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
目的:探讨一对一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儿科实习的学生82例,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评分情况。结果:经过考核后发现,观察组实习学生在操作能力、理论掌握情况和学习的态度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一对一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余明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人工气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使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性护理对策。结果:入选本次回顾性分析的63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感染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6.35%;4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尚未发现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死亡的病例。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重视使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预防性护理干预,综合使用各种对策来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于滴虫性阴道炎在临床上给予替硝唑与甲硝唑的不同给药的途径,观察其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患有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120例,按照不同的给药途径分为替硝唑的口服组与栓剂组,甲硝唑的口服组与栓剂组。比较临床上的不良反应及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两组口服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有效率高于两组外用组。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滴虫性的阴道炎两种药物采用口服的途径,疗效显著。
作者:张夏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把我科近1年来收治的31例外带压疮进行临床分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能让其积极配合治疗,使医生和护士工作能顺利进行,为患者的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皮肤清洁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工具的使用及药物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宋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教育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教育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满意度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等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教育管理健康教育模式,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满意度、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教育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吴剑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猝死病例的临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猝死病例1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制定防范对策。结果:猝死原因可能为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疝、窒息、肺栓塞以及脑动脉瘤破裂等。结论:神经内科猝死发生率较高,一定要采取防范对策减少猝死病例,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魏华;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伏立康唑是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其质量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用液相色谱法对伏立康唑合成的起始原料(2R,3S /2S,3R)-2-(2,4-二氟苯基)-3-(4-氯-5-氟嘧啶)-1-(1H -1,2,4-三唑-1-基)丁-2-醇盐酸盐中的杂质种类进行定性研究分析。结果可知其原料杂质为1-(2,4)-二氟苯基-2-(1H -1,2,4-三唑-1-基)乙酮及4-乙基-5-氟-嘧啶,它们既是伏立康唑合成中间体,又是降解产物。为确保伏立康唑合成的质量,初步制定了伏立康唑合成起始原料的质量标准,总杂质不得超过10.0%,1-(2,4)-二氟苯基-2-(1H -1,2,4-三唑-1-基)乙酮不得过1.4%,4-乙基-5-氟-嘧啶不得过1.4%。
作者:冯娇;韩银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抽取在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43例产后出血的患者,通过专业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并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心得进行探讨。结果:经过临床护理43例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均好转,其中40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情况有所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针对产妇的产后出血进行及时专业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产前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与相应的应急措施对降低产后出血的情况十分有效。
作者:杨雪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达标率与知识、行为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0例患者按照血压控制情况分析 A、B 两组各100例,A 组患者血压达标,B 组患者血压尚未达标,对比两组患者知识、行为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结果:A 组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行为依从性及生活方式明显优于 B 组,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生活方式越健康,行为依从性越好,其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张国秀;粟治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死亡率高的疾病,这不是危言耸听。倘若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顺利的将血压长期的、平稳地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的话,就会导致高血压的产生。患者存在高血压,会有很大机会导致脑中风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产生,这些疾病的存在会导致患者的生命以及健康受到直接的威胁。怎样才能预防高血压这个健康"杀手"?高血压是个慢性病,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影响从量变到质变,如果患者保持一个不良生活习惯,那么就会很容易导致产生高血压。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避免高血压的出现,那么就需要改到坏习惯,逐渐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
作者:吴忠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急性乙醇中毒中葛花解酲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则分别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的同时采用纳洛酮静脉注射和滴注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葛花解酲汤进行口服或者鼻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入院治疗8h 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葛花解酲汤进行口服或者鼻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巩利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在宫颈癌的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基于本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利用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技术筛查宫颈癌126例妇女,分析总结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其中有30例检查者为高危 HPV 感染,在30例 HPV 感染中,有2例为鳞状细胞癌;有4例为高度鳞状上皮病变;10例为低度鳞状上皮病变;8例为不典型鳞状细胞,有6例为正常鳞状细胞的临床资料。结论:高危 HPV 检测联合 TCT 筛查宫颈癌,主要在于检测上皮病变情况以及病毒的阳性率,对于宫颈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衰伴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72例心衰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乙酰毛花苷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9.4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心室率低于对照组,转复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衰伴房颤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燕;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新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诊断技术进行一定研究,提出预防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措施。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粪便并进行一定的分析检查,得出患者实际患病状况。结果:经检测患者符合有关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基本症状。结论:判断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重要途径就是粪便检验,综合肉眼与有关技术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
作者:刘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血塞通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方法进行治疗。两组都进行脑部保护治疗和伴随疾病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5%,有效率为22%,无效率为13%,治愈率达87%。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4%,有效率为16%,无效率为40%,治愈率为60%。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具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伍振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病房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42例选择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35%,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为新生儿的身体情况没有完全发育,因此出现意外情况的几率较大,为其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促使护理质量的提高,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廖卫华;丁静;吴宏丽;徐慧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肺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24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肺心病效果更好,能够有效调节血脂、保护心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眼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使用评估表格及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科室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制定的表格,包括患者入院评估、住院患者风险评估表(一)表(二),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评估,完成患者住院期间预防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及预防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结果:本组624例住院跌倒坠床患者,通过使用与未使用风险评估表格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出院时≤14岁64例未发生,≥60岁420例1例发生,≥70岁105例无发生,≥80岁35例2例发生,与以往相比较使用此表格发生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下降到了0.48%[1]。结论:该评估表格成为科室对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为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提供了有力依据,住院患者的风险评估更加规范,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科室推广使用。
作者:张刘艳;翟军印;冯柱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上给予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6%,P <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塞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理论在肿瘤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1月于我科进行顺铂化疗的肿瘤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所有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4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中医理论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结果:研究组42例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强度要显著弱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实施中医理论的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熙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