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宇
目的:了解住校中学生饮食行为习惯,为改善其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向我区初中、高中学生分发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从有效答卷中抽取初中200份、高中200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区中学住校生中普遍存在不按时吃早餐、爱吃零食、饮食结构不合理、节食等不良习惯。结论:中学住校生饮食行为并不健康,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监督纠正。
作者:王立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螺旋 CT 诊断腹部疝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应用 CT 诊断腹部疝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 CT 表现。结果:40例患者中有4例为外伤性腹壁疝,有5例为脐疝,有2例为闭孔疝,有16例为腹股沟疝,有10例为腹腔内疝,有3例为腹壁切口疝。CT 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完全吻合,其中腹股沟疝的发生率高。结论:螺旋 CT 诊断腹部疝具有操作简单,诊断率高的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黄思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无痛人流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对照组不采用芬太尼与丙泊酚;实验组采用芬太尼与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临床上在终止妊娠手术时,可以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下进行人流手术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卜兰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脑梗塞是临床心脑血管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护理的优良率,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效果明显,可以应用于临床的护理工作中。
作者:邵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介绍了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上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工作建议和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医院医疗改革、和谐医患关系、保障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李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社区展开高血压控制的实际效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在两个社区分别随机选取1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予以高血压控制的实验组与不予控制的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好于参照组,P <0.05,差异在统计学当中有意义。结论:在社区展开高血压控制能够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葛文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声带息肉采用支撑喉镜显微手术与非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某年度收治患有声带息肉疾病的病患者,一共有100例,所有病患者的平均年龄在于20-75岁,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对照组的病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是非显微手术的方式,对观察组的病患者采取的是支撑喉镜显微手术的治疗方式,对两组病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与对比,比较二者的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生的发生率。结果:(1)治疗组患者广基息肉和双侧息肉疾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2)对两组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0%,其中发生舌损伤的病例有2例,发生门齿损伤的病例有1例,发生喉头水肿的病例有1例,发生声带粘连的病例有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0%,其中发生舌损伤的病例有5例,发生门齿损伤的病例有2例,发生喉头水肿的病例有1例,发生声带粘连的病例有2例。以上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支撑喉镜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晋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泌尿外科护理的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20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差错次数。结果:就护理差错次数来看,观察组3次优于对照组15次,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针对护理风险施以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够减少护理差错次数。
作者:丁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诸多变迁,在现今形势的医疗环境,患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体,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期望就越高,这对医护服务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通过满意度调查可直接了解医院在护理技术服务水平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巧利;赵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共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 TP 方案治疗。给予观察组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胆囊息肉疗效对照评估。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胆囊息肉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胆囊息肉患者而言,选择采用腹腔镜治疗能够进一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具有多种优势,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仵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原因,寻找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普外科收拾的80例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安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P 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普外科患者安全护理,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侯瑞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母乳是婴儿必须的和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高的生物利用率,母乳是0--6个月婴儿合理的"营养配餐",能提供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母乳喂养是为婴幼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母乳喂养作为一次全球公共卫生建议,在生命的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婴儿的佳生长、发育和健康,6个月之后,为满足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安全的营养和食品补充,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因而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临床干预成为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一项工作。
作者:高翠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临床诊治对策。方法:选择100例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安痛定药物直肠给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 <0.05。结论:常规处理基础上联合安痛定药物治疗,能快速有效的降低体温,止惊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老年糖尿病56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两组。实验组28例护理方式选择优质护理,对照组28例护理方式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组间比较,实验组焦虑状态改善明显(P <0.05),满意度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运用效果佳,可推广。
作者:宋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份-2014年12月份在本社区确诊为糖尿病的119例患者,并对其进行干预护理,对比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给予患者护理措施前后,其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及其他指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如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按时服用药物、定时检查及监测血糖、血压),患者血糖及其他指标也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作者:陈玉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采用超声、CT 和 X 线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肠梗阻患者51例,分别给予超声、CT 和 X 线三种检查,对比分析三种检查对临床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情况。结果:超声和 CT 检查诊断符合率94.1%、96.1%高于 X 线的70.6%,且在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肠绞窄方面 CT 的符合率较超声、X 线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超声、CT 和 X 线三种检查诊断肠梗阻,其中 CT 检查的准确率较高,可有效的明确疾病病因;但临床动态监测肠梗阻病情时,超声检查则各适合临床诊断应用。
作者:李丹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在骨关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关节患者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关节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坤;沙依拉·艾力亚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行介入治疗的7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其中原发癌灶行手术切除者34例,未手术切除原发灶者38例;通过 DSA 造影证实72例患者中,病灶为乏血供患者30例,富血供患者27例,中等血供15例,对于肿瘤病灶为富血供、中等血供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乏血供病灶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原发癌灶手术切除组半年生存率(76.5%),较未手术切除者(36.8%)具有明显性差异(P <0.05)。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患者半年生存率(78.9%),较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患者(29.4%)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转移性肝癌患者,如果患者情况良好,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癌灶,并辅以化疗,局部治疗等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根据其血供不同选择相应的介入治疗方式,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邱景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以胃镜检查病患为对象,总结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同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胃肠科2014年05月-2015年05月收取并予以胃镜检查的72例病患,同时将其分成2个小组。实验组检查程序中接受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而对照组则仅接受丙泊酚。结果:2组病患在失去意识的时间、用药剂量、麻醉分级以及呼吸抑制状况等方面均有差异 P <0.05)。结论:在无痛胃镜中,选择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有助于控制丙泊酚整体使用剂量,在缩短病患苏醒时间的基础上,还能控制呼吸抑制状况的出现,可推广。
作者:卢政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