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超在孕晚期脐带绕颈胎儿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李艳

关键词:孕晚期, 胎儿, 脐带绕颈,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监测
摘要:目的 分析彩超用于孕晚期脐带绕颈胎儿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效果,探讨彩超诊断孕晚期胎儿脐带绕颈及评估胎儿缺氧情况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师对产妇的进一步诊治与预防提供定量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足月待产的1000例孕妇产前检查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产妇分娩结果将绕颈组487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入组产妇均接受常规彩超检查,记录胎儿脐带绕颈周数、脐带绕颈类型,对比不同脐带绕颈周数及类型胎儿分娩结局.将不良分娩结局胎儿看作缺氧组,其他胎儿看作未缺氧组,对比不同缺氧情况的胎儿在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包括脐动脉(UA)与大脑中动脉(MCA)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结果 彩超检查对脐带绕颈1、2、3周和松型绕颈及紧型绕颈的检查符合率分别为93.43%、91.46%、100.00%、93.43%、92.96%,总符合率为93.22%,符合率较理想.同绕颈3周组比较,绕颈1周与2周的S/D>3.0占比、胎心率异常率、剖宫产分娩率、窒息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更低,阴道分娩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松型绕颈胎儿剖宫产率、S/D>3.0占比、胎心率异常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均低于紧型绕颈,阴道分娩高于紧型绕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组胎儿UARI、PI、S/D水平均高于未缺氧组,MCARI、PI、S/D水平均低于未缺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在孕晚期脐带绕颈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查方面敏感度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提供信息丰富全面等优势,可为临床医师对产妇的进一步诊治与预防提供定量依据,对评价胎儿宫内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情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自由体位联合拉玛泽呼吸对自然分娩产程的进展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自由体位联合拉玛泽呼吸对自然分娩产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该院2016年10月31日-2017年10月31日收治的9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体位组和自由体位组,各48例,其中常规体位组采用常规体位联合拉玛泽呼吸法进行自然分娩,而自由体位组则采用自由体位联合拉玛泽呼吸法自然分娩,记录两组产妇产程相关的时间,分析并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及产后母婴结局,如会阴裂伤、会阴侧切、会阴完整及新生儿窒息等.结果 自由体位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产程总时长都明显短于常规体位组,数据资料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由体位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多分布于6级,有28(58.3%)例,而常规体位组多分布于8级,有23(47.9%)例,两者相比,自由体位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常规体位组(P<0.05);另外,对于两组患者的会阴Ⅰ度裂伤、Ⅱ裂伤、会阴侧切、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病例数,常规体位组分别为11 (22.9%)、26(54.2%)、8(16.7%)、3(6.25%)、2(10.4%)例,自由体位组分别为26(54.2%)、8(16.7%)、2(4.17%)、14(29.2%)、0例,自由体位组各项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自由体位和拉玛泽呼吸法应用于自然分娩过程,可显著加快分娩进程,降低疼痛程度,促进母婴良好结局,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飞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宫颈钳夹与宫腔水囊填塞联合阴道后穹窿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 探讨宫颈钳夹与宫腔水囊填塞联合阴道后穹窿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为产后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0月崇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8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每组各36例.对照Ⅰ组给予阴道后穹窿纱条填塞+宫腔水囊填塞,对照Ⅱ组给予宫颈钳夹+宫腔水囊填塞,研究组给予宫腔水囊填塞+阴道后穹窿纱条填塞+宫颈钳夹.统计并比较3组治疗效果、一般治疗情况、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研究组产后24 h出血量、分娩时出血量、填塞物留置时间、止血用时少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研究组RBC、Hb水平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宫颈钳夹+宫腔水囊填塞+阴道后穹窿纱条填塞对产后出血产妇进行联合干预,可有效减少分娩及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用时,提高治疗效果,且术后RBC、Hb水平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低雌激素水平对绝经后妇女血压、血脂及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雌激素(E2)水平对绝经后妇女血压、血脂及骨密度的影响,为卵巢早衰患者低雌激素的治疗、预防或治疗结局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绝经后组妇女1 10例,卵巢早衰组20例,绝经过渡期组61例,卵巢早衰过渡期组19例,比较各组妇女血脂、雌激素、腰椎总骨密度的差异.结果 卵巢早衰组妇女E2水平(80.21±40.06) pmol/L明显低于绝经后组、绝经过渡期组和卵巢早衰过渡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SBP)和腰椎总骨密度分别为(121.58±14.55) mmHg和(0.79±0.14) g/cm2明显低于绝经后组、绝经过渡期组和卵巢早衰过渡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1.16±0.28) mmol/L,明显低于绝经后组、绝经过渡期组和卵巢早衰过渡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2水平与腰椎总骨密度呈正相关(r=0.322,P<0.05),而与血压、血脂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卵巢早衰妇女雌激素明显低于正常绝经妇女,且两者血压、血脂和骨密度有所差异;雌激素与骨密度有密切关系.

