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
目的:深入研究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74例胰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患者、治疗组39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9%和10.3%,与对照组患者的74.3%和28.6%比较,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胰腺癌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程春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眼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使用评估表格及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科室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制定的表格,包括患者入院评估、住院患者风险评估表(一)表(二),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评估,完成患者住院期间预防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及预防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结果:本组624例住院跌倒坠床患者,通过使用与未使用风险评估表格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出院时≤14岁64例未发生,≥60岁420例1例发生,≥70岁105例无发生,≥80岁35例2例发生,与以往相比较使用此表格发生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下降到了0.48%[1]。结论:该评估表格成为科室对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为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提供了有力依据,住院患者的风险评估更加规范,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科室推广使用。
作者:张刘艳;翟军印;冯柱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可行性较强的新措施应用于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某市某综合社区的居民高血压患者190人,进行血压测量建立血压档案。采用组织小班 ppt 教学、发放健康宣教知识手册、板报宣传等健康宣教方式进行每季度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教。并在宣教后进行血压的监测,每月一次完善血压档案。对比高血压防治宣教实施前后居民高血压控制的效果,以及高血压并发症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采用新措施之后的高血压患者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好(p <0.05),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减轻(p <0.05)。结论:新的健康教育宣教方式在对高血压的综合防治中有效。
作者:高海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多枚骨圆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与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采用多枚骨圆针治疗的4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40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11±3)周,经过 Neer 评分:优26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90.0%,治疗前,患者的 Neer 评分为(67.8±6.1)分,治疗后评分为(89.1±5.4)分,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明显(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枚骨圆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闭合或者是有限切开经皮穿针固定,具有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志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患者共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加上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在接受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 <0.05,具有统计学依据。结论:将依达拉奉和银杏达莫联合治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基本不存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
作者:唐林青;郑云海;蔡学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分析脑梗塞偏瘫康复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脑梗塞偏瘫患者,并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肢体功能训练、生活能力训练、出院指导等;结果:经康复治疗后,42例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等大部分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其中,6例为痊愈;21例为显效,12例为有效,3例无效。结论: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莫显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针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并不存在复发,平均手术时间为(46.9±24.8)min,平均术中出血(84.2±35.1)mL。平均住院天数为(5.5±1.8)天。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好等一系列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钟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孕妇在怀孕早出的负面情绪和异常妊娠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来我院接受检查治疗的168名异常妊娠结局的孕妇以及同期分娩正常新生儿的1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 Logistic 进行回归因素分析,筛选出与异常妊娠相关的负面情妇因素。结果:观察组孕妇在怀孕早期多出现精神挫折、精神紧张等不良精神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回归分析发现随着负面情绪程度的增加,孕妇发生异常妊娠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结论:孕妇在怀孕早期的负面情绪很可能导致异常妊娠。
作者:顾兆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全科团队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生活方式指导干预治疗,并且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首先随机选取本社区的140例二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基本病症检查,按楼道进行分组,分别将病患分成传统治疗组别,以及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别,每组病患人数70人。针对分组后的病患分别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强生生活方式干预观察手段,观察半年内的治疗过程,以及半年后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HbA1c)情况。结果:满意为 HbA1c =≤6.5%,一般为 HbA1c =6.5~7.5%,无效为 HbA1c≥7.6%。观察实验组的70例病患经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56例满意,11例一般,其余3例无效,控制率在百分之八十。传统治疗组的病患治疗效果,42例满意,18例一般,其余10例无效。根据观察可以发现控制率在百分之六十。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P 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采取药物加强化生活方式指导干预治疗的手段,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朱正一;吴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防治知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认知程度和控制现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问卷及体检等形式对患者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控制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0例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比较低,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70例患者在血压、血脂、体重方面没有很好控制,控制评分比较低。结论: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度,控制患者的血压、血压及体重等指标有利于患者的疾病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作者:李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替硝唑栓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硝唑栓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8.9%)(P <0.05)。随访3~1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18.4%)明显低于对照组(28.9%)(P <0.05)。结论:在应用左氧氟沙星和微波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替硝唑栓治疗慢性盆腔炎,近远期疗效均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辉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突发左侧阴囊疼痛、肿胀4天,于2010年11月26日入院。入院前4天曾因突发左侧阴囊疼痛住院考虑急性睾丸炎,予抗炎、对症治疗一天,疼痛稍好转,患者要求出院。返家后左侧阴囊疼痛逐渐加重,在当地抗炎治疗无缓解。再次入住我院,查:T 37.5℃,P 86次/分,R 20次/分,Bp 95/70mmHg。神志清,表情痛苦,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左下腹精索走行区轻压痛,未扪及包块。余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卫,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浊性阴性,肠音可。左侧阴囊肿胀增大,皮肤色稍红,皮温稍增高,左侧睾丸较右侧增大,约4.0 cm ×3.0cm 大小,质地较硬,触痛明显。左侧睾丸透光试验阴性。左侧附睾质地较硬,触痛明显。右侧睾丸附睾无明显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侧睾丸、附睾扭转。血常规:WBC 12.50×109/L,Neu%73.4%。
作者:罗廷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D -二聚体含量动态监测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各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形成和指导深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中。本文主要阐述定量检测 D -二聚体的技术原理、优点及其在骨科手术前后监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茂军;何梦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54例,按照严重程度分为I、II、III、IV 共4期,全部患者均接受玻璃酸钠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SA)和 Lequesne 指数改善情况,以及不同分期患者的有效率差异情况。结果:I 期患者40例,有效38例,有效率为95.0%;II 期患者51例,有效41例,有效率为80.4%;III 期患者98例,有效65例,有效率,66.3%;IV 期患者65例,有效26例,有效率,40.0%。不同分期之间的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X2=31.74;P <0.01);四个时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过玻璃酸钠治疗以后,其 VSA 评分和 Lequesne 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P <0.01)。结论:玻璃酸钠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但是关节炎分期越严重的患者其疗效越为不佳,应当对严重患者注意配合其他治疗方式。
作者:曹新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接收了74例小儿疝气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予以小切口手术治疗,后者予以常规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生发生率(5.4%)低于对照组患者(18.9%),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小儿疝气患者予以小切口手术加以治疗,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并发生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应用。
作者:王定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消化系统癌症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96例老年消化系统癌症患者,根据随机性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心理抑郁状况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给予相应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消化癌症患者的抑郁发病率较高,在常规护理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庞俊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进一步对接尿器致老年尿失禁患者阴部皮肤糜烂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接尿器致阴部皮肤糜烂老年尿失禁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患者阴部皮肤均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糜烂面积逐渐缩小并消失,其中有28例患者能够自主控制排尿,8例患者好转,另有3例患者经过康复训练之后,病情改善不太明显,总有效率为90%。结论:针对接尿器致阴部皮肤糜烂老年尿失禁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促进患处愈合,改善因尿失禁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孙艳;刘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脑梗塞是临床心脑血管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护理的优良率,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效果明显,可以应用于临床的护理工作中。
作者:邵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对自身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提高,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作者:仲丽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本院收治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全部治愈出院,且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常规的药物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能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有效促进患者的痊愈。
作者:齐娟;黄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