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观察

史玉玲

关键词:妊娠, 子宫肌瘤, 肌瘤剔除术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分析利弊。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共一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处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94例,纳入观察组,据年龄(±1)、孕周(±1)、剖宫产术指针一对一选择同期剖宫产术94例,纳入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泌乳初始时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例次率高于观察组。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不会影响下床时间,但可能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出血量,影响早期泌乳,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对 ICU 患者压疮的管理效果,探究两种方法的优劣,从而得出集束化护理对 ICU 患者压疮的管理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的管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 ICU 患者94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别经过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后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以及压疮的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P <0.05),观察组的压疮时间要晚于对照组的压疮时间(P <0.05),观察组的压疮的严重程度要低于对照组的严重程度(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治疗 ICU 患者的压疮情况时,延长了患者的压疮时间,使患者的压疮的严重程度得到了缓解,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刘小川;谭远皎;陶春霞;石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产科RH(D)阴性输血治疗中预存式自体输血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预存式自体输血应用于产科 RH(D)阴性输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产科12例接受预存式自体 RH(D)阴输血治疗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采血前后产妇的 HCT、RBC、PLT、Hb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自体回输血前后产妇的 HCT、RBC、PLT、Hb 无明显差异(P >0.05);产后随访1个月婴儿状况良好。结论:在产科 RH(D)阴性输血中应用预存式自体输血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峰;王焱;鄢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重症胰腺炎术后的营养支持及饮食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运用营养支持对胰腺炎术后重症患者施予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入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37例胰腺炎重症患者,在其术后施予营养支持展开辅助性治疗,并予以系统化护理模式的相应服务,探究护理方法及效果情况。结果:手术后15 d 时,所有患者的化验指标都已达到常规范围,并都食用流质食物。治疗中没有死亡例,均被治愈。结论:在胰腺炎术后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中施予科学护理,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陈细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析妇科腹腔镜术后单次应用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镇痛的量效关系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后使用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的量和效果之间的联系。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的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12组,均有10例。使用芬太尼0.25~1.50μg/kg 或者是舒芬太尼0.025~0.150μg/kg。比较分析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前半小时和半小时后的 MAP、HR、SpO2等指标,记录患者的呼吸抑制情况和镇痛效果。并计算芬太尼、舒芬太尼50%、80%、95%剂量的有效量。结果:舒芬太尼单次给药50%的有效量是0.073μg/kg、80%的有效量是0.126μg/kg、95%的有效量是0.177μg/kg;芬太尼50%的有效量是1.098μg/kg、80%的有效量是1.582μg/kg、95%的有效量是2.044μg/kg。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使用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具有不错的效果,芬太尼的首选剂量佳是1.582μg/kg,舒芬太尼的首选剂量佳是0.126μg/kg,在该剂量下可以为患者提供比较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倪孝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质量反馈理论对肺癌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质量反馈理论开展护理工作的成效。方法:随机抽取该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87例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入院日期尾数为奇数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尾数为偶数的42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一般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质量反馈理论开展护理工作。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指标进行对比;同时了解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结果对比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质量反馈理论对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邱兴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析老年人口腔修复方式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于笔者所在的卫生院选取7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资料,经回顾性整理分析,归纳老年人口腔修复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选取的70例老年患者缺牙数平均为(8.3±2.7)颗,其中39例(55.71%)存在牙髓病、牙周病、颌面磨损等情况;18例行固定义齿修复、52例行活动义齿修复,治疗后1年内患者咀嚼功能均正常,满意度高达98.57%。结论:活动义齿修复为老年人口腔修复的常见方式,经口腔修复可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伍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接诊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 FMA 评分与 BI 评分均有显著上升,其中又以干预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朱芸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对该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中药饮片退货情况进行分析,对其退货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结果: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药材加工不当、人为造成假、不合理种植及贮藏不当等。结论:在中药饮片采购方面普遍存在质量不佳现象,主要为药材加工因素、认为造假、原材料种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市场引导和规范化管理,严格验收,对于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何润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根据该院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这些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结果:经过护理后,全部患者中有12例的生活能够自理,有20例患者肢体功能存在障碍,有9例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有6例患者有语言障碍,有13例患者植物状态,死亡患者共6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是对患者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的保障,能够帮助患者缩短治疗周期,尽快康复。

