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护理总结

齐娟;黄娟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新生儿,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本院收治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全部治愈出院,且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常规的药物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能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有效促进患者的痊愈。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Orem 自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 Orem 自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以 Orem 自理模式护理,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比较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血糖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4个方面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护理后的血压以及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 Orem 自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地控制血糖以及血压,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

    作者:张卫延;杜海岭;李伟华;隆国丽;刘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

    目的: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通过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给予优质、科学的护理,让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更加正视自身的健康,加倍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提升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病愈率,下降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方法:采用发放健康教育文本资料、分组讨论、个人直接健康教育等。结果:让患者加倍领会突发性耳聋疾病的常识,促进患者的病愈。结论: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病患越来越多,我们护理人员应当做好突发性耳聋基本知识的宣教,让患者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自我管理体系。

    作者:曾小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程度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银屑病的108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ASI)将银屑病患者分为轻度(n =30)、中度(n =32)和重度(n =46),观察不同程度的银屑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银屑病无能指数量表比较,在治疗方面,三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工作、学习、活动社交等方面,组间比较(P <0.05),银屑病生活质量量表比较,在治疗方面,三组患者的评分差异不大,P >0.05,在业余休闲、心理、自觉症状等方面,组间比较(P <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低,生活质量随着病情的加重而下降,因此,及时治疗是临床的焦点问题。

    作者:韩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肿瘤晚期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对肿瘤晚期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对该组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对比,经过优质护理措施,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更低。P <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度,在肿瘤晚期患者护理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具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下肢骨折病人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下肢骨折病人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的临床实际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下肢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术前、术后第三天和术后第七天,使用乳胶免疫比浊法进行相应的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然后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结果:所有90例患者中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有8例,且并发 DVT 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七天的血浆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 <0.05),且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82例未并发 DVT 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七天的血浆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未出现明显的差异(P >0.05);未并发 DVT 患者与并发 DVT 患者术前 D 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三天存在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七天差异更加明显(P <0.01)。结论:D 二聚体定量检测对下肢骨折患者具有积极临床价值。

    作者:付小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蜂王浆成分及其提高动物繁殖性能的国内外研究

    本研究主要对蜂王浆成分与蜂王浆在提升动物繁殖性能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探析

    目的:对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缩宫素和欣母沛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产后2h 内以及产后2-24h 内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使患者子宫有效地收缩,具有安全、方便、高效、快捷等诸多优点,是临床上治疗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白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在产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在产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病例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蛛网膜下腔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硬膜外腔注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在产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起效快,用量少,相比常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硬膜外麻醉,麻醉镇痛效果较好,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程忠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依伦平结合施慧达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究依伦平结合施慧达方案对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患者为对照组,选同期8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依伦平结合施慧达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状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单纯高血压患者采用依伦平结合施慧达方案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索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CT 检查四肢骨折的临床诊断应用

    目的:探讨针对四肢骨折患者,分析在临床诊断过程中 CT 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05月四肢骨折患者160例。针对所有四肢骨折患者,临床选择 CT 检查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针对终获得的 CT 影像进行认真观察分析。结果:针对所有四肢骨折创伤患者,临床选择 CT 扫描检查的方法加以疾病诊断,终发现,表现为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23例;表现为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患者43例;表现为 Colles骨折的患者20例;表现为肱骨颈骨折的患者22例;表现为肱骨干骨折的患者30例;表现为胫腓骨干骨折的患者22例。针对本次研究的160例患者,共包括100例患者临床选择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终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疾病情况同 CT 检查情况基本类似。结论:针对四肢骨折患者,临床选择 CT 扫描检查的方法,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可以进行明确诊断,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终显著提高四肢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占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青年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1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青年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呼吸科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收住的134例 CAP 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15~59岁)及老年组(60岁以上),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比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治疗反应均存在差异。结论:老年 CAP 患者临床症表现不典型,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治疗失败率高,应予重视。

    作者:刘文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40例多枚骨圆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多枚骨圆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与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采用多枚骨圆针治疗的4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40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11±3)周,经过 Neer 评分:优26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90.0%,治疗前,患者的 Neer 评分为(67.8±6.1)分,治疗后评分为(89.1±5.4)分,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明显(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枚骨圆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闭合或者是有限切开经皮穿针固定,具有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志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助产士在产后访视中对于会阴伤口的作用

    目的:探讨助产士在产后访视中对于会阴伤口愈合起到的作用。方法:对我院平产的234例产妇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产后访视,产褥期存在的和潜在的引起会阴伤口感染问题得到及时干预。结论:助产士在产后访视干预解决了产妇产后护理支持不足,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的服务,大大减少了产褥期产妇会阴伤口感染的发生,减轻了产妇身体上的痛苦,心理上及时得到帮助,提高了医院在社会上的形象。

    作者:顾秋霞;俞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门诊接收并治疗的盆腔炎患者76例,分为两组,行西医治疗的38例为对照组,中医辨证分型联合中药灌肠的38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之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淳区孕妇孕期营养摄入现状调查

    目的:根据孕期的营养摄入状况,研究不同 BMI 值孕妇营养素摄入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发现孕期营养摄入存在问题,进行规范指导。方法:选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到南京市高淳区登记建卡的孕妇,利用营养分析软件进行膳食调查和个体化营养分析。结果:不同 BMI 值孕妇孕期营养摄入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饮食干预。结论:需要对孕期妇女进行规范营养指导,减少妊娠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利妊娠结局因素的发生。

    作者:李志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因诊断与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和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因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收集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先行药物治疗,再行手术治疗,观察组确诊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从而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席树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创去腐技术应用于龋齿治疗的可行性及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分析微创去腐技术应用于龋齿治疗的可行性及应用意义。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龋齿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牙钻去腐;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去腐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龋齿患者而言,选择采用微创去腐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任洪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肠梗阻采用超声、CT 和 X 线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肠梗阻患者51例,分别给予超声、CT 和 X 线三种检查,对比分析三种检查对临床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情况。结果:超声和 CT 检查诊断符合率94.1%、96.1%高于 X 线的70.6%,且在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肠绞窄方面 CT 的符合率较超声、X 线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超声、CT 和 X 线三种检查诊断肠梗阻,其中 CT 检查的准确率较高,可有效的明确疾病病因;但临床动态监测肠梗阻病情时,超声检查则各适合临床诊断应用。

    作者:李丹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3%),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几率(48.3%)显著低于对照组(10.0%),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全面改善患儿临床体征,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钟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优势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即彩超,CDFI)在胎儿脐带绕颈中的具体诊断作用。方法:择取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这三年间本院收治的610例孕妇,首先为其进行二维超声初检,再为其进行彩超扫描检测,观察并统计胎儿发生脐带绕颈的几率以及产妇的产后结果,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二维超声初检有116例确诊为脐带绕颈,诊出率为19.02%,符合率为66.67%。彩超诊断结果为174例产妇发生胎儿脐带绕颈,产后有171例得到证实,即彩超在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中,准确率达到98.28%,诊出率为28.52%。彩超诊断正确率要远远高于二维超声,P <0.05,统计学有差异。彩超频谱显示 S /D 比值超过3.0且同时胎心率出现明显升高、每分钟在180次以上的患者有4例;同时胎心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每分钟在100次以下的患者有1例。结论:彩超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测到脐带的血流变化,有效弥补了二维超声诊断中存在的缺陷,有助于产妇在分娩期得到更好的临床处理。到目前为止,彩超是产前检查脐带绕颈方法中诊断准确率高的方法。

    作者:冯维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