和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营养状况评定.结果:70例患者中有42.86%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25.71%的患者营养过剩,所以,住院精神康复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结论:住院患者潜在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饮食供给应有针对性.
作者:杨晓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正畸慢性牙龈炎小儿临床治疗时使用康复新液,疾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1-2017.1期间收治的83例口腔正畸致慢性牙龈炎的小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几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给予牙龈清洁术,观察组(42例)加用康复新液,比较患儿慢性牙龈炎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牙龈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牙龈炎治疗果理想,治疗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对口腔正畸所致的慢性牙龈炎患儿治疗时使用康复新液,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患者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卢金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通过对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及时掌握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水平.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行剖宫产的临床资料,全部选择椎管内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3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腰麻血压下降大于30%者4例,腰硬联合麻醉血压下降大于30%者1 2例,连续硬膜外麻醉血压下降大于30%者4例.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静;鲁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卫生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小柴胡汤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都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42/4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小柴胡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江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门诊药房管理当中品管圈的应用于可行性.方法 选2014年至2015年的20名门诊药房工作人员为对照组,选2016年至2017年的门诊药房2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管理.结果 研究组药房出现药品差错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工作人员在工作责任心、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研究组工作人员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药房管理过程当中采取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药房工作质量,降低药品出错率,确保药物使用安全性,提高门诊药房的整体质量.
作者:成永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激素封闭治疗以及中医外治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把患有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共计50例病患,随机的划分成激素封闭治疗组25例、中医外治组25例,同时给予合理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手段近期超声影像学特征以及三个月的临床成效和三个月后转归状况.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两组病灶大小以及病灶中暗区范围都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p<0.05,病灶中动脉血流峰速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p<0.05.接受治疗三个月后,中医外治组的治愈率显著较激素封闭组要高,且p<0.05.结论 中医外治的治愈率非常高,而对于病患疼痛的耐受程度规定高.进行激素封闭,病患的痛苦较小,治疗早期的成效显著,能够掌控病情的发展方向,但总治愈率十分低.二者都均有各自优势,需要按照病患的具体状况实施科学治疗手段.
作者:祝蕾;朱坤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将2017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门诊收治的94例眩晕患者作为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先就诊的47例设为对照组,后就诊的47例设为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第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9%(P<0.05);第二,随访5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且不易复发.
作者:王荣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在医院集团信息技术平台下,通过医院-社康-家庭三方实现患者出院信息共享,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干预措施,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护理方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这一平台的出现,充分利用医院的资源,大限度的整合资源,通过智能信息多样化与集团信息一体化,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服务.
作者:郭秀琪;姚金;郭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评析DR检查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高度怀疑肋骨骨折患者共121例,均采取X线平片及DR能量减影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方法检查肋骨骨折的诊断情况.结果:本组X线平片及DR检出肋骨骨折共256处,X线平片检出肋骨骨折198处,DR检出肋骨骨折232处;在肋骨骨折及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方面,两者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R检查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用于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可有效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沙静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针对老年双下肢各关节康复护理过程中,早期采用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14年10月至次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一般组21例与活动组21例.前组进行院内常规骨折处理及护理措施,后组进行CPM协助进行早期关节活动,观察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一般组有效率为42.86%,后组为76.19%,后组较高,P<0.05;一般组生存质量评分不及后组,P<0.05.一般组满意度低于后组,P<0.05.结论:对于临床收治下肢骨折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早期进行CPM活动锻炼,大部分患者生存质量较好且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于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消化性溃疡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医院近两年来(2016.5-2017.10)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计5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前者采取循证护理,后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进行探讨.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依从性较之对照组患者有很大的提高,前者的依从率高达92.0%,后者的依从率仅为68.0%;两组患者在具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就消化性溃疡患者而言,在其治疗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介入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 2017年9月收治的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介入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进行很顺利,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具体表现在椎动脉狭窄以及颈内动脉狭窄方面,狭窄程度90%的缩小,卒中和死亡0例.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介入法,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淑俊;马革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病例资料.方法:纳入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干预效果;腰腿痛消退时间、平均使用止痛药的剂量、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水平、腰椎功能状态、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腿痛消退时间、平均使用止痛药的剂量、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水平、腰椎功能状态、生活自理能力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水平、腰椎功能状态、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改善,并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徐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阶段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2017年12月~ 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肛肠科住院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法将肛肠科住院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肠科患者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郑仁艳;赵永生;秦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妊娠期合并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 5年3月份-2017年11月份收治的25例妊娠期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果:在本次研究的25例妊娠期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中,有4例患者为泌尿系统结石,采取药物治疗3例,手术治疗1例;有1 5例患者为急性胆囊炎,采取药物治疗7例,手术治疗8例,并发流产2例;有5例患者为急性阑尾炎,采取药物治疗为1例,手术治疗为4例;有1例患者为肠梗阻,采取保守治疗.结论:临床出现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需严格按照合并症的类型加以治疗,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慧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门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方式及可行性.方法:择128例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门诊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开展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门诊护理风险识别评分、风险预见性护理评分、风险处理能力;输液外渗、输错液等门诊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人员风险理论、实际技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门诊护理风险识别评分、风险预见性护理评分、风险处理能力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输液外渗、输错液等门诊护理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风险理论、实际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开展效果确切,可提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其防范和处理风险的能力,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比超声乳化、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对2种手术方法操作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 3年5月-2016年10月所在医院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现代囊外摘除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减少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0.5占比(87.5%)、散光≤1.5占比(77.5%)均高于对照组(72.5%、42.5%),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现代囊外摘除术相比,超声乳化术能够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72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通过感冒清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通过加味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持续发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流行性感冒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体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干休所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休闲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本军队干休所医院中的86名老干部,根据老干部日常锻炼的状况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为日常进行休闲体育锻炼的老干部,对照组为非锻炼人员,通过SCL-90的应用,对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定,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除偏执因子外,参与评测的老干部与SCL-90相比,其他因子的得分明显偏高,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休所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需要适度的增加体育锻炼,可以使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得以有效保障.
作者:倪利;杨绍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