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全麻下行腭部肿瘤扩大切除加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颈、胸部大面积皮下气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蔡义蓉;毕小琴

关键词:全麻, 腭部肿瘤扩大切除术, 颈, 胸部皮下气肿, 护理
摘要:皮下气肿,是指气体窜入皮下组织,引起气体存积.主要症状为局部皮肤肿胀,触压皮肤有捻发音、握雪感,严重者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检查时以手按压皮下气肿皮肤,可引起气肿在皮下组织内移动,听诊器按压气肿部位可听到类似捻动头发声音,X片显示皮下积气[1].皮下气肿一旦发生,如不及时处理,可进一步引起气胸、低氧血症、纵隔感染等,危及生命.本科于2015年12月收治1例全麻下行腭部包块扩大切除术加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出现颈、胸部大面积皮下气肿患者,后经护士积极干预和精心护理,预后良好,现将本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按压辅助2%利多卡因+50%硫酸镁湿敷治疗对比剂渗漏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按压辅助2%利多卡因+50%硫酸镁湿敷治疗对比剂渗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例对比剂渗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5例发生渗漏后早期按压肿胀局部,按压面积以超过肿胀部位1 cm,以包绕式抓握法,视患者皮肤弹性,适度加压,时间二十至数十分钟不等,直至局部肿胀组织软化,联合辅助2%利多卡因+50%硫酸镁湿敷.对照组15例用传统的方法,即1%利多卡因5 mg+地塞米松5 mg局部扇形封闭后予50%硫酸镁湿敷,并进行效果观察.结果 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肿胀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对比剂外渗后,早期充足按压直至局部肿胀组织软化尤为重要,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对比剂的稀释和吸收,联合辅助2%利多卡因+50%硫酸镁湿敷疗程短,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许小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人胰岛素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进行人胰岛素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人胰岛素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饮食干预,分析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达标时间缩短(P<0.05);干预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结论 个性化饮食干预可有效促进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并能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马贵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导下精细化护理在甲状腺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导下精细化护理在甲状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评分和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住院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疼痛N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可以加快术后康复,减轻患者心理焦虑,增进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胡艳兴;郑美华;夏娜;欧敏仪;张瑞燕;李珍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医护同步全程服务责任制管理模式对实习护生医护合作态度影响的调查

    目的 调查了解医护同步全程服务责任制管理模式对实习护生的医护合作态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实习护生200名,实施医护同步模式的普外科100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实施常规责任制管理模式的泌尿外科100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采用医护合作态度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护生医护合作态度水平.结果 观察组医护合作态度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护同步全程服务责任制管理模式能提高实习护生的医护合作态度水平.

    作者:潘春秋;韦彩捌;覃美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良事件分享教育在新护士轮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分享教育在肿瘤内分泌科新护士轮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新护士到科室培训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2008年~2011年的20名新护士列为对照组,2012年~2015年的20名新护士列为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轮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观察组在传统轮科规范化培训计划中增加护理不良事件分享教育,对每个完成轮科培训的护士进行9个月追踪评估,比较两组护士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新护士工作满1年时,获得科室上级护士及医生的满意人数.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2例(10.0%)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50.0%)(x2=8.62,P<0.05);观察组获得上级护士及医生满意的人数有18人(90.0%)高于对照组的14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P<0.05).结论 在新护士轮科培训中应用护理不良事件分享教育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保障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其欣;黎逢弟;练国香;梁梅琼;薛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自我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n=30)采用自我管理教育.分剐在干预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血钾、iPTH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上升,肾功能指标较对照组下降(P<0.05),而在收缩压、血钾、iPTH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建清;高秀芳;郭兰芬;张媛媛;黄玲华;沈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堵管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堵管率的影响,以寻求有效降低住院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堵管率的护理方法.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堵管率”为主题,利用鱼骨图、80/20法则进行分析导致中心静脉置管堵管的原因及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拟定对策,确立并落实4项改进措施,组织实施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堵管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31.1%降至改善后的12.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中心静脉置管堵管的发生率,规范了中心静脉堵管时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圈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曾婷;黄海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

