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凌;陈本友
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存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起效较慢,早期不良反应明显,且患者长期应用具有转躁的可能性[1,2].心境稳定剂,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具有稳定患者的激越情绪、改善睡眠障碍的作用[4,5].本研究采用丙戊酸钠缓释剂与帕罗西汀早期联合的方法,观察是否可以弥补SSRIs类药物的上述不足.
作者:周伯荣;邓燕华;肖宇清;许治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3~6岁幼儿社交地位特点及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测量法和问卷法对100名3~6岁幼儿的社交地位与问题行为进行评定.结果:3~6岁幼儿的社交地位已经可以明确区分出受欢迎型、受拒绝型、一般型、矛盾型四种类型,27%的幼儿社交地位还不确定;受欢迎型幼儿的品行问题得分(0.34±0.26)显著低于受拒绝型(0.91±0.55)和其它型幼儿,受拒绝型幼儿的多动指数得分(1.07±0.52)显著高于受欢迎型幼儿(0.51±0.38),不同社交地位幼儿在多动行为和不注意-被动方面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3~6岁幼儿社交地位的社交地位具有初步的典型性;在幼儿阶段也同样存在着社交地位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余益兵;葛明贵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福州市侨园小学为1994年新建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学,从一年级开始招收新生,至1999年已纳入市区范围并成为有6个班级的完全小学,故学生来源变化较大,笔者连续6年对所有一年级学生进行智商(IQ)测查,现将测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达光;王雪芳;张镜源;胡君;林桂秀;林秋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起始剂量分别为10mg/日和20mg/日时,综合医院抑郁症患者依从性的差异.
作者:李国德;张虹桥;刘涛;黄柳开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调查6~11岁肥胖儿童行为问题.方法: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安徽省安庆市与铜陵市111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肥胖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6.94%,男、女分别为40.38%和33.90%,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6岁正常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总发生率为12.97%(男童13.44%、女童12.52%),肥胖儿童整体及按性别比较,行为问题发生率均较高(u分别为7.52、5.70和4.96,P均<0.01).男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迫行为34.62%、分裂焦虑23.08%、抑郁19.23%、体诉15.39%、交往不良13.46%、社交退缩9.62%、多动9.62%、攻击性9.62%和违纪表现5.77%,各因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25,P<0.05);女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发生率依次为:分裂强迫23.73%、抑郁11.86%、多动10.17%、性问题10.17%、体诉8.48%、攻击性8.48%、社交退缩6.78%、残忍表现6.78%和违纪表现5.0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15.59,P<0.05).男、女童共有的6个行为问题因子:社交退缩、多动、体诉、违纪表现、攻击性、抑郁,无性别差异(P均>0.05).结论:肥胖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远远高于全国4~16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男童主要表现在强迫行为、分裂焦虑、抑郁、体诉、交住不良,女童主要表现在分裂强迫、抑郁、多动、性问题.
作者:王斌;张洪波;徐刚;苏普玉;郑大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在增强,心理咨询和治疗日益得到重视,心理培训层出不穷,从业人员之间的督导交流不断增强,但目前国内发表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面文章中多是横段面如一次晤谈介绍,不甚系统,且很少涉及治疗师的内心体验[1].本文通过介绍对一位女士婚姻危机的短期心理治疗,希望能提供此方面的交流,接受同行督导.
作者:潘成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成人女犯中有儿童期性受虐(child sexual abuse,CSA)史者的认知损害情况,及其与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关系.方法:对成人女犯CSA受害组(简称CSA组)2l例,对照组21例进行韦氏记忆(WMS)、威斯康星执行功能(WCST)和划消注意测验,并分析其与创伤后应激症状(IES-R)的关系.结果:CSA组记忆商数(MQ)(85.1±19.2)、长时(25.9±7.4)和短时记忆(55.6±11.3)三项记忆测验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5.6±14.7,t=3.89,P<0.01;34.5±4.7,t=4.48,P<0.01;65.0±7.3,t=3.56,P<0.01).CSA组总实验次数(92.2±24.4)和随机错误(44.8±21.6)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7.9±19.6,t=3.48,P<0.01;22.3±14.6,t=3.89,P<0.01).CSA组的净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1.9±72.4,171.0±45.9,t=2.09,P<0.05).上述认知损害还与IES-R总分、各亚症状分呈现相关,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成人女犯中有儿童期性受虐史者记忆、执行功能和注意力均受到明显的损害,且这种损害与创伤后应激症状有明显的关系.对成人女犯进行创伤事件的筛查、认知康复训练,实属必要.
作者:黄国平;张亚林;申景进;邹韶红;向慧;赵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小学生中欺负事件的发生率、内容及其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及自编的欺负事件、心理状况问卷对成都市某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521人施测,其中496人问卷全部合格.结果:①34.5%(181/496)的小学生无论是作为被欺负者还是欺负他人者卷入至少一种欺负事件,在各个类别的事件中男生都较女生更多的卷入欺负事件.②欺负事件卷入组与非卷入组相比自尊量表评分更低(17.1±3.9/18.3±3.5,t=13.69,P=0.000),更多的人诉说不快乐(18.2%比7.9%,x2=11.36,P=0.001),感到孤独的人更多(29.8%比9.5%,x2=33.06,P=0.000),感到自信的人更少(77.3%比87.3%,x2=11.34,P=0.001).③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性质的欺负事件有着不同的心理健康指标为预测因子.结论:欺负事件在小学生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卷入欺负事件与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有关.
