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
目的:对掌腱膜挛缩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合诊断依据来制定治疗方案。结论:掌腱膜挛缩患者的初期可以采用羊毛脂按摩以及被动伸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若是患者的病情对于手部功能产生影响时,就应该要使用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王广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方法:2012至2013年期间,我院共有78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了治疗,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使用的是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27例,好转7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6例,无效11例。结论: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效果理想,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白成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胎盘早剥手术室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30例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分娩并出现胎盘早剥的产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产妇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1例轻型胎盘早剥产妇:11例行剖宫产,8例顺产,2例行阴道助产;9例重型胎盘早剥产妇7例行剖宫产,2例行阴道助产,不同的胎盘早剥类型产妇生产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胎盘早剥产妇:2例产后出血,2例产后贫血,3例新生儿窒息,重型胎盘早剥产妇:1例行子宫切除,4例产后出血,1例产后贫血,3例新生儿窒息,不同的胎盘早剥类型产妇妊娠结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盘早剥产妇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推动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使产妇的妊娠结局获得改善。
作者:安桂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单臂一体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3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合并短缩畸形、骨骺损伤、关节面塌陷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单臂一体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32例均获得3-12月随访,腕关节功能评分优28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8%。结论: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合并短缩畸形、骨骺损伤、关节面塌陷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单臂一体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避免二次损伤,可早期功能锻炼,有效防止腕关节畸形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崔家平;孔德义;雷大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对2012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100例骨质疏松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组使用的是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88,对照组仅为64%,说明干预组获得的效果更好。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使用干预护理获得的效果非常理想,临床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张淑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患者的病变部位是大肠粘膜,存在慢性炎症和溃疡情况。临床中的症状也是比较多的,治疗比较复杂,患者容易复发,因此治疗和护理对于患者来说非常的重要。本文就我院的3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采取灌肠疗法。
作者:李敬贤;王慧;赵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精神病产妇施行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我院30例妊娠合并精神病产妇施行剖宫产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0例合并精神病产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均顺利完成,新生儿安全。结论:妊娠伴有精神疾病产妇在施行剖宫产手术时麻醉风险增加,麻醉处理难度大,为保护母婴安全,需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在无椎管内麻醉禁忌且病人能配合情况下我们首选腰硬联合麻醉。无论是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或是全身麻醉,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都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飞;张柏银;邓志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皮肤的生理与病理特征进行中医学探究和分析。方法:对我科2012年9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展开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等进行收集和分析,分析患者的生理与病理特征。结果:研究发现患者的皮肤和患者的气血津液、脏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皮肤和生理以及病理之间的特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的效率和效果。
作者:黄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血栓性脑梗塞患者112例随即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6例予以脑梗塞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组总有效率96.43%,远高于对照组87.50%,两组患者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累计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例,而对照组发生1例,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塞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广,不良反应少且轻,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云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42例高血压脑出血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获得了比较好的恢复效果,有4例患者死亡、8例植物生存、6例好转。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治疗的患者接受有效的护理之后,其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获得了比较好的改善,死亡率比较低。
作者:方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避孕药是主要由低剂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合成的,不同类型的避孕药就在于对两种药物成分进行调整,从而形成类型不同的避孕药,包括长效避孕药、短效避孕药、有效、可逆、不影响性生活、降低意外妊娠、降低宫外孕、使用人群广,自主性好,停药即可妊娠的好的避孕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治疗妇科疾病及降低一些患病风险。全球约有100,000,000人/日使用,欧洲约30%-50%,北美14%-16%,中国2%。1960年研制成功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1963年成功合成口服避孕药,1967年短效1号片(复方炔诺酮片),短效2号片(复方甲地孕酮片)上市,1990年各种新型口服避孕药进入中国市场。
作者:谢文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耳内镜下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早期贴补治疗的临床疗疗效分析方法:治疗组25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采用耳内镜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对照组2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保守治疗,两组皆口服复方丹参片及头孢羟氨苄。观察比较两组的鼓膜穿孔愈合情况及听力提高程度。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语频气导听阈平均提高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内镜下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可促进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
作者:许志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先天性幽门狭窄主要症状是呕吐,多于生后2~4周出现。本病系幽门的环形肌肥厚,使幽门腔狭窄,而致发生不完全性梗阻,导致每次进食后就发生呕吐。但小儿仍会感到饥饿,食欲不减。内科疗法包括细心喂养的饮食疗法、定时温盐水洗胃和进食前服用解痉剂等三方面联合治疗,效果进展甚慢且不可靠。至于先天性幽门狭窄的根治办法只有行幽门环形肌切除术。采用伏龙肝煎汤代水煎药方法治疗呕吐[1],疗效显著。
作者:佘文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07年至2011年我院接收的20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术前为两组患者提供心理护理,使用硬膜外麻醉术和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包括推拿、针灸、中药治疗等等,针对并发症进行处理。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半年,研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分析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9%,对照组为89.67%。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很好的对椎间盘突出症起到治疗效果。
作者:蒋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异位妊娠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行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血β- HCG 水平及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宫内妊娠率差异不显著,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患者重复异位妊娠,观察组4例患者重复异位妊娠,两组患者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均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药物保守治疗能够降低异位妊娠复发率,有效缓解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刘京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村民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为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480名村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480名被调查者中,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了解水平及对国家免疫规划相关政策的知晓率较低,获取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途径单一,医务人员缺乏传播技巧。结论: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大众平台,构建多层次的系统传播格局,逐步提高村民主动参与预防接种的责任意识。
作者:高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所形成的至组织溃烂坏死[1]。随着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糖尿病、脑卒中等各种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压疮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多,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如果护理不当,在长期卧床的病人中将有很大比例发生褥疮。但目前对压疮的护理尚未有十分有效的手段[2]。我科于2010年7月成功护理了1例糖尿病6年,近一年踝关节内侧皮肤可见直径约10厘米的圆形破溃,伴白色渗出物,周边青紫,足部皮肤干燥。2010年9月经治疗康复出院。
作者:李晶;曹金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疾病、诱因及治疗方案。方法:以2011年4月-2013年4月间于我院进行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基础疾病、难治因素及治疗效果,分析疾病诱因,探讨合理的治疗手段。结果:78例患者的基础疾病主要为冠心病(22例,占28.2%)、肺心病(20例,占25.6%)、高血压心脏病(17例,占21.8%),主要难治因素为各种感染(33例,占42.3%)、心律失常(24例,占30.8%)、低氧血症(12例,占15.4%),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效果良好,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7.1%,显效率也高达57.7%。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疾病主要为冠心病,主要诱因为各种感染,要有效治疗,必须积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作者:刘满堂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究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卫生院从2012年10月-2013年11月的48例血液检测的患者进行结果的讨论分析,分别将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 A 组,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观察B组。其中地中海贫血有2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5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情况做观察。然后选取健康成人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的 RBC、MCV、RDW、MCH、MCV/RBC等指标。结果:48例患者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外周血血红蛋白都显示异常,在血液生化方面,48例患者中的 RBC、MCV、RDW、MCH、MCV/RBC等指标均异于对照组。结论:在贫血的鉴别诊断中,RBC、MCV、RDW、MCH、MCV/RBC等指标都能帮助诊断贫血,同时也需要对患者做多方面的血液检测这样才能鉴别出贫血的类型。
作者:鄢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早的一部成书的医学典籍,书中广泛地论及了哲学的问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论,鲜明的哲学特点,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发掘。
作者:黄海;张福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