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如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术后诱发急性闭角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例翼状胬肉术后诱发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采用药物治疗使房角开放,无炎症反应后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并随访1年,前房正常,测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且视力较术前有所提升.结论 对翼状胬肉术后引发的急性闭角青光眼可采用药物加手术治疗的方法,有显著疗效.
作者:魏礼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药物不合理应用表现、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简要分析临床常见药物不合理应用表现,浅析发生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针对这些特定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结果 临床常见药物不合理应用出现的环节在于:药物选择环节、药物用量计算环节、药物配伍或联用环节、给药环节等.其原因主要为:人为因素、药物因素及个体差异.制定相关策略防止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结论 针对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促使医务人员与患者相互协作,积极配合,力争避免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大限度的为患者治疗服务.
作者:喻衍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手术治疗恶性肿瘤导致梗阻性黄疸,由于手术范围大,难度系数高,患者体质差,虽在围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术后并发症仍较高,为预防和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加强对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作者:辛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早期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00例早期妊娠妇女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1200例早期妊娠妇女中,正常早期妊娠1170例,占97.0%,异位妊娠12例,(其中输卵管妊娠11例,卵巢妊娠1例,超声学特征:包块大小:1.0~2.0 cm,边界欠清,内见强回声环状结构及大小约0.2~0.5 cm的液性暗区)占1.0%,葡萄胎6例,占0.5%,双胎3例,占0.25%,稽留流产3例(超声学特征:包块大小1.0~3.0cm,边界欠清,盆腔内可见多少不一的液性暗区)占0.25%,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例(超声学特征:盆腔内见液性暗区,闪烁点状血流信号)占0.5%.结论 超声检查早期妊娠有助于发现异位妊娠及其他合并症,对指导临床处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郇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近1年来我院对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产前检查工作成效.方法 以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前来我院产科就诊的妊娠时间为14~20+6孕周的自愿接受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孕妇共5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清甲胎蛋白联合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测,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患病率并予以遗传咨询,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结果 107例孕妇产前唐氏筛查风险率较高,为6.20%,其中,唐氏综合征的阳性孕妇为30例.而自愿接受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的100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妊娠中期的孕妇中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者有5例,异常检测率为3.81%,其中唐氏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症1例,其它3例.结论 在孕妇怀孕中期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能有效预测胎儿异常以及不良妊娠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陈爱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0PCAB)后患者临床症状的中药干预.方法 将12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60例)在冠脉搭桥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红颗粒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冠脉搭桥术后常规治疗,比较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中医证侯积分变化及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情况.结果 两组经治疗3个月,中医症状总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改善明显(P<0.01),在中医症状疗效判定的比较中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 .结论 对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CAB)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中药干预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浩;曾飞;高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201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饮食、服药、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有了更多疾病的知识,以平和的心态勇敢面对疾病,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生、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章捍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针对急诊护理中存在的暴力风险因素,分析和讨论其出现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预防和解决对策.方法 针对我院50名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进行实际调查,来分析她们在工作中存在的暴力风险因素,然后对这些医护人员进行考核,来发现出现暴力风险因素的原因,然后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这50名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暴力干预,干预后这50名医护人员的护理记录合格率,以及急救技能等方面专业技能均有所提升.结论 医护人员在急诊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也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及早发现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减少护理工作中的不和谐因素出现.
作者:赵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宫颈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38例宫颈管性不孕患者,按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划分,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4~6个疗程.对比两组受孕率.结果 治疗组受孕率78.9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11%(X2=15.476,P=0.021,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宫颈管性不孕疗效确切,受孕率高,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贵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已占据了男性癌症死因的前列.在我国,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前列腺特性抗原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由于我国PSA检查未普及到基层医疗机构,因此大部分前列腺患者检查出时已处于中晚期.虽然目前已拥有很多的治疗方式,但每一种都有其局限性和特征,因此前列腺的临床治疗措施需要不断的提高,本文主要通过调查研究中晚期前列腺癌症的状况,结合我国的PSA检查情况以及治疗措施,总结出前列腺癌的治疗现状以及进展.
