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养肝熄风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讨论

王荣贵

关键词:补肾养肝熄风方药, 肝肾阴虚型, 帕金森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析补肾养肝熄风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6例帕金森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帕金森病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肝肾不足辩证标准。将所有5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人。给予实验组患者西药治疗(治疗原则遵照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用药原则),且加用补肾养肝熄风中药(其中包括熟地黄、白芍、当归、制首乌等等),温水煎服,每次取汁200ml ,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8个月。给予对照组患者仅西药治疗(治疗原则遵照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用药原则)。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 UPDRS 总分比治疗前低且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需要服用的左旋多巴剂量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养肝熄风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效果比单独使用西药效果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选择。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对1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全面的人文化的护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总结正确有效的护理方式,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90例一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内科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加以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并发症预防护理、用药护理等综合、全面的人文化护理措施,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97%、62.36%,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素质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加以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并发症预防护理、用药护理等综合、全面的人文化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非常重大的帮助及意义。

    作者:王清云;赵美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如何有效护理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患者

    研究分析围手术期妇产科护理相关内容。对围手术期的妇产科患者提供护理是为了让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几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治疗服务。我们需要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进行提前准备和事后评估,以提升护理质量。妇产科患者的围手术期目标是以对妇产科患者的身心提供护理,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付联合;孙胜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 HCG 检测在临床中的意义

    HCG是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求相关临床检验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其诊断意义[1]。 HCG 的检测不仅能够判定女性异位妊娠的预后情况与孕中后期母体 HCG的变化情况,还可判定由 HCG 分泌异常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IP2A 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CIP2A 作为一种近年发现的新的恶性肿瘤相关蛋白,在一些正常组织和大部分恶性肿瘤组织中过表达,其表达强度在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递减,并与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转移相关。除白血病外,CIP2A 蛋白阳性表达及表达水平多与肿瘤复发及远期生存率相关。此外,它还与一些已知的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微生物有密切联系,如 HPV、幽门螺旋杆菌等。在一些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找到抗CIP2A 抗体。目前关注较多的是其与c-myc的关系,它可以通过稳定c-myc蛋白水平激活wnt经典通路从而导致肿瘤发生。然而对CIP2A本身的调节机制研究尚不多,本文就已有文献中所提到的相关调节机制简单综述。

    作者:秦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舒适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接受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8例患者对比观察,患者均采用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采用舒适护理,每组病例数为24,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比其动脉血气变化。结果:采取常规护理的24例患者中有11例治疗得以顺利完成,勉强完成治疗的患者有4例,另有6例患者更换为有创机械通气,1例患者因不能耐受无创正压通气而放弃治疗,另有2例患者因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导致死亡;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中仅有2例更换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剩余22例均顺利完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论:舒适护理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

    作者:解晓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8例不吻合静脉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究58例不吻合静脉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治疗的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入住本院治疗的118例不吻合静脉末节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传统的治疗,实验组使用手术治疗时通过清创、骨与关节固定、术后处理等方面治疗后,再加以使用放血治疗法促进断指再植血液循环,进而使断指再生能够快速恢复。结果:治疗一个月后,对比发现实验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吻合静脉末节断指再植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血细胞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血细胞检验标本误差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病例对照分析我院2012年92例与2013年84例不合格血细胞检验标本,分析不合格原因及讨论质量控制的效果。结论:在临床血细胞检验标本整个过程中,质量控制是有效降低标本不合格率的途径。

    作者:卢曙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实施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骨科病房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远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82%,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骨科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殷丽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莫氏肾衰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莫燕新老师深研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以湿浊内扰,瘀血内阻证为主要病机,脾肾两虚是主要病理基础,主要病位在脾肾二脏。多年来在使用益肾健脾、泻浊化瘀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认为肾的精微封藏失职和脾的运化水谷功能障碍,湿浊内扰,瘀血内阻是因为肾的气化功能失常而致体内湿浊难以正常排泄,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致气血生化乏源内生湿浊,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日久产生瘀血内阻,是中医所谓“关格”“虚劳”“水肿”及西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原因,故以“益肾健脾”达到脾肾的“藏”的功能恢复,以“泻浊化瘀”达到湿浊得出,瘀血得除而使得脾肾正常“泻”的功能恢复。据此拟“莫氏肾衰方”(组成有生地、丹皮、怀山药、茯苓、山萸肉、车前子、淡竹叶、猪苓、生薏仁、鬼箭羽、三七等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临床观察病例共60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

    作者:李鸣;莫燕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时期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探讨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及管理策略。方法:进一步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构建安全管理网络以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人员及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保证护理安全。结果:护理安全管理形成一个严密、有效、全方位的系统机制,全面落实,管理人员及护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逐渐加强,有效控制了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出现。结果:经过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系统,是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健康发展有效的方式,塑造了医院良好的形象。

    作者:郑香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选择发展方向研究

    随着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老年病患需要进行手术的治疗人群也越来越多。我国已俨然进入到了一个老龄化社会,对于老年人来说其在进行手术之前的麻醉尤为重要,本文将对老年病患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发展方向进行相关的研究,发现,对于老年病患来说进行麻醉时需要遵循安全、简单、疗效好的基本原则。在对老年病患进行下肢或是下腹部手术时使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模外麻醉其麻醉的安全性较高,效果好,并且手术完成后会引发的并发症情况也较低。全身麻醉可以保证其在手术过程中其氧气供应充足,对病患的麻醉深浅情况较容易掌握。手术前进行麻醉时,需要根据病患的具体年龄情况和其自身的患病情况等进行有效、合理的麻醉选择。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究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280例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资料来进行研究分析,对该疾病的特点和发病率进行研究。结果: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病率比较高,将近8%。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控制其发病率。

    作者:齐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对老年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0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来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接受护理服务后均完全安全的度过了术后危险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存在比较大的差别,观察组满意度较高。结论:妇科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需要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术后风险,因此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病情进行监视,帮助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临床护理的责任,在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栾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我院普外科行外科手术的542例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42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42例,感染发生率为7.75%,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肥胖、糖尿病、切口类型及手术时间等。结论:切口感染在普外科手术并发症中较为常见,多种相关的危险因素与感染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林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普外科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普外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普外科护理人员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为病人提供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实施前后的科室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分析研究后发现:(1)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后,科室的护理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明显升高(P<0.05)。(2)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后,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评价明显提高(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影响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我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2月124名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因素。结果:影响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的培训时间、培训次数、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能力的认识、护患沟通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在校期间护患沟通的学习。结论: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因素,为培训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提高护理人员对护患关系的认识,作用意义非凡。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行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为(35.37±1.69),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29.62±1.2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1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8.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手术患者的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医从性,还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试论性早熟的危害及预防

    如今儿童性早熟成为全球关注焦点问题,其发病率达到了0.6%,相比之下女性超过男性。而且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儿童发生性早熟的问题逐渐严峻,严峻性早熟成为相关人士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儿童性早熟所带来的危害,并结合实况提出预防儿童性早熟的建议。

    作者:蔡玉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7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总结西医常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临床跟踪分析2008-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西医常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7例。结果:37例患者中,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追逐三个月无复发19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89%。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结合心理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此病的复发率。

    作者:石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经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曾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