    拇指外伤在手部外伤中较为常见.而拇指承担着手部绝大部分的抓、握、捏、拿等功能,如其皮肤软组织缺损得不到高质量的修复,必将影响手部功能.从2015年3~12月,我们采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15例拇指指腹软组织的缺损,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小芬;夏柱艮;沈进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和信念、心理和行为等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出院时应对方式评分情况.结果 出院时干预组积极面对均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和屈服均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能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其精神和行为的逃避,面对现实,促进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蓝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使用床边CRRT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52例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2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RRT.观察患者治疗的预后情况,记录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记录患者的昏迷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及阿托品用量.结果 52例患者中3例(5.77%)治疗过程中死亡,2例(3.85%)患者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47例(90.38%)患者病情稳定后由ICU转入普通病房,治愈后出院;患者中位ICU住院时间141h(98~241 h),中位总住院时间235.5 h(98~512 h),中位昏迷时间12.5 h(7~24h),中位ChE恢复时间112 h(72~196 h),中位阿托品用量194.5 mg(79~650 mg).结论 CRRT在重症有机磷中毒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给医护工作者带来挑战,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作者:戴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日间手术模式下泪道疾病手术治疗患者的优质护理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的泪道手术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3月61例日间泪道手术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日间手术模式下手术治疗61例泪道疾病患者,手术配合良好,手术过程顺利,住院期间无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患者满意度大于99%.结论 日间手术短、频、快的特点,适宜泪道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标准化泪道疾病日间住院流程,方便患者的住院治疗;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采取多形式健康教育,可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保证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住院体验和满意度.

    作者:陈思伊;骆洪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肠镜检查前患者肠道清洁度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在肠镜检查患者中推行品管圈活动对其肠道准备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行肠镜检查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50例接受品管圈活动干预,评估经两种方案干预后患者的肠道清洁率.结果 干预组的肠道清洁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肠镜检查过程中积极推行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肠道清洁率、提升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佳;买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2014年1月起,对所有阵发性室上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采用回顾分析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71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l2月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天数、费用、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住院天数、术后天数、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阵发性室上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及术后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缪小云;钱红继;缪爱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家庭成员疾病管理水平与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家庭成员疾病管理水平与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9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均由家庭成员督导抗结核治疗,根据疾病管理水平分为高水平组(n =30例)、中水平组(n=32例)及低水平组(n=28例).比较各家庭成员疾病管理水平与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高水平组和中水平组遵医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消毒隔离、心理调适、生活规律、按时复查等各项治疗依从性及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5),而高水平组明显高于中水平组(P<0.05);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与家庭成员疾病管理水平均呈正相关(r=0.627,0.674,P <0.05).结论 加强家庭成员疾病管理水平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作者:孙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批车祸伤员院内急救的护理管理

    总结了大批车祸伤员院内急救的护理管理工作经验.主要包括: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成立护理管理救护小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预检分诊、快速分流;重伤救护、有序配合;做好陪检转运,保证物资供应;加强心理疏导等措施.认为有效的护理管理是保证成批伤员院内急救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丽;胡霞;顾晓菊;梅丛敏;陈月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层次管理对消化内科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对消化内科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该组护士实施分层次管理,将护士分为N0~N4五个层级,组成责任制整体护理小组.比较管理前后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变化.结果 分层次管理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他评和自评)高于管理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次管理后,护士在消毒隔离、急救物品、护理文书、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次护理能够提高消化内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代凤玲;代凤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老年患者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与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对老年患者气管切开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 70例行气管切开的颅脑疾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组(A组,n=35例)和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组(B组,n=35例).比较两组气道湿化后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血气指标水平,比较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湿化程度.结果 两组气道湿化前PO2、SaO2、PCO2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道湿化后PO2、SaO2明显升高(P<0.05),PCO2明显降低(P<0.05),且A组PO2、SaO2升高更为显著,而PCO2降低更为显著(P<0.05);A组气道湿化后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气道湿化程度I度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而Ⅱ度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梁胜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降低患者高催吐风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发生率中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在降低患者高催吐风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发生率(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中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患者高催吐风险化疗CINV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本科患者高催吐风险化疗CINV的发生率进行现状调查,设定目标、解析、对策拟定与实施并检讨,持续改进.结果 高催吐风险化疗CINV的发生率由原来的36%下降到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患者高催吐风险化疗CINV的发生率,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汤宇;吴丽丹;陈海霞;谭莎莎;邹军涟;谭天玉;吴婷;涂慧;曾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熟茶籽油在护理老年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熟茶籽油对老年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入住综合内科发生失禁性皮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熟茶籽油进行护理,对照组遵医嘱采用红霉素软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疗效及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肛周、会阴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熟茶籽油能有效降低老年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皮肤损伤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取材方便,经济成本低,易于推广.

    作者:黄碎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改良叩背护理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叩背护理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7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 =35例)采用传统叩背护理,观察组(n=35例)采用改良叩背护理.比较两组排痰前后血气指标、痰液黏稠程度、排痰量、肺部感染发生率、呼吸困难指数、住院时间及叩背舒适度.结果 两组排痰后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O2、SaO2血气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排痰量、肺部感染发生率、叩背舒适度、呼吸困难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叩背护理法可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提高叩背舒适度.

    作者:兰冰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上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