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剑
HCG是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求相关临床检验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其诊断意义[1]。 HCG 的检测不仅能够判定女性异位妊娠的预后情况与孕中后期母体 HCG的变化情况,还可判定由 HCG 分泌异常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缬沙坦氨氯地平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及探讨。方法:在我院随机的抽取2012年到2013年间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患者80例,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胶囊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缬沙坦服用80mg ,每日一次,氨氯地平服用5mg ,也是每日一次;对照组则只给予患者服用缬沙坦胶囊,每日一次,每次80mg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为期10周的治疗,根据在治疗中得到的数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经过10周的治疗后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得到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治疗发现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胶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控制老年患者的血压,让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得到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是非常显著地,值得在各大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顾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脑血栓又叫做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临床中该疾病比较多见,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是老年群体容易患有此病,该级别具有非常高的致残几率,能够让患者死亡或残疾。康复的时候需要通过合理的护理来让患者获得比较好的预后,为恢复提供帮助。
作者:刘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心脾两亏、热扰心神、胃气不和等失眠的不同证型在饮食调护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颌面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寻找造成损伤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489例颌面部损伤患者的病例治疗资料作为研究素材,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医院住院部大约有30%的患者属于颌面部损伤患者,而且男性患者的数量是女性患者数量的9倍多。基本上患者的年龄集中于20至40岁,导致该疾病产生的因素,主要是交通意外,患者颌面部损伤以骨折的情况为多见。结论:男性年轻人,他们是颌面部损伤的高发人群,因为交通事故导致了颌面部损伤,并且以骨折的情况居多。
作者:郭丰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80名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肺部感染和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0%,无1例死亡,患者的满意度为92.5%;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5例肺部感染和4例切口感染,1例患者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患者的满意度为62.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容易发生术后感染,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整体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廖汝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术后换药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感染发生状况的影响。方法:抽取在2010年6月~2011年8月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后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换药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来缓解疼痛和降低感染,对照组的患者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15%)显著低于对照组(3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术后换药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疼痛程度和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余平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临床血细胞检验标本误差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病例对照分析我院2012年92例与2013年84例不合格血细胞检验标本,分析不合格原因及讨论质量控制的效果。结论:在临床血细胞检验标本整个过程中,质量控制是有效降低标本不合格率的途径。
作者:卢曙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方法:回顾老年肾内科患者158例,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80例(给予本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78例(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安全事故发生情况。结果:经临床统计,实验组跌倒、感染、压疮、内瘘血肿的例数分别为1例、5例、2例、1例,对照组对应为5例、13例、6例、4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肾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易跌倒,出现感染、压疮、内瘘血肿等并发症,为其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安全隐患。
作者:刘娟;冯月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中药调剂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并提出相关的改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之间出现的28例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案例资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28例影响中药调剂质量案例中,有4例是由于选用中药质量问题,6例为炮制品混淆,5例为剂量错误,6例为统一药用植物不同部位取错,4例脚注执行错误,3例复核错误出现漏药情况。结论:加强对中药配制管理控制,严格相关配制操作程序,可以有效保证中药调剂质量。
作者:吴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新时期,随着医疗卫生体制不断深入化的改革,随之而来一些严重影响医患关系,损害患者合法权益事情时而发生,而卫生体系更是出现了敬业、奉献、集体主义三种职业精神的淡化的现象。针对新时期医疗卫生系统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改变和完善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将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江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血栓性脑梗塞患者112例随即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6例予以脑梗塞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组总有效率96.43%,远高于对照组87.50%,两组患者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累计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例,而对照组发生1例,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塞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广,不良反应少且轻,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云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临床分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进行治疗的6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和SAS 评分差异显著就,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实施,有助于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有效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林彩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手术麻醉方法。方法:根据2010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100例急腹症患者的治疗麻醉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分别采用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优良率分别为97.00%、96.20%、100%和94.10%;术中硬膜外患者出现血压下降3例,全麻患者出现血压下降4例,血压上升5例;硬膜外联合全麻出现血压下降5例,血压上升4例。结论:急腹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差异需要使用不同的麻醉方法,为了能够让患者获得比较好的麻醉效果,防止并发症出现,提升手术效果,需要加强对麻醉方法的研究。
作者: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异位妊娠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行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血β- HCG 水平及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宫内妊娠率差异不显著,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患者重复异位妊娠,观察组4例患者重复异位妊娠,两组患者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均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药物保守治疗能够降低异位妊娠复发率,有效缓解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刘京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防治作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将入选的5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IMT ,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HOMA -IR、血清hs -CRP、MMP -9水平。结果:吡格列酮治疗12周时颈动脉IMT 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显著变小(P<0.05),血清hs -CRP、MMP -9、FPG、HbA1c、TC、TG、LDL -C、HOMA -IR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血清 hs -CRP、MMP -9水平,减轻血管炎性反应,加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有益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防治。
作者:熊玲;肖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接受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8例患者对比观察,患者均采用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采用舒适护理,每组病例数为24,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比其动脉血气变化。结果:采取常规护理的24例患者中有11例治疗得以顺利完成,勉强完成治疗的患者有4例,另有6例患者更换为有创机械通气,1例患者因不能耐受无创正压通气而放弃治疗,另有2例患者因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导致死亡;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中仅有2例更换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剩余22例均顺利完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论:舒适护理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
作者:解晓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80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急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治疗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收缩压为(113±7mmHg)、舒张压为(75±5mmHg)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对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患者治疗后创伤较小,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少,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立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液基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2月~2013年9月本院接诊的2126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1063例,对所有患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液基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阴道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阳性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阳性诊断的符合率为85.4%,对照组阳性诊断的符合率为50.2%,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基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病变效果良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庆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患沟通技巧在护理中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入住我院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儿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结合有效的护患沟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32(94.11%)、28(82.35%);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1(2.94%)、4(11.76%),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往往有效的护理能增强护士和患儿及家属之间的信任与理解,防止误会和争执所导致的医疗纠纷。
作者:易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