    作者:李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CT和MRI在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 CT 和 MRI 在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早期腔隙性脑梗塞45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头颅 CT 和 MRI 检查,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4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CT 诊断基底节病灶17个,内囊病灶11个,顶叶病灶8个,额叶病灶5个,脑干病灶3个,丘脑病灶2个,小脑病灶1个。影响特点均呈小片状低密度影,直径为0.6~1.5 cm。MRI 诊断基底节病灶66个,内囊病灶49个,顶叶病灶37个,额叶病灶25个,脑干病灶13个,丘脑病灶8个,小脑病灶5个。病灶在 T1WI 上呈稍低信号,在 T2WI 上呈高信号,在抑脂相上呈现高信号。病灶直径为0.2~1.4 cm。CT 的检出率明显低于 MRI(P <0.05)。结论:CT和 MRI 在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上应用均较广泛,CT 对早期病灶检出率较低,但价格低廉,检查时间短,MRI 检出率高,但价格昂贵,临床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作者:毛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AEEG在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 AEEG 在脑梗死继发性癫痫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设置研究组(采用 EEG 和 AEEG 检查)与对照组(仅采用 AEEG 检查)各1组,每组分别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62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与62例脑梗死无癫痫患者,对比脑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 EEG 和 AEEG 在检查痫样放电与异常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组在异常率和痫样放电率、不同脑梗死病灶部位继发癫痫概率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动态脑电图连续记录患者脑电流情况,可以提高癫痫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有利于诊断病情、预测疾病发作,为开展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希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层公立医院员工对绩效工资改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员工对现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满意度,分析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为优化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绩效工资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启东中医院所有员工采用自行编制的《江苏启东中医院绩效工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 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院员工对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46分,满意度为一般;总体满意率为67.8%;因子分析发现员工对绩效工资分配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绩效考核公正性”,“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和“各部门对考核结果的反馈和沟通”方面。结论:我院员工对于施行的绩效工资考核和分配制度满意度一般,应进一步科学划分考核权重,细化分解考核内容,建立完善的考核分配制度,在公开公正的的基础上建立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优化机制,不断完善我院员工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一线医疗人员队绩效工资改革的满意度,从而激发员工工作动力,提高本单位的整体医疗水平,促进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施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分析血常规检验技术与检验医学的发展方向

    目的:主要是去探讨血常规检验技术发展是检验医学发展的重要部分。方法:运用相关的检验医学的概念,并结合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历史,探讨其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必须奥遵循我们检验医学发展的要求。结果:血常规检验技术作为检验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检验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结论:其检验医学的发展要求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充分的结合传统的方法与高科技的自动化的技术相统一,血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则需要检验医学的正确指导。

    作者:黄希;张佳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应用B-Lynch缝合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应用 B -Lynch 缝合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该院产科进行剖宫产分娩术中出血产后出血症状的患者共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宫腔填塞法治疗,观察组应用 B -Lynch 缝合术治疗。对比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阴道流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1/20),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患者应用 B -Lynch 缝合术术式进行治疗,可在短期内控制出血,降低出血量,对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也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洪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析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系统地探究在风湿免疫疾病治疗中应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选取收治的12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结合临床随机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使用甲氨蝶呤与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及肿胀情况、C 反应蛋白水平和血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中,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普及。

    作者:芦春;张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于手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观察,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该院儿科患儿200例,将其随机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管理模式。结果:细节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可以采用细节护理的方法,对患儿具有很好护理效果,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强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霍燕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管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肾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后住院时间为(18.3±3.1)d,并发症发生率为13.3%(8/60);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7.8±4.7)d,并发症发生率为46.7%(28/6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管理者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安全隐患,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超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6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P <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治疗,缓解不良情绪,正确认识该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荐。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运用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25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创面面积、治疗过程中换药次数、McGill 疼痛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创面面积小,且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换药次数也显著减少,McGill 疼痛评分结果也显著降低。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骨创伤创面软组织临床治疗疗效,促进患者临床软组织损伤创面的恢复,提高患者临床顺应性,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润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方法:该院将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59例盆腔炎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n =2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n =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 <0.05);在护理评价方面,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教育在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善护理评价,减少医疗纠纷,值得借鉴。

    作者:杨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