作者:黄晓琦;周家秀;郭兰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宽恕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行为成分的复杂心理现象,受害者忽视或压抑了由激惹而产生的愤怒或报复的心情,以同情、仁慈和关爱对待冒犯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将宽恕分为不同的类型.影响宽恕的因素可从受害者、冒犯事件和冒犯者三个方面加以探讨.宽恕有助于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宽恕研究目前尚不成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王金霞;王吉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压力和抑郁间的调节作用.方法:对751名研究生施测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结果:(1)研究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21.2%.(2)学习负担重、就业(升学)压力、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恋爱不顺利或失恋、考试失败、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被人误会或错怪等是研究生承受的主要压力.(3)相关分析发现:压力与抑郁呈正相关(r=0.47,P<0.01);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均与抑郁呈负相关(r=-0.35,-0.52,P<0.01).(4)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压力与社会支持在抑郁变量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4.18,P<0.05);压力与应对方式在抑郁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10.43,P<0.01).结论:研究生抑郁情绪与压力、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压力与抑郁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月娟;史云静;王增起;席明静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本文报道了60例服用利培酮或氯氮平的精神病人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特点.
作者:魏立和;朱凤艳;吉中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niversityPersonalty Inventory,简称UPI)是为早期发现、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表.此表1966年由全日本大学保健管理协会的日本大学心理咨询员和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此表是我国高校应用为广泛的心理普查量表之一[1].UPI主要以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入学时作为精神卫生状况实态调查而使用,能较科学地评估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2].
作者:倪亚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视力残疾学生心理理论的能力.方法:以测验故事为测量工具,对93名视力残疾学生理解别人不同心理成分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视力残疾学生能理解别人的愿望,理解别人在不同情景、愿望下所产生的情绪,并能依据别人的愿望推测别人可能发生的行为.但是,只有37.6%的视力残疾学生能理解不同情形下别人所持有的虚假信念,25.8%的视力残疾学生能理解由错误信念所导致的认知性情绪;先天盲与其他视力残疾学生在理解别人心理的能力上差异不显著.结论:视力残疾学生理解别人不同心理成分的能力不同;微弱的视力对视力残疾学生心理理论能力的影响不大.
作者:焦青;刘艳红;谌静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父母的情绪气氛对儿童依恋行为类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文版的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Q-Set分类),对本地区一市级示范幼儿园的40名日托幼儿和在本院儿保门诊系统保健建卡的幼儿40名,进行了儿童依恋行为类型的问卷调查.结果:母亲积极的情绪表达有利于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风格(β=0.729),消极的情绪表达不利于儿童形成安全依恋类型(β=-0.448),父亲和母亲的结果一样.同时发现父、母亲的情绪表达存在交互作用.结论:为了儿童形成安全性依恋风格,父、母亲能够针对自己和对方的情绪表达方式形成良好的匹配.
作者:马剑虹;何新汉;陈美微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中国不断上升.患者心理问题越多,免疫功能越低.而免疫系统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方面有重要的监控意义.人们开始考虑通过心理干预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改善其免疫功能,并进而影响肿瘤的转归.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认知行为干预,这类干预对情绪的影响是肯定的,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还存在分歧.从干预的时间来看,国内外多集中于术后或放、化疗期间,而极少涉及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间的研究.因此,建议开展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情绪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为心理干预在我国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一步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更深入地探讨心理、免疫与肿瘤之间的关系.
作者:肖灿华;王惠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自尊是一个人基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所产生的自我体验[1].自尊对个体健康心理及良好个性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生自尊水平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金霞;王吉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采用考夫曼儿童能力评估成套测验(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for Children,K-ABC)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儿童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方面的神经心理反应特征.方法:对30例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的6-13岁ADHD儿童以及与之年龄、性别和年级相匹配的30例正常儿童进行日本版K-ABC测试,测验项目包括继时性加工量表(手动作、复数、词语顺序)和同时性加工量表(画面统合、积木摹摆、视觉类比推理、寻找位置)中的7个分测验,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DHD组儿童在7个分测验中的成绩均低于对照组儿童,其中手动作(12.6±3.8/15.5±3.2,t=3.215,P<0.01)、复数(15.5±2.9/17.3± 2.1,t=2.818,P<0.01)、词语顺序(10.4±3.0/13.5±3.3,t=3.792,P<0.001)、视觉类比推理(12.6±3.5/15.1±2.7,t=3.077,P<0.01)分测验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HD儿童的继时性加工和同时性加工能力较正常儿童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尤以继时性加工方面的缺陷较为明显.
作者:薛红丽;静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躯体形式障碍在综合医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没有器质性基础的涉及多个系统的躯体不适,临床医师对其治疗感到非常棘手.笔者采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24例,发现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菲;刘瑛;王蒙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应付方式是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报道了119名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的应对方式特点.
作者:刘广珠;陈文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怒族、傈僳族、景颇族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差异.方法:采用自编创造能力测验对125名怒族、111名傈僳族、110名景颇族中小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创造力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小学四年级时平均得分率(得分/满分)为0.14,五年级时平均得分率为0.2,六年级0.26,初一0.29,初二达到高水平(得分率0.35,F=24.3,P<0.01);(2)傈僳族学生创造力得分率(0.3)优于怒族和景颇族学生(0.2左右);(3)在数理和流畅性上男生(均分均为7.2)优于女生(均分分别为4.3和5.3,F=19.7、8.5,P<0.01),在语言能力上女生(均分14.6)优于男生(13.7,F=5.9,P<0.05).结论:怒族、傈僳族、景颇族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存在差异.
作者:张霞;傅金芝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