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东
目的:深入研究健康教育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3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患儿、观察组33例患儿,对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遵医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 =8.76,8.55,8.10;同时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持续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 =7.54,8.9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新生儿家属黄疸知识掌握程度,对促进患儿黄疸消退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丁静;廖卫华;吴宏丽;李园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急性乙醇中毒中葛花解酲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则分别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的同时采用纳洛酮静脉注射和滴注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葛花解酲汤进行口服或者鼻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入院治疗8h 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葛花解酲汤进行口服或者鼻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巩利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骨盆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盆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加上骨盆骨折康复知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得护理工作更加顺利展开,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对医务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和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老年消化性患者64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表现、主诉、血检、镜检等手段综合诊断,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分别给予两种不同用药方案,观测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消化性溃疡诊断中,应结合患者的特点与其他辅助手段进行综合分析,治疗则建议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效果确诊,值得推广。
作者:樊现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7月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整体护理干预,结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比两组护理1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一定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姜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肺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24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肺心病效果更好,能够有效调节血脂、保护心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保健护理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选择入我院儿童保健中心接受保健护理的8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对照组儿童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儿童除实施常规护理外,还实施保健护理,干预一年后比较两组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身长、体质量及发育商。结果:实验组发生缺铁性贫血和佝偻病的频数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身长和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交往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健护理会降低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身长和体质量,提高发育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行骨盆 Salter 截骨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骨盆 Salter 截骨术治疗患儿27例,将其围手术期内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27例患儿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骨盆 Salter 截骨术治疗患儿临床护理中,其能够大限度恢复患儿关节活动功能,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袁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耳孔灸法在敦煌石窟秘方、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大成、针灸集成中均有记载。方法:通过研制新型灸器。结果:以提高耳孔灸法临床效果及扩大耳孔灸法的应用。结论:经多次改进研制出新型耳孔灸器,施治方便,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东;杨延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护理对于慢性疾病的影响,以及质量情况。方法: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选择在我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诊治的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临床护理措施,进而分析慢性病的社区护理和管理质量情况。结果:对68例慢性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其中59例患者的病情稳定,恢复情况良好,对于社区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高,5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一般,基本满意护理服务,另外4例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差。总体而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工作对于慢性病具有较好的作用,护理治疗较高。结论:社区护理对慢性病进行干预是一个漫长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服务中心和患者的共同配合,积极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作者:郑燕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讨论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和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本组患者主要实施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观察组:本组患者主要实施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治疗,通过搜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统计,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75%,经过统计学对比后,P <0.05。结论:Ⅲ、Ⅳ度混合痔患者是临床上的常见患者,痔上粘膜环切术是比较常用的手术,但联合应用效果较好,单独应用并不突出。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应用,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单独应用效果也较为突出,可实现根治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志勇;毕旭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5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于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细节管理,对比分析细节管理前后器械准备漏缺、遗失和不适用情况以及手术医生满意情况。结果:经细节管理的应用,手术器械准备漏缺、遗失以及不适用情况明显好转,且护士满意度明显上升,细节管理应用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细节管理,可避免和减少手术器械遗失、漏缺问题的发生,提高配合质量,确保手术顺利且安全地完成。
作者:李艳娥;宋倩;吕玉澄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沛县地区乳腺癌与子宫颈癌筛查结果,总结两癌防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的2000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名妇女中,共有10例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占0.50%,其中 CINⅠ4例(0.20%)、CINⅡ3例(0.15%)、CINⅢ2例(0.10%)、宫颈癌1例(0.50%)。共有261例检出乳腺疾病,其中乳腺增生的检出率高,为11.70%,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肿、乳腺炎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检出乳腺癌1例(0.05%)。结论:开展乳腺癌及子宫颈癌筛查工作,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宫颈癌,保障妇女生命健康。
作者:范正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方剂,记录两组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及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43%,对照组仅获得75.00%的临床总有效率(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86%)(P >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常规西医基础上加用中医方剂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并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并且所有体检指标均正常的人一共100例,将他们作为研究对象,抽取他们的血液标本,然后对溶血的生化指标进行相应检验,对比未溶血血清与作为研究对象的溶血血清的情况。结果:在溶血标本中,TBIL、LDH、DBIL、AST、TP、CK、AST、GLU 以及钾离子等11项指标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溶血性对生化检验指标中的大多数指标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如果溶血标本具有差异,那么对于生化检验就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血液的采集以及运输等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检验结果是准确有效的。
作者:闫志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深入研究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74例胰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患者、治疗组39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9%和10.3%,与对照组患者的74.3%和28.6%比较,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胰腺癌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程春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方式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慢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80.0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62.5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支患者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促进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娟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高了护士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对疾病有关知识等全面的健康宣教。方法:我院护理部对外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制定相关政策,采取落实相应措施,取得了教好的成绩。结果: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得知患者满意度各项指标达到了100%。结论:大幅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责任感,外科业务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使护理服务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邬亚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脑梗塞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者的心理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对脑梗塞患者临床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以及抑郁程度等诸多方面进行缓解,终显著提高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急腹症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对患者进行剖腹探查治疗,观察组43例,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探查准确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探查准确率更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之间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别,(P <0.05)。结论:腹腔镜探查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使普外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桥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