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田清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诸多变迁,在现今形势的医疗环境,患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体,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期望就越高,这对医护服务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通过满意度调查可直接了解医院在护理技术服务水平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巧利;赵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通过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给予优质、科学的护理,让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更加正视自身的健康,加倍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提升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病愈率,下降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方法:采用发放健康教育文本资料、分组讨论、个人直接健康教育等。结果:让患者加倍领会突发性耳聋疾病的常识,促进患者的病愈。结论: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病患越来越多,我们护理人员应当做好突发性耳聋基本知识的宣教,让患者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自我管理体系。
作者:曾小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60例中晚期 NSCLC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辩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CR 6例、PR 11例、NC 7例、PD 6例,总有效率为5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12/30),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辩证疗法联合常规化疗治疗 NSCLC 的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尹光宇;赵连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临床运用中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分娩产妇9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在产妇产后采取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结果:通过 HAMA 评分显示,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并发症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有效降低了产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产妇及其家属满度较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春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真实的实验已经不能满足机能学实验教学的要求,而虚拟实验由此应运而生。现今虚拟实验已经成为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虚拟实验不仅可以弥补真实实验的不足,还可以满足机能学实验教学的需求。下边,本文将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简要的分析一下虚拟实验在机能学实验中的应用。
作者:席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方式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慢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80.0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62.5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支患者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促进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娟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在宫颈癌的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基于本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利用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技术筛查宫颈癌126例妇女,分析总结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其中有30例检查者为高危 HPV 感染,在30例 HPV 感染中,有2例为鳞状细胞癌;有4例为高度鳞状上皮病变;10例为低度鳞状上皮病变;8例为不典型鳞状细胞,有6例为正常鳞状细胞的临床资料。结论: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筛查宫颈癌,主要在于检测上皮病变情况以及病毒的阳性率,对于宫颈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脑室引流术治疗给予护理措施具体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57例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脑室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75%,护理效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脑室引流术治疗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可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骨膜开窗术在下前牙附着龈增宽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78例下前牙附着龈过窄患者,对其实行骨膜开窗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治疗前、后的附着龈宽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术中、后的附着龈增宽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5%。结论:骨膜开窗术在下前牙附着龈增宽中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1]。
作者:杨君平;刘峰;谭晓青;赵西宝;刘树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住校中学生饮食行为习惯,为改善其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向我区初中、高中学生分发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从有效答卷中抽取初中200份、高中200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区中学住校生中普遍存在不按时吃早餐、爱吃零食、饮食结构不合理、节食等不良习惯。结论:中学住校生饮食行为并不健康,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监督纠正。
作者:王立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培训对于社区优质护理模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市城区中8所社区卫生中心的56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护士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对比护士接受培训前后优质护理措施的掌握情况,同时调查社区居民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通过系统培训活动及专业测试,社区护士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由原来的(12.34±2.51)分提高到培训后的(19.41±2.63)分,前后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实施社区优质护理模式前后对患者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对比前后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综合医院之间的交流,深入开展社区护士的教育培训活动,能够改善护士的专业知识认知情况和技能水平,提高社区居民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藕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病人的运动效果。运动对糖尿病人至关重要,但只注重运动而忽视了护理,宜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8例糖尿病人讲解运动的目的及意义,适应症及禁忌症,运动方式及护理进行讨论。结果:102例血糖达标,(空腹血糖4.4-6.3mmol /L,餐后两小时血糖8-10mmol /L),有效的运动不但可以使血糖下降,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延缓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减少、减轻致残率致死率。结论:通过运动治疗,控制血糖达标是可行的,可以使患者不用药或少用药,减少长期用药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1]
作者:谷润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泪道冲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泪道冲洗的患者98例进行分析研究,为98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周密的护理。分析泪道冲洗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诊断出现误诊的患者有4例,诊断准确率为95.92%。出现下眼睑肿胀的患者有2例。为患者采取积极护理后,2例下眼睑肿胀患者为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度为89.79%。结论:在为患者进行泪道冲洗治疗的过程中,要求医生不仅有高超的临床操作技能,还要有严谨的工作责任心,从而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配合优质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预后,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海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时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于我院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且出现术后残留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服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β-HCG 水平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β-HCG 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β-HCG 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远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远大于对照组(78.0%),P <0.05。结论: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时应用米非司酮能够有效减少阴道流血,降低血清β-HCG 水平,改善宫内异常回声,而且痛苦程度小,可缩短康复时间,今后再次怀孕几率大,值得推广。
作者:周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应用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影响。方法:将本社区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40例,对24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单一药物治疗,对于观察组除了运用对照组的方法以外,还要进行健康教育。5个月以后,观察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生活方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很好,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对照组优。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提升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意识以及对于高血压的认知水平,提升患者依从性,使患者自发、自愿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逐渐实现高血压三级预防。
作者:陈伟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患者共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加上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在接受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 <0.05,具有统计学依据。结论:将依达拉奉和银杏达莫联合治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基本不存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
作者:唐林青;郑云海;蔡学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骨盆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盆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加上骨盆骨折康复知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得护理工作更加顺利展开,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对医务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和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共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 TP 方案治疗。给予观察组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效果,为本领域规范癌痛护理常规提供部分科学依据。方法:将40例癌痛患者根据使用药物的顺序依次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分别对疼痛、并发症和生活质量三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镇痛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出现便秘的例数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出现便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肖宏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整体化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根据电脑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的实验组,对比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更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林彩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