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杨丽影;付朝霞;张爱军;丁健蕊;贾瑞松;高二廷;刘爱军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患者, 小夹板固定, 中医综合方案, 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同时开展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腕关节功能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骨折愈合时间更早,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方案中,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满意,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较普通小夹板固定方案更具优势,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脑室引流术治疗给予护理措施具体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57例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脑室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75%,护理效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脑室引流术治疗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可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替硝唑栓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硝唑栓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硝唑栓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8.9%)(P <0.05)。随访3~1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18.4%)明显低于对照组(28.9%)(P <0.05)。结论:在应用左氧氟沙星和微波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替硝唑栓治疗慢性盆腔炎,近远期疗效均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辉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步行训练的时机选择

    目的:对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康复中步行训练的时机选择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脑梗死发病后偏瘫 Brun-storm 分期为1期患者,按照训练时间的不同分为 A 组52例和 B 组47例,A 组在肌张力不低下情况下早期训练,B 组患者患肢可基本承重、站立及活动情况下行步行训练。结果:A 组患者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后 FIM评分、BBS 评分较 B 组明显增加,P <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步行训练时,早期实施科学步行训练,可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术中病理标本管理缺陷的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术中病理标本管理缺陷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相对的解决策略。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并采取多项有效干预策略。结果:在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共完成手术1622台,共处理了病理标本914份,未发生术中病理标本管理不合格的现象。结论:通过采取细节化的术中标本管理措施,是术中能准确及时的留置病理标本,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了护理人员的标本处理时间以及标本核对时间,在保证患者生命质量的同时,又增强了术中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以及自身防护意识。

    作者:田君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重症肺炎 ICU 诊治与监护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 ICU 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与监护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治疗的60例 ICU 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60例 ICU 重症肺炎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获得显效的患者有31例(5.17%),获得有效的患者有26例(43.3%),其总有效率为95.0%,而获得无效的患者有3例,其无效率为5.0%,发生死亡的3例患者分别死于呼吸衰竭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就 ICU 重症肺炎患者来说,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诊治与监护,可以有效的使其病情得到改善,避免发生相关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徐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比较

    目的:本文主要对患者糖尿病足开展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护理效果方法每组各76例患者,其中干预组则是采用综合的干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则是采用一般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比较,干预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在79.00%左右,两组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患者,通过细致耐心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糖尿病足尽快的恢复,减缓疾病继续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刘敏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和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疗效研究

    目的:讨论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和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本组患者主要实施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观察组:本组患者主要实施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治疗,通过搜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统计,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75%,经过统计学对比后,P <0.05。结论:Ⅲ、Ⅳ度混合痔患者是临床上的常见患者,痔上粘膜环切术是比较常用的手术,但联合应用效果较好,单独应用并不突出。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应用,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单独应用效果也较为突出,可实现根治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志勇;毕旭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针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并不存在复发,平均手术时间为(46.9±24.8)min,平均术中出血(84.2±35.1)mL。平均住院天数为(5.5±1.8)天。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好等一系列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钟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使依达拉奉的同时联合奥扎格雷钠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5.38%)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0.38%);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疼痛以及过敏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40.38%)明显高于观察组(13.46%),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该疾病不仅药物起效较快,而且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少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职业性健康体检的注意事项、存在不足及对策

    职业性健康体检是属于预防性健康体检的范畴,在预防医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职业性健康监护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性的健康体检有就业前体检、离岗前体检、随访复查性体检等多种形式,同时相关的部门加强职位的卫生宣传力度,以期不断的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预防意识。

    作者:戴作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围产期综合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围产期综合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7例产妇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7例产妇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产中出血量及产程等。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4.21%,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66.67%,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围产期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的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张正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地区乳腺癌与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及防治策略研究

    目的:分析沛县地区乳腺癌与子宫颈癌筛查结果,总结两癌防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的2000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名妇女中,共有10例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占0.50%,其中 CINⅠ4例(0.20%)、CINⅡ3例(0.15%)、CINⅢ2例(0.10%)、宫颈癌1例(0.50%)。共有261例检出乳腺疾病,其中乳腺增生的检出率高,为11.70%,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肿、乳腺炎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检出乳腺癌1例(0.05%)。结论:开展乳腺癌及子宫颈癌筛查工作,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宫颈癌,保障妇女生命健康。

    作者:范正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80例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的观察

    目的:探究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脂肪肝脏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与80例同期来我院行健康检查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指标均比对照组高,TG 项目尤为显著,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 HDL -C 项目比对照组低,TG 和 HDL -C 呈现负相关关系。病例组患者的肝功酶学指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检测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对于该疾病的检出和治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王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糖耐量水平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阿卡波糖干预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糖耐量水平者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及阿卡波糖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2年6月-2015年6月151例受试者,采取OGTT(口服75g 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88例 IGT(糖耐量低减)、43例 NGT(糖耐量正常),20例2型 DM(2型糖尿病),其中 IGT58例行16周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阿卡波糖干预治疗,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血清 CRP(C 反应蛋白)进行测定。结果:血清 C 反应蛋白同 TG、TC、2hPBG 呈正相关(r=0.273、0.176、0.345,P <0.05),与 HDL -C、FBG、BMI 无明显相关性。干预组 FBG、P2hBG、HbA1C、CRP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 IGT患者给予阿卡波糖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糖代谢,降低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血清 C 反应蛋白同 TG、TC、HbA1C 以及2hFBG 呈正相关;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随糖耐量损伤加重而升高。

    作者:李志平;马广蕊;王玉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血塞通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方法进行治疗。两组都进行脑部保护治疗和伴随疾病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5%,有效率为22%,无效率为13%,治愈率达87%。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4%,有效率为16%,无效率为40%,治愈率为60%。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具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伍振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利多卡因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利多卡因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上消化道癌筛查的患者7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跟观察组各3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后实施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后进行胃镜检查,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丙泊酚应用总量、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不同时间点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均在芬太尼静脉注射1min 后起效,但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丙泊酚应用总量、镇痛阈值、清醒时间、术中和苏醒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特别是术中呛咳反应)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利多卡因实施胃镜检查,安全性和舒适性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佳;刘国琼;张丽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院外延伸护理对提高慢阻肺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进一步对院外延伸护理对提高慢阻肺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慢阻肺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院外延伸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电话随访等,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护理半年后生存质量。结果:通过半年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阻肺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院外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戴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64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并归纳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并分析了 CSP 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的64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过程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的患者平均年龄为30.5岁,均接受过子宫下段剖宫产的经历及停经史。其中有42例患者在停经后出现了阴道中度流血的现象,12例被误诊为正常怀孕或难免流程而实行了人流或药流,10例应出现阴道大出血而进行了破腹产,在术后对病情进行了确诊,其他患者均通过超声波多普勒检查而确诊。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的特征,容易被误诊为正常怀孕或难免流产,在进行检查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诊断,并根据患者的 B -HCC 值来确定治疗方案。

    作者:刘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药物流产术与无痛人流术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药物流产术与无痛人流术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镇沅县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收治的要求终止妊娠104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终止妊娠方法分为药物组(n =50)和人流组(n =54),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结果:药物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为82%低于人流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94%,人流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药物组,出血时间和腹痛时间均短于药物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与药物流产终止妊娠比较,应用无痛人流术终止早期妊娠的效果好,术后出血量少,出血时间和腹痛时间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彭林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2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关节镜清理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时间为(6.8±0.4)天,经随访发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且没有出现静脉血栓或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关节镜清理术,并配合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