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阶段外科护理存在的缺陷及改进策略

吴庆英

关键词:外科护理, 缺陷, 改进策略
摘要:本文对现阶段外科护理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对存有的缺陷提出相关的外科护理改进策略,增加培训考核等形式来加强从事外科护理的工作人员认真工作的意识,尽量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机率,增强外科护理的工作效果,积极地给予患者较优的服务。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盆腔炎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临床针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110例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情况以及治疗方案等进行对比和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5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体温的恢复时间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常规恢复时间(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为96.36%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7.27%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和广谱抗菌药物,毒副作用极小,联合用药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官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我科84例老年患者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临床资料。对其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甲亢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伴有甲亢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及疗效。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妊娠伴有甲亢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对病人采取临床治疗,对照组没有对病人采取治疗。结果:实验组 T 3、T4、TSH、FT3、FT4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伴有甲亢应该采取初期诊治原则,不但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降低,使母婴健康得到保障。

    作者:阿斯亚·买买提明;阿依努尔·木合它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临床带教体会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临床带教,使新护士尽快适应职业角色,独立当班。方法:对2011年以来10名到胸外科的新护士进行短期的专科知识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知识要点、操作、观察内容、突发状况应对等。结果:快的1~2天就能掌握操作要领,慢的需要1周时间。结论:对新护士进行短期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临床带教,使新护士更好更快的掌握,做到心中有底,独立当班的时候就能沉着应对。

    作者:陈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脓毒症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脓毒症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73例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43例和严重脓毒症组30例,比较所有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数量及血小板(PLT)计数变化情况。结果:小儿脓毒症患者急性期APTT、D-D明显高于恢复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T-Ⅲ及PLT也低于恢复期,比较差异明显,(P<0.01);脓毒症组APTT低于严重脓毒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D-D也低于严重脓毒症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T-Ⅲ、PLT高于严重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儿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与凝血功能障碍呈正相关。

    作者:李根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5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57例患者均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05min ,平均为(74.8±19.5)min ,术中出血量75~195ml ,平均为(118.0±28.5)ml。随访2年,疗效为优者37例(64.9%),良者15例(26.3%),差者5例(8.8%),总有效率为91.2%。术后约14周患者可自行行走,活动自如。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海洋;葛武;毕正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颈糜烂的病因与防治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发病原因,并进行临床有效治疗与预防。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05月~2013年04月收治的经明确诊断的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120例,对其进行病因分析、临床治疗及预防。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120例患者治愈率为85.5%,癌变率为0.61%。结论:宫颈糜烂是妇科的高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该病治愈率和复发率都很高,临床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都成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沟通交流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沟通交流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沟通交流作用、学习培训、沟通过程以及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减轻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和术中的不适感。

    作者:王春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采取不同外科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我院普外科就诊的患有肝胆管结石的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案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案,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及相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复发率、残石率和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疗效,各项统计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评价了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方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补肾养肝熄风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讨论

    目的:探析补肾养肝熄风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6例帕金森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帕金森病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肝肾不足辩证标准。将所有5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人。给予实验组患者西药治疗(治疗原则遵照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用药原则),且加用补肾养肝熄风中药(其中包括熟地黄、白芍、当归、制首乌等等),温水煎服,每次取汁200ml ,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8个月。给予对照组患者仅西药治疗(治疗原则遵照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用药原则)。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 UPDRS 总分比治疗前低且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需要服用的左旋多巴剂量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养肝熄风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效果比单独使用西药效果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王荣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接收的8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4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护理干预后,显效18例(45%),有效20例(50%),死亡2例(5%),有效率为95%,较对照组有效率85%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效缓解和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作者:袁文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χ2=6.7935,P=0.0091)。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一定程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率,提高对患者靶器官的保护作用,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卢会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膜闭手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膜闭超声乳化手术中如何处理减少术后前房炎症反应。方法:葡萄膜炎病情稳定半年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应用粘弹剂分离虹膜后粘连16例(20眼)与配合间断切开瞳孔括约肌18例(20眼)对比两种不同处理术后前房炎症反应。结果:两种不同处理均能达到手术中瞳孔散大状态,术后视力≥0.5(31眼),0.3~0.5(7眼),<0.1(2眼)。应用粘弹剂分离虹膜后粘连术后前房炎症消退时间为6.2±1.0天,术中配合间断切开瞳孔括约肌术后前房炎症消退时间为5.2±0.9天。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瞳孔膜闭超声乳化中应用粘弹剂分离虹膜后粘连与配合间断切开瞳孔括约肌均能使瞳孔散大,充分暴露混浊晶状体。

    作者:田肖;巴日格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护理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颅内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相关问题。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32例颅内肿瘤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采用心理护理来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患者获得了比较好的护理效果,临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结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分析,做好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的疾病治愈率,防止患者死亡。

    作者:石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ICU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效果及佳护理方法

    目的:分析ICU 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效果,总结佳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IC U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给予治疗组干预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应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治疗效果,总结佳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只出现1例心律失常,经对症处理症状明显改善。结论:ICU 患者采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时,护士需掌握佳护理方法,与医师密切配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将本次研究的54例患儿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的是优质护理。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效果对比对照组具有明显的提升。结论:小儿肺炎患者经过优质护理,能够大大的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升其护理效果,并且各级医院均能够采用。

    作者:董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脑血栓康复期的护理体会

    脑血栓又叫做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临床中该疾病比较多见,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是老年群体容易患有此病,该级别具有非常高的致残几率,能够让患者死亡或残疾。康复的时候需要通过合理的护理来让患者获得比较好的预后,为恢复提供帮助。

    作者:刘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孕妇营养意识与保健调理

    怀孕了,对于饮食营养准妈妈不能大意,尤其是要保持合理的营养,这对于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都很重要。孕妇保持合理均衡的营养,不仅可以保证孕妇自身的健康,维持自身新陈代谢的需要,还能促进胎儿大脑和体格的正常发育。科学的营养摄入是确保母子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孩子健康人生的开始。怀孕期间,培养孕妇的营养意识和掌握保健调理的科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彭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介入超声室的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目的:了解介入超声室内感染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从而使得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为防止在诊断过程中发生感染,对介入超声室内有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将超声探头消毒工作作为主要的因素,制定出有关规章制度,将有关组织建立起来,并进行健全;对医护人员加强医院感染培训;遵循无菌原则,对超声操作进行规范;对科室内加强消毒,对患者感染加强管理;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进行规范。结果:通过采取合理措施,在介入超声室内,未发现一例受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顺利将治疗完成,安全出院。结论:介入超声室内的工作人员对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本科室所具有的重要性要加强重视,对于相关操作规程要严格执行,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落实,从而使医院感染预防的效果得以加强。

    作者:岳皎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生命体征平稳;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且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1min和5min的 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并发症观察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未出现术后头疼及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显著,腹肌松弛起效迅速,且无严重麻醉并发症,对新生儿无影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正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