    作者:罗晓玲;张蕾;吴兰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苦参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苦参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阴道微生态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广州市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妊娠期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共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乳酸菌组和联合组每组100例,单乳酸菌组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苦参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阴道冲洗液pH值明显低于单乳酸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乳酸脱氢酶(LDH)、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明显高于单乳酸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乳酸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单乳酸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乳酸菌组,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凝胶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能改善妊娠期似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微生态指标,能更有效地消除病菌及可降低再复发慨率风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钟苑仪;廖东霞;曾丽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非糖尿病孕妇血清及脐血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与巨大儿的关系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时非糖尿病孕妇血清及脐血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胎龄满37周~不足42周在该院分娩的非糖尿病孕妇100例,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为正常体质量组和巨大儿组.计算两组孕妇孕前BMI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值,采用酶法检测其血脂水平,并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孕妇血清及胎儿脐血中RBP4含量,进而分析RBP4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巨大儿组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RBP4水平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巨大儿组母亲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组高于对照组(P<0.05);孕妇血清RBP4水平与胎儿体质量呈正相关(P<0.01);母亲血RBP4与孕期体质量增加呈正相关(P<0.05);脐血RBP4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巨大儿组孕妇血清RBP4及胎儿脐血中RBP4水平均升高,提示RBP4水平与巨大儿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反映宫内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董金华;马蔷;毛书辉;曹云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应用健康相关因素预测中学生超重/肥胖的佳切点值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中学生超重/肥胖的风险评估模型,探索其佳切点值,为评估中学生超重/肥胖风险及对高危者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杭州、武汉、西安抽取12所中学的427例超重/肥胖中学生为病例组,按照同地区、同年级、同性别,以1:2进行个体匹配,得到854例BMI正常的对照组.测量其行为、心理和社会因素情况采用《中文版青少年低脂食物摄入、果蔬摄入、体育锻炼、减少久坐的行为心理社会因素测定量表》;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约登指数;确定模型验证效果采用分类准确率和Kappa系数.结果 行为因素评估中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评估模型中含低脂食物摄入、果蔬摄入、锻炼、减少久坐的行为阶段;其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定能力较好(x2=9.19,P=0.327);AUC为0.75(0.72,0.77),P<0.001,佳切点值为0.38,敏感性为0.61,特异性为0.75;回代检验模型的准确率为77.1%,Kappa值为0.48,P<0.001.心理因素评估中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评估模型标定能力较差(x2=19.26,P=0.014).社会因素评估中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评估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0,P<0.001).结论 行为因素评估中学生超重/肥胖风险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佳切点值为0.38;心理、社会因素对超重/肥胖有一定影响,但可能不是直接作用.

    作者:章宝丹;俞慧芳;谢文倩;周驰;杜宇立;陈敏燕;曹亦菲;许亮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海南省少数民族市县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研究

    目的 调查海南省8个少数民族市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情况,为海南省少数民族市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串联质谱技术,使用PE公司生产的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测定试剂盒(串联质谱法)对2017年8-12月份在海南8个少数民族市县(东方、白沙、琼中、陵水、保亭、乐东、昌江和五指山)的9 937例新生儿展开筛查,初筛指标异常者召回复查,仍异常者送血样本至北京迈基诺基因公司做基因诊断.结果 9 937例新生儿中初筛指标异常475例,初筛异常比率为4.78%.目前召回337例,召回仍异常者21例,召回异常比率6.23%;已确诊1例苯丙酮尿症,2例原发肉碱缺乏症,1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羟化酶缺乏症,1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海南省该少数民族地区多种遗传代谢病发病率约为50/10万.结论 海南省该少数民族地区多种遗传代谢病发病率高,在该地区使用串联质谱技术开展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能为该地区多种遗传代谢病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赵振东;黄慈丹;谢曼芳;杨春;许可正;王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宣肺消咳汤联合西医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宣肺消咳汤联合西医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黄骅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45例感染后咳嗽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4 mg/d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2 mg/d,2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宣肺消咳汤,连续治疗14日.观察两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姐消失时间;临床疗效;治疗不同阶段症状评分;治疗前后重复感染人数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学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咳嗽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症状日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夜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重复感染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免疫学指标水平IgA、IgG、CD4及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宣肺消咳汤联合西医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缓解患儿的咳嗽症状.