作者:黄俊祥;宋璀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已跟不上医学发展的步伐.1969年由加拿大emaster大学倡导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1]就是一种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之一,受到医学教育者的瞩目.多年来许多欧美国家应用此法开展教学改革,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2].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应用这一教学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初铁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为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本院311份病例的调查,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我院抗生素的应用不合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合理应用的有222份(71%),不合理的有89份(29%).结论 我院药品应用在配伍禁忌、用药剂量、疗程、用药间隔时间方面存在问题,药物合理应用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方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方法 通过2000年到2009年,在我院进行的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5例患者.她们的年龄在24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2.3岁.粘膜下肌瘤2例,肌壁间肌瘤8例,浆膜下85例.同时,随机抽取了同时期进行淡出剖宫产手术的100例产妇,设置成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4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2.0岁.这两组产妇,一组单纯进行剖宫产手术,一组是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这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剖宫产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的剔除和单纯的剖宫产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有很大差异,两者同行的手术时间要明显的超过剖宫产的时间,但是,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发病率,手术之后的住院时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别.这就很好的说明,在剖宫产的同时进行肌瘤剔除,不会增加手术之后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手术后的感染率.结论 在剖宫产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比较可行的,也是比较安全的.对于资历比较高、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妇产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手术.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要尽量的剔除子宫肌瘤.
作者:周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深化,优生优育逐渐成为育龄家庭重点关注的问题.优生优育是提高国家出生人口素质的基本前提.如何才能生育一个活泼、健康、聪明的宝宝,已经成为了育龄家庭的头等关注的大事.目前随着国家对于优生优育知识宣传的不断深入以及卫生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普遍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优生优育知识,但仍然有很多育龄夫妻及家庭对优生优育的问题认识不足,在孕产过程中存在不少误解,容易陷入误区.本文将总结目前社会上对于优生优育问题存在的常见误区,并提出做到优生优育的应采取的一些必要措施,以供育龄夫妇参详.
作者:冯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解决肿瘤患者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运用VAS疼痛评分法配合止痛给药原则,并结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物理治疗的措施,减轻肿瘤患者的疼痛问题.结果 在采取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后,肿瘤患者的疼痛症状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 对癌性疼痛患者,按照VAS疼痛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配合合理治疗与护理,可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伍燕萍;李馨;吴凤坚;王妙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病防治法>所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和劳动者的权利,也是防治职业病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着认识不足、体检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主要就如何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谈几点体会.
作者:路娜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实验教学的目的 是通过观察病变的大体标本和组织玻片,获得对病理改变的感性认识,进而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和临床特征的理解,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应重视病理学实验教学,以提高病理课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病理实验课中实施多样化教学,这对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匡冠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临床药物过敏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5月之间我院急诊诊治90例药物过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药物过敏应急护理模式,即实验组;B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即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经抢救和护理后患者成活率、症状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后,A组较B组抢救成功率高,死亡率低,平均住院时间较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药物过敏发生后,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后,采用药物过敏应急护理模式患者成活率高,症状消除快,住院时间短.
作者:张素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我院复发性鼻咽癌患者(48例)均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行护理措施加以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CR62.5%(30/48)、 PR27%(13/48)、NC10.5%(5/48).患者1年生存率达到了91.5%(44/48),局部控制率为83%(40/48),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口腔黏膜、腮腺)进行处理后,均完成治疗.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明显,需加强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生存质量.
作者:叶鹤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治疗心衰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29例(卡托普利治疗)和对照组29例(常规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钾、血肌酐的差异相比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CRP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EF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EF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卡托普利可以纠正心衰患者的电解质紊乱,使血钾、血钠、血镁维持正常.
作者:文素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