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历邮寄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钱瑛;陈英娟;王玉欣;徐宇航

关键词:病历邮寄, 存在问题, 对策
摘要:病案复印是病案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保障机构对病案信息资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通过对病案复印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包括服务对象携带证件不全、临床医生病案归档不及时、病案资料不全、临床科室病案复印告知不到位、病案复印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病案室管理人员有针对性落实病案管理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大病案复印的宣传,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性化的病历邮寄服务。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50例先兆早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产妇均按照先兆早产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硫酸镁,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利托君,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的显效时间、孕周延长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药物显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延长孕期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显效快,能延长产妇孕期天数,可作为先兆早产孕妇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徐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双歧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小儿腹泻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治疗的效果。方法:96例腹泻小儿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48例,分别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较 B 组的83.33%明显降低(P <0.05);A 组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大便复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较 B 组明显缩短(P <0.05);A 组治疗后 CD4/CD8、IgA、IgG 水平均明显高于 B 组(P <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疗效优于蒙脱石散,能够更快缓解症状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敏;邓芳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社区治疗高血压及高危人群的效果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社区治疗高血压及高危人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100例高血压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社区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收缩压指标、舒张压指标存在差异(P <0.05)。结论:社区治疗高血压及高危人群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罗吉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我院45例霉菌性上颌窦炎CT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 CT 在霉菌性上颌窦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霉菌性上颌窦炎的 CT 影像学特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确诊。结果:45例患者中有2例为双侧发病,其余43例为单侧发病;有15例上颌窦内呈完全充填软组织密度影,有35例可见钙化灶且形态多样。有7例出现上颌窦壁骨质吸收破坏,有25例病灶出现软组织肿块突入窦腔,5例累及筛窦和蝶窦。结论:霉菌性上颌窦炎的 CT 表现有特异性,常规 CT 对霉菌性上颌窦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阮罗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分娩和产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分娩和产程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针对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间接受分娩的100例初产妇进行对比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分娩方式进行护理工作,而对于观察组来说,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导乐护理,比对两者在分娩方式和产程中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在分娩方式上来看,顺产率更高,并且产程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缩短,并且都在0.05水平上显著,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导乐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手段,这种导乐分娩的应用确实有效的提升了初产妇的顺产率,并且相应的缩短了分娩的产程,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作者:尹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改良式 B -lynch 缝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8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 B -lynch 缝合术,实验组给予改良式 B -lynch 缝合术。结果:实验组术中、术后等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后的出血的孕妇,临床上首选改良式 B -lynch 缝合术的方法进行止血,此方法有助于降低孕妇的出血率,同时有助于减少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崔绘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中心施术的476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流程与效果结果:476例受术者中:3例因盆腔广泛粘连实行单侧输卵管结扎;1例结扎效果不满意;3例出现肩背部酸痛、上腹不适症状,指导其做膝胸卧位后逐渐缓解;2例术后60 min 内有鞘孔渗血现象,由于护理人员的细致观察与及时上报,经过医生妥善处理,当天出院;其余受术者在护士的悉心护理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无并发症发生,康复良好。结论:在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手术中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受术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结核病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该院的82例结核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3.2%,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是92.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比对照组高,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平均是(37.61±4.24)d,治疗组的平均症状改善时间为(21.56±4.27)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平均是(41.69±5.62)d,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是(25.27±4.18)d,两组的治疗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对比为对照组比治疗组长。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突出,推介临床中使用。

    作者:孙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接受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研究组首先分析以往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随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2)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18%,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认真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对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水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接诊的7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和归纳临床各项检验信息。结果:通过分析,本组患儿的白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C -反应蛋白及血沉等都表现出上升趋势;肝功能检查和心肌酶谱均呈上升表现;尿常规检查存在潜血、尿蛋白,进行痰支原体检查阳性率为18.7;金标法检测试验阳性率为38.7%。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系统性检验和分析,有助于提高临床确诊率,避免漏诊或者误诊,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5例中毒患者急诊洗胃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中毒患者的急诊洗胃的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5例中毒患者,回顾分析这些患者急诊洗胃的护理方法,对这些患者病情的治疗做出研究分析。结果:205例中毒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因为中毒过深而导致死亡,占总人数的3.9%。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洗胃的过程中,有73名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现象,占总研究人数的35.6%。另外,所有患者的插管均一次成功,在洗胃过程中有9例患者出现胃管堵塞以及胃管脱出,所有的患者在进行洗胃时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中毒患者进行洗胃,可以很好的控制住患者的病情发展。因此,相关的医护人员要重视起这一工作,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洗胃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降低洗胃时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张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以及方法总结。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密切观察及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及时治疗、密切观察与护理,根据GOS评分判定6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57例,轻残2例,中残1例,无死亡病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结论:通过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采取密切的临床观察及综合护理措施,可帮助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对于改善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赵兴芬;王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氟西汀辅助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氟西汀合并奥氮平实验及其对比试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34/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21/40)。结论: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可提高疗效,并能迅速改善失眠症状,对复发率几无影响。

    作者:袁美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该校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同学,所有见习生按带教模式的不同分入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以传统的讲座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试验组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应用效果显著,其优点众多,可被广泛推行与应用。

    作者:崔晓瑞;何正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胼胝体梗死的核磁共振表现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的核磁共振表现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期收治的800例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所有的患者均进行CT平扫、MRI自旋回波序列(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场回波序列(FE)扫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部血管的超声多普勒检查,记录并分析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资料。结果:在所有的患者中,发生急性胼胝体梗死的有17例,且患者患有多种脑血管疾病,其余的患者中,典型胼胝体综合征患者发生急性胼胝体梗死的概率较低。结论:根据核磁共振的检测显示,急性胼胝体梗死常发生于患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身上,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测(MRI )可以有效地诊断胼胝体梗死。

    作者:郭春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诊手术治疗肢体严重电烧伤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肢体严重电烧伤的方法与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肢体严重电烧伤患者100例,其中入院后实施急诊手术者65例作为观察组,未实施急诊手术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截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截肢率分别为6.2%(4/65)与34.2%(12/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肢体严重电烧伤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清创,而急诊手术治疗具有及时性特征,可降低肢体严重电烧伤患者的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笔者检验对肢体严重电烧伤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

    作者:王洪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78例临床生化检验假危急值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生化危急值项目报告的频率,区分临床生化检验真危急值与假危急值,并对临床生化检验假危急值原因进行了分析。方法:对该院78例临床生化检验假危急值项目和出现假危急值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回顾分析危急值报告的数据,得到假危急值包括K +/Na +假危急值、血糖假危急值、血钙假危急值与尿素假危急值,分析造成假危急值的原因,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提升临床生化检验的效率。

    作者:宋秋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于手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观察,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该院儿科患儿200例,将其随机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管理模式。结果:细节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可以采用细节护理的方法,对患儿具有很好护理效果,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强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霍燕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时间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应用研究

    目的:讨论时间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该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对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高血压患者时间护理进行干预,并观察2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时间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压情况,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李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哮喘的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哮喘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66例小儿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 =33)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的效果,对照组(n =33)应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与对照组的81.82%相比明显提高(P <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气喘及肺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FVC、FEV1%及 PE-FR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能够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并可提高肺通气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范广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