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凌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先兆流产孕妇保胎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先兆流产孕妇5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52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保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孕妇保胎情况。结果:研究组保胎成功率为94.23%,对照组为71.15%,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预后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先兆流产孕妇保胎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保胎率,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束方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诸多变迁,在现今形势的医疗环境,患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体,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期望就越高,这对医护服务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通过满意度调查可直接了解医院在护理技术服务水平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巧利;赵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在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输卵管异位的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阴道以及腹部的超声检查,并进行病理诊断以及手术探查。结果:手术探查与病理诊断结果与超声波检查结果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说明使用超声检查对患者的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 ICU 呼吸机性肺炎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对102例 ICU 呼吸机性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 ICU 呼吸机性肺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治愈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一清;符晖;汤石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同时开展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腕关节功能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骨折愈合时间更早,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方案中,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满意,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较普通小夹板固定方案更具优势,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丽影;付朝霞;张爱军;丁健蕊;贾瑞松;高二廷;刘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围产期综合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7例产妇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7例产妇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产中出血量及产程等。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4.21%,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66.67%,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围产期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的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张正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实施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人群众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随机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社区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病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对疾病的认知度和生活习惯怎样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的认知度有了很大的改善,远远好于对照组,各项数值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在社区医院对慢性病患者实施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日常行为习惯,提升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值得在社区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徐小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螺旋 CT 诊断腹部疝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应用 CT 诊断腹部疝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 CT 表现。结果:40例患者中有4例为外伤性腹壁疝,有5例为脐疝,有2例为闭孔疝,有16例为腹股沟疝,有10例为腹腔内疝,有3例为腹壁切口疝。CT 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完全吻合,其中腹股沟疝的发生率高。结论:螺旋 CT 诊断腹部疝具有操作简单,诊断率高的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黄思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效果,为本领域规范癌痛护理常规提供部分科学依据。方法:将40例癌痛患者根据使用药物的顺序依次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分别对疼痛、并发症和生活质量三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镇痛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出现便秘的例数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出现便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肖宏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社区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情况,提升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几率。方法:以本社区2013年1月~2015年2月98例参与儿童保健并且建档的1岁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保健组和对照组,其中,保健组小儿为53例,对照组小儿为45例,对于保健组进行有规律的小儿保健,对于对照组开展非规律的小儿保健,把保健组以及对照组小儿保健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保健组相比较,对照组中的小儿智力发育异常、发生佝偻病、指导小儿家长添加鱼肝油的概率高。结论:大力宣传和推广1岁小儿参与到社区儿童保健之中,尽可能早的发现1岁小儿的异常疾病,指导1岁小儿家长了解小儿免疫知识和防疫知识,提升1岁小儿发育水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翁科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本次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p <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可以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此种方式有助于早日康复,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朱梅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临床运用中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分娩产妇9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在产妇产后采取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结果:通过 HAMA 评分显示,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并发症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有效降低了产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产妇及其家属满度较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春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护理对于慢性疾病的影响,以及质量情况。方法: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选择在我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诊治的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临床护理措施,进而分析慢性病的社区护理和管理质量情况。结果:对68例慢性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其中59例患者的病情稳定,恢复情况良好,对于社区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高,5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一般,基本满意护理服务,另外4例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差。总体而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工作对于慢性病具有较好的作用,护理治疗较高。结论:社区护理对慢性病进行干预是一个漫长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服务中心和患者的共同配合,积极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作者:郑燕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沛县地区乳腺癌与子宫颈癌筛查结果,总结两癌防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的2000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名妇女中,共有10例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占0.50%,其中 CINⅠ4例(0.20%)、CINⅡ3例(0.15%)、CINⅢ2例(0.10%)、宫颈癌1例(0.50%)。共有261例检出乳腺疾病,其中乳腺增生的检出率高,为11.70%,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肿、乳腺炎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检出乳腺癌1例(0.05%)。结论:开展乳腺癌及子宫颈癌筛查工作,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宫颈癌,保障妇女生命健康。
作者:范正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多枚骨圆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与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采用多枚骨圆针治疗的4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40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11±3)周,经过 Neer 评分:优26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90.0%,治疗前,患者的 Neer 评分为(67.8±6.1)分,治疗后评分为(89.1±5.4)分,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明显(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枚骨圆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闭合或者是有限切开经皮穿针固定,具有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志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宫外孕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75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7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为关怀,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抑郁及焦虑情况,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 SAS 和 SDS 评分差异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 和SDS 评分分别是(41.5±3.5)分和(43.5±3.7)分,对照组患者的 SAS 和 SDS 评分分别是(48.5±3.5)分和(50.3±3.8)分,两组患者的评分都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与护理前对比、与护理后的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实施人为关怀,有助于纠正其负面情绪,增加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赵宏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突发左侧阴囊疼痛、肿胀4天,于2010年11月26日入院。入院前4天曾因突发左侧阴囊疼痛住院考虑急性睾丸炎,予抗炎、对症治疗一天,疼痛稍好转,患者要求出院。返家后左侧阴囊疼痛逐渐加重,在当地抗炎治疗无缓解。再次入住我院,查:T 37.5℃,P 86次/分,R 20次/分,Bp 95/70mmHg。神志清,表情痛苦,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左下腹精索走行区轻压痛,未扪及包块。余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卫,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浊性阴性,肠音可。左侧阴囊肿胀增大,皮肤色稍红,皮温稍增高,左侧睾丸较右侧增大,约4.0 cm ×3.0cm 大小,质地较硬,触痛明显。左侧睾丸透光试验阴性。左侧附睾质地较硬,触痛明显。右侧睾丸附睾无明显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侧睾丸、附睾扭转。血常规:WBC 12.50×109/L,Neu%73.4%。
作者:罗廷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信息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所有患者的信息录入系统里,从信息的登记、修改、查询、审核、反馈、汇总等方面进行,在护理时按妇产科具体情况合理操作。为了提高护理效果,将妇产科信息管理分为护理、治疗、生产、康复、婴儿发展、查询、互助交流等区域。结果:为了保证信息完整,根据患者不同阶段记录资料,并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妇产科护理信息化管理有效性提高,提高护理效率,让妇产科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作者:施闻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思密达对于小儿肠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部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8例肠道感染引发腹泻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干预手段;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0.59%,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思密达用于小儿肠道感染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杨伟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保健护理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选择入我院儿童保健中心接受保健护理的8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对照组儿童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儿童除实施常规护理外,还实施保健护理,干预一年后比较两组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身长、体质量及发育商。结果:实验组发生缺铁性贫血和佝偻病的频数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身长和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交往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健护理会降低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身长和体质量,提高发育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