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媛媛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塞
摘要:目的:对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上给予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6%,P <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塞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支撑喉镜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声带息肉采用支撑喉镜显微手术与非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某年度收治患有声带息肉疾病的病患者,一共有100例,所有病患者的平均年龄在于20-75岁,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对照组的病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是非显微手术的方式,对观察组的病患者采取的是支撑喉镜显微手术的治疗方式,对两组病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与对比,比较二者的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生的发生率。结果:(1)治疗组患者广基息肉和双侧息肉疾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2)对两组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0%,其中发生舌损伤的病例有2例,发生门齿损伤的病例有1例,发生喉头水肿的病例有1例,发生声带粘连的病例有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0%,其中发生舌损伤的病例有5例,发生门齿损伤的病例有2例,发生喉头水肿的病例有1例,发生声带粘连的病例有2例。以上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支撑喉镜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晋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外伤治疗中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脑外伤治疗中早期颅骨修补以及脑室腹腔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把本院同期收治的50脑外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5例,对照组患者事先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待3个月-半年后再实施颅骨修补术;实验组患者同时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二者所存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外伤治疗中应用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同时并发症少,具有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刘田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的11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4%)明显短于对照组(28.6%),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手术时间短,治愈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毛军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硅油取出对术眼屈光状态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硅油取出对术眼屈光状态影响。方法:收集硅油取出术的病例共143眼,分别对患眼行硅油填充术后3个月及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的眼部 A 超测量及诊断验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眼轴长度在硅油填充术后3个月和取出术后3个月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屈光度在二者之间也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硅油填充眼的屈光状态明显趋于远视,如果患者有视力矫正要求可给予远视屈光矫正,而硅油取出术后患眼屈光状态趋于近视,待眼部病情平稳可给予近视屈光矫正治疗。

    作者:万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社区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研究社区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情况,提升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几率。方法:以本社区2013年1月~2015年2月98例参与儿童保健并且建档的1岁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保健组和对照组,其中,保健组小儿为53例,对照组小儿为45例,对于保健组进行有规律的小儿保健,对于对照组开展非规律的小儿保健,把保健组以及对照组小儿保健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保健组相比较,对照组中的小儿智力发育异常、发生佝偻病、指导小儿家长添加鱼肝油的概率高。结论:大力宣传和推广1岁小儿参与到社区儿童保健之中,尽可能早的发现1岁小儿的异常疾病,指导1岁小儿家长了解小儿免疫知识和防疫知识,提升1岁小儿发育水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翁科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玻璃酸钠应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54例,按照严重程度分为I、II、III、IV 共4期,全部患者均接受玻璃酸钠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SA)和 Lequesne 指数改善情况,以及不同分期患者的有效率差异情况。结果:I 期患者40例,有效38例,有效率为95.0%;II 期患者51例,有效41例,有效率为80.4%;III 期患者98例,有效65例,有效率,66.3%;IV 期患者65例,有效26例,有效率,40.0%。不同分期之间的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X2=31.74;P <0.01);四个时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过玻璃酸钠治疗以后,其 VSA 评分和 Lequesne 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P <0.01)。结论:玻璃酸钠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但是关节炎分期越严重的患者其疗效越为不佳,应当对严重患者注意配合其他治疗方式。

    作者:曹新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关于护理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共6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传统带教方法。给予观察组新型护理带教管理方法。观察带教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基础知识考核成绩为(92.47±6.81)分,技术考核成绩为(91.27±5.19)分,对带教工作满意度为90.0%,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充分提示,新型护理带教管理方法能够提升实习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提高带教工作的满意度,保障了带教工作的质量。结论:新型护理带教管理方法能够提升带教工作的质量。

    作者:潘晓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96例老年消化系癌症患者抑郁的影响探讨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消化系统癌症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96例老年消化系统癌症患者,根据随机性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心理抑郁状况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给予相应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消化癌症患者的抑郁发病率较高,在常规护理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庞俊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60例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临床特点,总结管理经验。方法:收治住院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门诊收治的症状控制较理想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观察组:疾病自知率63.33%、有心肌梗死发病史16.67%,因冠心病入院1-8次,平均(4.4±3.2)次,平均间隔时间(7.4±2.0)个月,接受过介入治疗8.33%,和2型糖尿病30.00%、高血压68.33%、脑卒中病史10.00%、脂肪肝10.00%、心房颤动5.00%、TC 异常15.00%、TG 异常13.33%、HDL 异常50.00%、LDL 异常30.00%、血糖控制不达标38.33%、血压控制不达标40.00%、吸烟5.00%;单支病变30.00%、双支病变35.00%、三支病变35.00%,稳定型心绞痛26.67%、不稳定型心绞痛25.00%、急性心肌梗死48.33%;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心率、脉压、舒张压、CRP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该院冠心病入院患者知信行水平欠佳,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不容乐观,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者比重较高,许多患者间隔数月便入院1次,应提高危险因素管理水平。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生儿转运的护理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阐述新生儿转运的现状,归纳新生儿转运中的护理方法及措施,以便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新生儿的不良结局。