    作者:袁尧;李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铅中毒对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儿童铅中毒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主要环境相关性疾病.铅对神经系统毒性的可能机制是:可作用于膜上的各类通道和受体;在细胞内,通过影响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第二信使等来影响细胞功能;在细胞核,损伤DNA、RNA及其修复功能.铅对儿童神经系统毒性的临床表现有神经心理发育异常、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缺陷多动、智商下降、少年犯罪率上升、语言及感觉功能的下降等.此外,功能性磁共振也为铅中毒儿童提供了新的脑功能评估手段.

    作者:李旻明;颜崇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盘早剥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盘早剥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50例血压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胎盘早剥发生率,观察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胎盘早剥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影响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胎盘早剥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胎膜早破、羊水量异常、有吸烟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脐带异常、前置胎盘和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胎盘早剥发生率较高(P<0.05),而双胎对胎盘早剥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和羊水量异常进入回归方程(OR=4.125、3.780、4.085,均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盘早剥密切相关,前置胎盘和羊水量异常均是导致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

    作者:蒋锴凯;李青;于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妊娠中期引产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中期引产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孕妇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引产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药物组30例给予米非司酮100 mg/次,1次/d,口服,给药2次,后一次用药后给予米索前列醇400 μg阴道穹窿引产;联合组28例在药物组引产的基础上行UAE,统计两组引产效果、产前、产时和产后24h出血量、UAE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联合组引产成功率为89.29%,与药物组的53.33%比较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剖宫取胎、胎盘粘连、子宫切除和阴道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71%、3.57%、0%、10.71%,均较药物组的26.67%、13.33%、6.67%、46.67%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产前出血量、产时、产后24h出血量分别为(203.52±25.25) ml、(324.46±48.37) ml、(228.35±20.45) ml,均显著低于药物组的(287.17±35.25) ml、(508.63±57.58) ml、(284.63±20.46) ml (P<0.05).行UAE引产孕妇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和呕吐,均未处理,自行消失;两组治疗后的活动能力评分、症状评分和社交心理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药物组(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再次妊娠和月经规律比例相当(P>0.05).结论 对于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患者,中期引产时在给予药物引产的基础上联合UAE引产效果更好,可有效预防阴道大出血,减少患者子宫切除率,更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茜;李倩;苏志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水平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WBC)水平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优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组,根据患儿症状轻重表现分为轻症肺炎组120例和重症肺炎组8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3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组小儿血清hs-CRP、ESR、WBC计数水平的表达特点,并探讨上述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血清hs-CRP、ESR、WBC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症肺炎组血清hs-CRP、ESR、WBC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eson法相关性分析患儿血清hs-CRP、ESR、WBC计数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7、0.618、0.72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ESR、WBC计数均是支气管肺炎的危险因素(OR=3.584、1.258、1.417,均P<0.05).结论 血清hs-CRP、ESR、WBC计数作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危险因素,其表达变化具有显著正相关特征,三者联合检测可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程度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玉芹;殷峥;杜琨;王霖;肖晓;奎莉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尔对胎盘前置病理性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尔对胎盘前置病理性引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引产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引产,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凡诺尔进行引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产时间、产程以及失血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前和产后第2天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产时间、产程以及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产后第2天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胎盘前置病理性引产过程当中,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尔的引产效果更好,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楷;李富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为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 月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α-受体阻断剂)与对照组(抗生素),每组各90例.分析180例患者发病特点,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180例患者中,发病原因与近期医源性手术有关82例(45.6%);临床表现包括126例患者存在下腹痛,60例患者存在不规则阴道出血,46例患者存在发热或寒战,28例患者存在消化系统症状,17例患者存在停经症状,16例患者存在阴道分泌物异常,11例患者存在盆腔包块,4例患者存在泌尿系统症状,1例患者不孕.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满意度、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在治疗过程中,采用α-受体阻断剂治疗,能获得较常规抗生素更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李书景;高玉梅;师永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保山市汉族儿童哮喘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云南省保山市汉族儿童哮喘相关基因肾上腺能受体(ADRB2)、白细胞介素-13(IL-13)、IL-4、白细胞介素-4受体(IL-4R)、IgE高亲和力受体链(MS4A2)多态性的频率特征,为哮喘儿童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保山市隆阳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哮喘的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口腔黏膜脱落细胞,获得基因组DNA,运用Taqman-MGB技术,检测ADRB2、IL-13、IL-4、IL-4R、MS4A2基因多态性.统计分析该地区汉族儿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结果 保山市汉族儿童的ADRB2 Argl6Gly位点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3%、48.4%和20.3%,IL-13 C-1112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3.4%、21.9%和4.7%,C1923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8%、34.4%和7.8%,A2044G位点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8%、39.1%和53.1%.IL-4 C-589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2%、26.6%和6.3%.IL-4 R175V和Q576R位点AA、AG、GG分别为20.3%和70.3%、45.3%和29.7%、34.4%和0.0%.MS4A2 C-109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8%、53.1%和39.1%.Glu237Gly位点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2%、31.3%和1.6%.结论 保山市汉族儿童ADRB2、IL-13、IL-4、IL-4R、MS4A2基因多态性频率具有自身特点.

