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前护理配合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胡秀兰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 护理, 测试结果
摘要:目的:分析操作前护理配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于辖区进行分娩且拟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140例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70例产妇及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包含70例产妇及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初筛率、复筛率与产妇的满意度、假阳性理解率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明显较高(P <0.05)。结论:操作前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筛查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45例霉菌性上颌窦炎CT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 CT 在霉菌性上颌窦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霉菌性上颌窦炎的 CT 影像学特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确诊。结果:45例患者中有2例为双侧发病,其余43例为单侧发病;有15例上颌窦内呈完全充填软组织密度影,有35例可见钙化灶且形态多样。有7例出现上颌窦壁骨质吸收破坏,有25例病灶出现软组织肿块突入窦腔,5例累及筛窦和蝶窦。结论:霉菌性上颌窦炎的 CT 表现有特异性,常规 CT 对霉菌性上颌窦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阮罗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姑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中医姑息性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晚期原发性肝癌的9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化疗药物的介入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进行姑息治疗。结果:观察组肝区疼痛、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而近期疗效方面比较两组无差异(P >0.05)。结论:使用中医姑息治疗的方法进行原发性肝癌的患者的治疗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大幅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舒适度。

    作者:宋希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导离子电切除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疗效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治疗的方式,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前列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要少,术后复发率显著要低。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康;吴妙锋;周锡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在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给予其康复护理干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未进行康复干预的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0%,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配对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为其提供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加快患者的康复,提高其自理能力。

    作者:唐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价值研究

    目的:剖析血常规检验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近期接收的炎症性肠病者4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6例,并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行血常规检查,分析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血小板体积为(8.07±1.19)fL、血红蛋白水平为(108.42±25.06)g/L、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为(309.86±19.37)g/L,对照组依次为(11.93±0.51)fL、(130.26±15.33)g/L、(332.04±15.41)g/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为(325.94±45.13)×109/L,对照组为(158.62±15.37)×109/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炎症性肠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故临床上可将血常规检查作为炎症性肠病者临床诊断的一种主要手段。

    作者:潘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30例,对其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匹多莫德的治疗方式。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中仅有2例患儿治疗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且两组患儿病程和反复发作次数的比较上差异十分显著(P <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MRI检查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 MRI 影像表现特征,探讨 MRI 在该病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中40例进行法医鉴定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者,观察其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 MRI 影像表现。结果:40例患者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均为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ACL)损伤27例,后交叉韧带(PCL)损伤13例。其中,部分患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损伤,具体包括:交叉韧带损伤同时伴有侧副韧带损伤22例,半月板损伤18例,骨挫伤9例,韧带起止点撕脱骨折2例,经 MRI 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确诊26例,准确率为96.29%,后交叉韧带损伤确诊13例,准确率100%。结论:膝关节韧带损伤者进行 MRI 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法医鉴定提供重要依据,有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赵旭晨;官剑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膀胱结石腔内联合碎石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膀胱结石腔内联合碎石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该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纳入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在本院采用膀胱结石腔内联合碎石进行治疗,其中一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措施,另外一组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措施,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两组患者在出院前采用 B 超和 X 线检查未见结石残留。在护理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的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膀胱结石联合碎石治疗的患者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都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评价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选取该科室护理人员30名,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量表各评价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 <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的人际关系,对于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赵倩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将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 <0.05)。结论:对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整体护理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82例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种护理方式应用效果。结果:2组患者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等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老年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肖丽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接收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AS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SA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慧媛;李文龙;齐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任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关于“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探讨

    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生活质量的反映,是成就事业和生活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兴旺的保证,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响应“健康中国2020”目标,早在2008年我国卫生部就颁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要求中国公民积极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应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因此,医护工作者包括医护学生向公民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中国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十分重要,在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会回归自然生活,畅想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这也是我们极力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这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也会有直接地促进作用。

    作者:李楠楠;燕秀红;姜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硫酸沙丁胺醇雾剂吸入和茶碱控释片用于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4月~9月诊治的急性老年哮喘患者92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茶碱控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观察组患者共有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1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治疗安全性更高。结论:采用茶碱控释片用于治疗急性老年哮喘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哮喘症状,并且口服药物治疗简单,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易于推广。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诊手术治疗肢体严重电烧伤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肢体严重电烧伤的方法与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肢体严重电烧伤患者100例,其中入院后实施急诊手术者65例作为观察组,未实施急诊手术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截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截肢率分别为6.2%(4/65)与34.2%(12/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肢体严重电烧伤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清创,而急诊手术治疗具有及时性特征,可降低肢体严重电烧伤患者的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笔者检验对肢体严重电烧伤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

    作者:王洪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试论结核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在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的方法是药物化疗,但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用药方法、用药量、患者身体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着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结核病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结核病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张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观察西洛他唑片和阿托伐他汀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CRP、FG)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C 反应蛋白等血脂检验结果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显著的抗炎、改善血脂作用,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CRP、FG)水平,对改善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何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基于不同护理方式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老年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珍;徐华卿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黄疸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疗程均为4 w,治疗组采取自拟退黄汤外加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调查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肝功能异常指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6%,痊愈率4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痊愈率16%,P <0.05)。结论:选择使用自拟退黄汤加西药,治疗慢性乙型黄疸性肝炎效果显著且痊愈率高。

    作者:陶光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