    作者:朱晓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B 超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 B 超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的 ASAⅠ-ASAⅡ级需行手部或者前臂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均分为三组,患者均在 B 超引导下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一至三组依次使用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浓度为0.8%、0.6%、0.4%,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三组在麻醉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 >0.05),但三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一、二组,且 P <0.05。结论:在 B 超引导下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进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降低麻醉药物使用量,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淳区孕妇孕期营养摄入现状调查

    目的:根据孕期的营养摄入状况,研究不同 BMI 值孕妇营养素摄入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发现孕期营养摄入存在问题,进行规范指导。方法:选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到南京市高淳区登记建卡的孕妇,利用营养分析软件进行膳食调查和个体化营养分析。结果:不同 BMI 值孕妇孕期营养摄入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饮食干预。结论:需要对孕期妇女进行规范营养指导,减少妊娠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利妊娠结局因素的发生。

    作者:李志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伏立康唑合成的起始原料质量控制研究

    伏立康唑是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其质量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用液相色谱法对伏立康唑合成的起始原料(2R,3S /2S,3R)-2-(2,4-二氟苯基)-3-(4-氯-5-氟嘧啶)-1-(1H -1,2,4-三唑-1-基)丁-2-醇盐酸盐中的杂质种类进行定性研究分析。结果可知其原料杂质为1-(2,4)-二氟苯基-2-(1H -1,2,4-三唑-1-基)乙酮及4-乙基-5-氟-嘧啶,它们既是伏立康唑合成中间体,又是降解产物。为确保伏立康唑合成的质量,初步制定了伏立康唑合成起始原料的质量标准,总杂质不得超过10.0%,1-(2,4)-二氟苯基-2-(1H -1,2,4-三唑-1-基)乙酮不得过1.4%,4-乙基-5-氟-嘧啶不得过1.4%。

    作者:冯娇;韩银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在产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在产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病例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蛛网膜下腔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硬膜外腔注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等比重0.5%盐酸布吡卡因注射液在产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起效快,用量少,相比常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硬膜外麻醉,麻醉镇痛效果较好,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程忠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 PBL 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被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 教学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PBL 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利用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的模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外科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模式不断转变,这不仅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同时也对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广大医学大学本科及硕士教学中多采用了 PBL 教学模式,然而此方法在中职卫校中的应用较少。本文从 PBL 教学方法入手,介绍了 PBL 教学理论的发展,并根据中职卫校学生自身的特点,阐述了 PBL 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取得的成就以及 PBL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作者:邓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卫生学预评价在某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卫生学预评价技术在综合医院新建项目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识别、评价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健康危害因素,并提出控制和预防对策。结果:综合医院建设项目总体符合卫生要求,危害因素能得到有效控制,个别薄弱环节需要改进。结论:卫生学预评价科学、可行。

    作者:朱容;徐正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梗塞偏瘫康复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脑梗塞偏瘫康复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脑梗塞偏瘫患者,并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肢体功能训练、生活能力训练、出院指导等;结果:经康复治疗后,42例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等大部分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其中,6例为痊愈;21例为显效,12例为有效,3例无效。结论: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莫显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社区治疗与观察

    目的: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社区治疗与观察进行相关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社区的204例儿童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儿童患者依照年龄进行分组,A 组患儿年龄为0至1岁;B 组患儿年龄为2至3岁;C 组患儿年龄为4至6岁;D 组患儿年龄为7至14岁,采用 IgM抗体检测的方法对四组患儿进行血清标本检测,比较社区儿童支原体感染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年龄段的感染频率。结果:D 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检测的阳性率高,四组间的支原体检测阳性率均差异明显,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秋季和冬季,儿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频率与儿童的年龄以及季节有关。

    作者:罗亚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依伦平结合施慧达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究依伦平结合施慧达方案对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患者为对照组,选同期8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依伦平结合施慧达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状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单纯高血压患者采用依伦平结合施慧达方案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索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压疮护理及进展

    把我科近1年来收治的31例外带压疮进行临床分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能让其积极配合治疗,使医生和护士工作能顺利进行,为患者的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皮肤清洁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工具的使用及药物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宋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