    作者:周华;鲁衍强;杨红蕊;叶凤梅;杨黎梅;徐美玲;朱斌;汤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磁共振成像在产前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对产前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的检出率,分析和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该院进行产前筛查孕妇中6 940例,所有产妇均常规接受超声检查,然后通过磁共振成像进行筛查,探讨不同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入组的6940例产妇通过手术确诊胎儿畸形195例,漏诊14例,确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2.80%和7.18%.195例产前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分别通过超声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率分别为81.03%和94.8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通过超声检查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畸形,而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查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心脏畸形和脸部畸形.结论 通过磁共振成像对产前胎儿进行先天性发育异常筛查效果显著,但具有一定的适应证,临床应将其和超声联合应用,互为补充,增加先天性发育异常的检出率.

    作者:张国梁;王利顺;王启臣;李刚;聂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1例拟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地佐辛+丙泊酚)102例和对照组(芬太尼+丙泊酚)10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各临床指标水平、各时点的血压心率(H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10 min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麻醉后Sp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1及T2时点观察组患者的SBP、DBP及HR水平明显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采用地佐辛及丙泊酚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较突出,安全性良好.

    作者:陈燕玲;罗力;林叙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Ras-MAPK-MMP信号通路在卵巢癌研究中的进展

    卵巢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据不完全统计其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2.9%[1].卵巢癌组织分型多种多样,以浆液性肿瘤为代表的上皮性肿瘤为常见.尽管近十年来在卵巢癌诊断和治疗中有了突破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但卵巢癌高死亡率依然是妇科肿瘤首位,其原因是缺乏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的有效手段和复发率高.对化疗产生了高耐药性使得一线临床一线化疗药物的未能很好抑制癌症的复发,复发后晚期再治愈概率几乎为零.近年来将研究集中于各信号通路,并发现多条经典通路参与卵巢癌的发展及耐药性.

    作者:王天琪;何秀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危妊娠孕妇围侵入性产前诊断术的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围侵入性产前诊断术的孕妇中产前抑郁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高危产科门诊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术的高危妊娠孕妇280例.在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术前了解孕妇的基本情况,并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量表)评估其术前的抑郁状况.在术后再次进行EPDS量表的评估其术后抑郁状况.并进一步分析该人群围术期的抑郁状况并分析术前影响孕妇抑郁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术孕妇280例,其中术前患产前抑郁的有64例,占22.9%.而术后患产前抑郁为42例,占15.0%.术前及术后的抑郁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17,P=0.001).职业(x2=6.990,P=0.136)、家庭收入(x2=5.868,P=0.118)与术前是否抑郁相关性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家庭收入与抑郁状况有相关性(OR=0.704,P=0.027).是否期待胎儿性别、孕妇受教育程度、是否为计划外妊娠、是否为初产妇及产前诊断方式与抑郁状况相关性不大.结论 在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术的高危妊娠孕妇中发生产前抑郁现象较高.且该人群的术前产前抑郁患病率高于术后、术前抑郁情况较术后抑郁情况严重.而社会经济是影响该人群术前抑郁状况的相关因素.

    作者:方碧妹;肖超群;万丽萍;李思思;杨土银;杨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母体先兆子痫时胎儿胸腺的三维超声体积测量

    目的 通过对合并母体先兆子痫胎儿胸腺横径、前后径和体积进行超声测量,评估胎儿胸腺超声经线和孕妇先兆子痫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先兆子痫的孕妇50例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50例孕23~ 40周孕妇为对照组,取两组胎儿三血管气管切面测量胎儿胸腺横径、前后径,三维超声成像QLAB技术测量胎儿胸腺体积,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胎儿胸腺横径和孕周线性回归方程为Y=0.148X-1.756(R2=0.966,P<0.05),对照组胎儿胸腺前后径和孕周线性回归方程为Y=0.048X-0.150(R2=0.860,P<0.05),对照组胎儿胸腺体积和孕周线性回归方程为Y=0.822X-15.875(R2=0.938,P<0.05).两组参数胎儿胸腺横径、前后径和体积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发生先兆子痫时,胎儿胸腺超声测值均值小于相应孕周正常妊娠胎儿胸腺测值均值95%,两者差异显著,胎儿胸腺发育与孕妇先兆子痫具相关性.

    作者:赵刘碧琦;杨瑞琦;范丽梅;赵艳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