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君才
目的:了解儿童注射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探讨百白破联合疫苗预防接种儿童的护理。方法:针对来我单位进行预防接种的150名3~5个月婴儿,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注射百白破联合疫苗,观察接种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并加强对不良反应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注射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少数发生了不良反应,其中发热的发生率为1.47%,硬结为1.21%,红肿为1.39%,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也随之增加。结论:儿童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加强留观和护理。
作者:闫庆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D -二聚体含量动态监测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各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形成和指导深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中。本文主要阐述定量检测 D -二聚体的技术原理、优点及其在骨科手术前后监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茂军;何梦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5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定为优者15例,良者28例,,优良率为82.7%;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应用[1]。
作者:孙代同;赵军强;申成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的临床分析,可分析疗效病例共4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和化疗,试验组病人在常规治疗与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同步放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3、5年生存率,以及患者手术到肿瘤复发的中位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我院对于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患者的治疗采用放疗结合普通疗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闻庆;刁建峰;赵庆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96例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诺和灵30R 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HbA1c 降低值、胰岛素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低血糖、HbA1c 降低值、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具有胰岛素用量少、血糖控制效果佳,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
作者:邹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因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收集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先行药物治疗,再行手术治疗,观察组确诊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从而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席树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8%和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09%和1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金晓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适应全人群死因监测点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市死因登记工作全面开展,涟源市卫生局出台了《涟源市全人群死因调查实施方案》,涟创慢办出台了《涟源市全人群死因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这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死因监测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应国家死因监测点数据补报工作方案的要求与我市死因漏报调查相结合,开展全市的死因漏报调查,并撰写漏报调查总结,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的死亡水平。
作者:龙爱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罗氏培养基与本实验室自制罗氏培养基对抗酸杆菌检测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痰标本40份,标准菌株10份,同时对罗氏培养基及实验室自制罗氏培养基接种,记录阳性出现时间,阳性率,污染率,生长时间,并展开不同培养基间的对比。结果:本次送检的40份痰标本中,罗氏培养基阳性和实验室自制罗氏培养基阳性均为7例,占17.5%,无明显差异(P >0.05)。罗氏培养基污染率为5%,自制培养基污染率为15%,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出现阳性的时间即生长时间无差异(P >0.05)。但10份标准菌株在罗氏培养基上生长的时间明显短于在自制培养基上生长的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临床针对结核菌,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对抗酸杆菌培养,结果示贝索罗氏培养基在抗酸杆菌检测效果上优于自制,降低了污染率,缩短了培养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有临床有广泛的实施前景,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黄菲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胃镜检查中应用依托咪脂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胃镜检查患者80例,给予该80例患者使用依托咪脂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进行胃镜检查,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通过使用依托咪脂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检查时间,患者在检查中未产生痛苦体验。结论:在胃镜检查中应用依托咪脂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减少了患者在胃镜检查中的痛苦,也提高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为患者提供更科学可靠的医学数据,值得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血塞通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方法进行治疗。两组都进行脑部保护治疗和伴随疾病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5%,有效率为22%,无效率为13%,治愈率达87%。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4%,有效率为16%,无效率为40%,治愈率为60%。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具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伍振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经过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距,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在临床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了产妇临床症状,加强了产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屈勤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一对一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儿科实习的学生82例,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评分情况。结果:经过考核后发现,观察组实习学生在操作能力、理论掌握情况和学习的态度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一对一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余明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通痹汤熏蒸配合穴位针刺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3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及治疗组25例对治疗前后的症状缓解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及关节功能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讨论:自拟通痹汤熏蒸配合穴位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率100%。
作者:董靖;王宇琦;王毅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助产士给初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后初产妇的分娩方式的影响进行研究,减轻手术对其的伤害。方法:以我院从2013年到2014年分别接收到的764和860例进行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这些初产妇分为两组:对对照组的初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对实验组的初产妇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通过对初产妇分娩时的顺产率等进行对照,发现对照组的效果在各方面明显优于实验组。结论:助产士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初产妇的顺产率。
作者:杨云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并归纳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并分析了 CSP 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的64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过程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的患者平均年龄为30.5岁,均接受过子宫下段剖宫产的经历及停经史。其中有42例患者在停经后出现了阴道中度流血的现象,12例被误诊为正常怀孕或难免流程而实行了人流或药流,10例应出现阴道大出血而进行了破腹产,在术后对病情进行了确诊,其他患者均通过超声波多普勒检查而确诊。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的特征,容易被误诊为正常怀孕或难免流产,在进行检查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诊断,并根据患者的 B -HCC 值来确定治疗方案。
作者:刘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针对不同情况的急性胃穿孔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30例,并将此作为研究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方式以及所取得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对本院所收治的3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17例患者实施单纯修补治疗,对10例患者实施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对3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而在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治疗之后,2例患者出现创口感染,2例患者出现腹腔感染,在经过相应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达到痊愈的标准。结论:临床中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的致病因素进行明确,并能够严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邱辉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接收了74例小儿疝气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予以小切口手术治疗,后者予以常规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生发生率(5.4%)低于对照组患者(18.9%),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小儿疝气患者予以小切口手术加以治疗,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并发生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应用。
作者:王定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乳胶过敏(Latex Allergies)是对天然乳胶,如乳胶手套及多种乳胶制品的一种免疫反应。据美国乳胶过敏学会调查数据显示:约10%的成人哮喘是因为在工作场所接触乳胶所致或因此而恶化。高达18%的医务人员(尤其是手术科室)对天然乳胶过敏。约68%的脊柱裂患儿(与多次手术有关)患有乳胶过敏症。在美国约有3百万人对乳胶过敏(患病率约为1%)[1]。由于乳胶制品在医疗器械、家用或医用手套、地毯及儿童玩具中的广泛应用,乳胶过敏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自1980年首次报道乳胶过敏以来,国外学者已经对乳胶过敏的流行病学、高危人群、变应原、表现及防治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我国乳胶过敏的研究很少。
作者:曲美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针对在骨科临床当中出现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情况行以曲安奈德注射液痛点注射的方法效果,以及其所具备的安全稳定性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当中的60例骨科患者,使用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完成痛点注射,观察效果。结果:在选取的60例患者经过曲安奈德注射液痛点注射之后,有36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有20例患者治疗显效,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总体有效概率为93.33%。并且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骨科临床当中,针对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情况行以曲安奈德注射液痛点注射的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安全稳定,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以及使用。
作者:陈江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