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瑛;陈英娟;王玉欣;徐宇航
目的:探讨 CT 诊断对肝细胞癌(HCC)并发胆管癌栓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提升影像准确性进行分析。方法:根据该院接收的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4例来进行分析,对患者临床中的 CT 影像情况进行回顾。结果:此次研究的4例患者经 CT 诊断,均发现了肝细胞癌和胆管癌栓。有3例患者 CT 影像典型,1例高密度碘油栓塞影像。患者都有胆管内填充软组织块扩张现象存在。结论:HCC 合并胆管癌栓的 CT 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 对病灶的检出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在医院不良事件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该院于2014.2~2015.2期间本院上报护理不良事件70例,采用护理质量指标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事件严重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发生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选取的70例不良事件中,出现用药错误为29例(41.43%),患者发生跌倒为21例(30%),意外拔管15例(21.43%),压疮5例(7.14%)。其中警告事件3例(4.29%),不良事件为56例(80%),未造成后果事件为6例(8.57%),隐患事件为5例(7.14%)。临床不同护理经验及工作时间长短发生不良事件情况不一,工作经验较少,职称较低的护理人员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较大,反之较小。结论:针对临床发生各类护理不良事件,医院及科室应制定相应护理管理措施,分析其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院内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及危险预防意识,提高科室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薛长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受体对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活力影响。方法:培养人胜肺成汗维细胞,分为对照组与肝?受体组,成汗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成汗维生长因子混合肝?受体激动剂组,选取第4-6代的人胜肺成汗维细胞,分别加入鱗酸缓冲盆溶液(PBS),不同剂量的肝?受体,不同剂量的成汗维细胞生长因子共同醇育24 h,48 h,72h,分别测定细胞活力。受不同剂量肝?受体激动剂和成汗维生长因子干预的人胜肺成汗维细胞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肢原蛋白含量。结论:肝?受体激动剂对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活力无明益增值作用,不影响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肢原合成能力,但是却能够抑制成汗维细胞因子对人胜肺成汗维细胞的增值作用与肢原合成能力。
作者:林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 CT 和 MRI 在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早期腔隙性脑梗塞45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头颅 CT 和 MRI 检查,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4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CT 诊断基底节病灶17个,内囊病灶11个,顶叶病灶8个,额叶病灶5个,脑干病灶3个,丘脑病灶2个,小脑病灶1个。影响特点均呈小片状低密度影,直径为0.6~1.5 cm。MRI 诊断基底节病灶66个,内囊病灶49个,顶叶病灶37个,额叶病灶25个,脑干病灶13个,丘脑病灶8个,小脑病灶5个。病灶在 T1WI 上呈稍低信号,在 T2WI 上呈高信号,在抑脂相上呈现高信号。病灶直径为0.2~1.4 cm。CT 的检出率明显低于 MRI(P <0.05)。结论:CT和 MRI 在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上应用均较广泛,CT 对早期病灶检出率较低,但价格低廉,检查时间短,MRI 检出率高,但价格昂贵,临床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作者:毛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社区防治的技术、策略及实施,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分别回顾调查社区内内100例高血压患者的病史,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的家庭护理,并且根据防治策略实施临床防治措施,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然后对比患者高血压社区防治前后的病情变化,并记录下来。结果:经过高血压社区防治和护理,患者对于高血压认知和预防能力提高,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血压行为控制率升高,各项结果显示均优于治疗前。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防治思路主要包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心理疏导以及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血压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从而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肾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后住院时间为(18.3±3.1)d,并发症发生率为13.3%(8/60);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7.8±4.7)d,并发症发生率为46.7%(28/6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管理者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安全隐患,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超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深入分析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现状,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手段,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普外手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0名,进行跟踪性调查分析,把握全面的临床资料。结果:50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岁,其中28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2例恶性肿瘤。近两年通过对高危因素的控制以及预防性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只有6例,症状较轻微,疗效较为突出,进一步推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发展进程。
作者:王菊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产妇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22例剖宫产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11例,对照组1011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6.13±10.0)min,术后排气时间为(9.93±6.87)h,55.6%的患者运用了止痛剂。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7.13±11.2)min,术后排气时间为(21.03±8.39)h,74.1%的患者运用了止痛剂。二者差异明显(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疼痛,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林惠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孕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遭遇过关于产房暴力的原因和真实感受。方法:利用访谈法来收集一些自然分娩后的产妇(纳入标准:正常或低危的足月初产妇。排除标准:妊娠合并症(高危)及其胎儿被诊断为珍贵儿的高龄初产妇。)当时在待产及分娩过程中遭遇产房暴力的个案资料。结果:只要避免产房暴力的发生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就能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结论:孕妇选择剖宫产分娩有她们自身的因素,也有一些外来的因素深深地影响着她们。我们医务人员只有宣传到位,说明自然分娩的好处,并且做到全方位的支持,避免产房暴力的发生。那么才能真正的帮助孕妇做出正确的抉择。
作者:贾琳;付菲菲;曹晓菲;王香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先兆早产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对2011~2012年该院接收的22例先兆早产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药物保胎治疗,结合临床护理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护理的作用。结果:全部患者接受精心护理和治疗后,有19例足月生产,37周前分娩3例,全的新生儿均健康。结论:先兆早产孕妇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有助于延续其孕期,让产妇能够足月分娩,增加胎儿的健康出生率,保障了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郭文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析胃溃疡患者运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 <0.05);同时,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胃溃疡患者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6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P <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治疗,缓解不良情绪,正确认识该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荐。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于手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观察,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该院儿科患儿200例,将其随机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管理模式。结果:细节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可以采用细节护理的方法,对患儿具有很好护理效果,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强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霍燕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钬激光腔内治疗泌尿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0例泌尿疾病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病症特点及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钬激光腔内治疗,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按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级别,统计50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泌尿疾病以血尿、膀胱刺激、排尿困难、上尿路阻塞等为主要症状,临床采用钬激光治疗术效果明显,本次有效38例,仅有2例患者病况严重,短期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6%,充分说明了钬激光治疗的应用效果。结论:激光治疗术用于泌尿外科疾病效果优越,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杨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用药依从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70%,P <0.05);2)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评分中,实验组患者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在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骆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孕终止采取无痛人流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的140例早孕妇女来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为传统人流组和无痛人流组,两组均为70例,对两组的疼痛情况、宫颈松弛情况、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痛人流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宫颈松弛情况、手术时间等均要比传统人流组优秀,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等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临床中终止早孕可以选择无痛人流方式,流产率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几率低、术后痊愈能力强,推介在临床中选择该种方式终止早孕。
作者:柏轩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结核病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该院的82例结核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3.2%,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是92.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比对照组高,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平均是(37.61±4.24)d,治疗组的平均症状改善时间为(21.56±4.27)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平均是(41.69±5.62)d,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是(25.27±4.18)d,两组的治疗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对比为对照组比治疗组长。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突出,推介临床中使用。
作者:孙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2例接受本次研究的成年患者,按照数字的方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个性化护理、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到该院进行体检的志愿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进行细胞检验,观察和对比不同条件下血液参数结果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检测温度、检测浓度比例均存在着差异时,血液中各项指标均会存在着一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具体的血液细胞检验工作中,检验科医师严格把握每一个操作步骤,减小误差,提升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
作者:葛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第五掌骨颈骨折手法整复后维持复位较困难,本文探讨巧用手背侧石膏在第五掌骨颈骨折复位中的应用。
作者:丁友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