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观察

史玉玲

关键词:妊娠, 子宫肌瘤, 肌瘤剔除术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分析利弊。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共一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处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94例,纳入观察组,据年龄(±1)、孕周(±1)、剖宫产术指针一对一选择同期剖宫产术94例,纳入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泌乳初始时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例次率高于观察组。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不会影响下床时间,但可能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出血量,影响早期泌乳,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析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系统地探究在风湿免疫疾病治疗中应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选取收治的12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结合临床随机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使用甲氨蝶呤与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及肿胀情况、C 反应蛋白水平和血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中,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普及。

    作者:芦春;张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对70例足部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足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足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综合护理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足部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验结果的关系

    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标本采集与检验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分析血液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这两年期间共收治患者1042例,通过对他们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来判断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液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但其产生的影响效果并不相同。结论:严格的遵循采集过程的步骤方法,控制标本容量,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少分析检验的误差,降低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会对血液检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期剖宫产治疗效果

    目的:探索讨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期剖宫产治疗的术后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另外选取60例只进行剖宫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的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是观察组的疼痛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缩宫素的使用量、手术中和术后住院时间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分娩期剖宫产中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避免重复手术对患者所造成的伤害。

    作者:曲志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血压社区防治的技术、策略及实施

    目的:探究高血压社区防治的技术、策略及实施,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分别回顾调查社区内内100例高血压患者的病史,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的家庭护理,并且根据防治策略实施临床防治措施,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然后对比患者高血压社区防治前后的病情变化,并记录下来。结果:经过高血压社区防治和护理,患者对于高血压认知和预防能力提高,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血压行为控制率升高,各项结果显示均优于治疗前。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防治思路主要包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心理疏导以及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血压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从而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压变化及抗高血压治疗的影响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压变化情况,并研究抗血压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接受治疗划分为降压治疗组与非降压治疗组,分别为53例、40例,动态的对本研究的两组患者发病7日内的各级高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两组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1级高血压的住院天数在7 d 以已恢复正常的有效率明显优于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患者(P <0.05);抗高血压治疗组的恢复明显优于未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患者(P <0.05)。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根据高血压分级,为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抗高血压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控制,促进患者的更好恢复。

    作者:梁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任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心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这实验组消化性溃疡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人实施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SCL -90、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问卷调查以及评价,对比2组收件人员问卷调查的结果。结果:对照组 SCL -90、HAMD、HAMA、SSRS 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实验组(P <0.05)。结论:社会心理因素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任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护士长综合素质的影响力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推动下,现代医学的发展模式在发生着转变,使得社会环境对于护理的服务要求不断强化和提高,这就凸显了现代医院管理中护理管理的重要性,而作为护理管理核心的护士长,不仅是整个护理服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更是实践者和参与者,所以,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意愿的整体护理水平和质量。由此可见,建立一批管理水平高且具有极强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业务精湛的护士长,对于现今社会下的医学发展和护理服务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进行治疗的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甲状腺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的措施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姬仁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高危患儿18例临床观察与救治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高危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救治。方法:本组病例均为该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8例重症高危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手足口病普通症状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予全部患儿临床观察及血常规等相关检查,确诊后立即给予对症治疗。结果:肠道病毒占比明显高于非肠道病毒(P <0.05),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血糖、乳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在疗效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高危患儿的临床观察,给予辅助检查,确诊后立即给予吸氧、静注甘露醇等处理,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杨凯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慢性宫颈炎患者94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采用不同的慢性宫颈炎护理方法展开分组。临床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对47例观察组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干预;临床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47例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干预;对疾病治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临床治愈率方面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P <0.05)。结论:临床选择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对于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的提高发挥显著促进作用,终显著提高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小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睡眠干预对呼吸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睡眠干预后的临床效果。通过介绍呼吸内科患者的常见病症及其临床症状,介绍对相应方面的护理以及治疗方面的改善后根据对观察患者的相关临床检测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增加对患者睡眠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

    作者:赵宇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精神病患者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用药依从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70%,P <0.05);2)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评分中,实验组患者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在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骆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肝硬化合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护理及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67例肝硬化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33例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34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和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8.48±3.10)d,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肝硬化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具推广应用意义和价值。

    作者:徐永素;曾芳;徐霞;刘黔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20)和对照组(n =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末次电话随访对出院满意度提升的意义

    探讨对出院患者实施末次电话随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11月出院患者15164例作为对照,采用回访中心末次电话随访来调查病房护士在患者出院2 w 内有无进行电话随访,并调查住院期间对医护的满意度。

    作者:葛青;林巧;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穴位贴敷联合按摩防治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按摩防治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择该科肛肠科2013年至2014年的住院术后患者283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诱导排尿方法,实验组采用进行穴位贴敷联合按摩方法。结果:实验组全部能自行排出小便,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尿潴留患者经传统方法诱导治疗后,有效率为67%。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和掌握,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周芸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整体状况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20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日常护理工作,对于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工作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工作。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心绞痛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的作用。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对和研究发现,对照组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同时心绞痛的整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优质化护理在进行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可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边立娟;王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DR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 DR 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共计120例(骨折180处)。本组患者均先行 X 线检查,再行 DR 检查。观察 X 线与 DR 诊断本组肋骨骨折效果,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与漏诊率。结果:DR 对本组肋骨骨折患者的检出率为97.22%,高于常规 X 线片的88.89%(P <0.05);漏诊率2.78%,低于 X 线片11.11%(P <0.05)。结论:DR 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为患者进一步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作者:林毅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