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两种泛耐药菌导致的肺炎的治疗分析

张宇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时间差攻击疗法,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介绍院内感染泛耐药菌的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国内外文献分析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治疗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利用时间差攻击疗法合理联用抗菌药物治疗鲍氏不动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导致的肺部感染有效.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新型岗位管理模式的作用

    目的:研究了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新型岗位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共计65名,对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护理综合质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实施之后,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综合质量相比之前均明显提升(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新型岗位管理模式的实施,可大幅度提升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质量和效果,且护理人员的综合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有助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优化.

    作者:张晓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项目管理在医疗废物处置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对项目管理在医疗废物处置流程中的处置方法与处置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纳入检查范围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与上次检查工作中相同的科室记为对照组,采用项目管理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对比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方面实施项目管理前后的具体差异.结果:观察组各科室全面形成了运送人员专职化、暂存处管理规范化、科室分类收集标准化、运送时间路线固定化的废物管理模式.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废物处理检查不合格的情况明显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中采用项目管理的相关思路,能够显著提升该项工作的规范性水平,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申成武;申静雅;葛文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

    目的:对消化道早癌病患施行消化内镜技术,考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6例早期消化道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两个组别,28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28例患者采用消化内镜技术手术,治疗后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均出现大幅降低趋势,组间结果比较差别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组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具有确定的临床疗效,与传统手术相比其术后并发症较少、愈后较好,恢复较快,作为临床值得推荐方法之一,进一步提高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钰辉;张治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浅析我国药物警戒体系问题

    虽然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日常生活中难免会用到各种药品.近年来,国家已经发生了多起因使用药物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使得我国药物警戒体系逐渐建立.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药物警戒不仅涉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涉及与药物相关的其他问题,如不合格药品、药物治疗错误、缺乏有效性的报告、对没有充分科学根据而不被认可的适应证的用药、急慢性中毒的病例报告、与药物相关的病死率的评价、药物的滥用与错用、药物与化学药物、其他药物和食品的不良相互作用.目前药物警戒体系在很多范围内部还不够完善,存在问题较多,文章主要针对我国药物警戒体系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出对应对策.

    作者:芦贺;赵永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蒙脱石散与四联活菌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蒙脱石散与四联活菌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过敏性腹泻患儿62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对照组(n=31)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n=31)在蒙脱石散基础上,加用四联活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RP、IL-6、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与四联活菌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明;张迎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为不良反应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共记录在案的与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339例,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性分析显示,随着分代的下降,药师认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各代的头孢菌素不良反应都以皮肤过敏反应为主,偶见血液不良反应,第一代容易出现肾毒性,第二代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腹泻,第三代可出现血尿、肾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第四代尚未应用于临床.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化学结构有关,随着分代的上升,化学结构性质更为稳定、生物亲和性更强,这可能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的风险研究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进行阴道试产存在的风险.方法:将于本院治疗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110例纳入研究,设为观察组,再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初产阴道分娩的经孕妇110例,设为对照组.将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妊娠结局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孕妇与对照组孕妇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来说,进行阴道试产的风险较大,若孕妇符合阴道分娩指征可选择阴道分娩,具有较高成功率,对孕妇及围产儿影响较小.

    作者:周定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PFNA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分析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髋关节置换手术THA在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有效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骨质疏松的患者,按照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分别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两组,每组50例,其中采用PFNA方式的50例为一组,采用HA方式的50例为二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髋关节评估标准.结果:一组术后的功能评分水平、治愈优良标准明显高于二组的情况,其差异具有有效的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结论:PFNA手术治疗方法较为简单、耗时短,出血量少,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术后髋关节整体功能有效恢复效果明显,是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骨折临床治疗效果的方法.

    作者:沈洋;牛东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转折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中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章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年龄慢性便秘患者病因分析

    目的:总结不同年龄段慢性便秘患者的具体病因情况,为慢性便秘患者治疗、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消化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的245例慢性便秘患者,综合年龄划分情况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3组.对比3组不同年龄段慢性便秘患者日常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排便习惯、工作/生活压力、用药情况、器质性病因分布情况以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3组患者日常饮食不规律、工作/生活压力大、滥用泻剂、器质性病因差异明显且老年组患者SDS、SAS评分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慢性便秘是多方面因素导致,其中青年以不良饮食习惯为主,中老年患者以胃肠道疾病、药源性因素为主.

    作者:王金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肺结核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肺结核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6例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干预.记录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焦虑、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评分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定,后对比分析组间数据.结果:(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03%),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4.24%),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焦虑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在肺结核患者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其焦虑感及生存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晶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感染性肺实变及癌性肺实变磁共振DWI扫描与CT 强化扫描对比性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感染性肺实变及癌性肺实变磁共振DWI扫描与CT强化扫描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并通过胸部CT扫描发现为肺实变的患者共70例,以病理结果和保守治疗治愈为标准,感染性肺实变患者有20例,癌性肺实变患者有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增强CT及胸部MRI-DWI检查并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感染性肺实变及癌性肺实变在增强CT、MRI中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的准确率.结果:CT强化诊断感染性肺实变15例,诊断准确率为75.0%(15/20),诊断癌性肺实变39例,诊断准确率78.0%(39/50).MR核磁诊断感染性肺实变17例,诊断准确率为85.0%(17/20),诊断癌性肺实变45例,诊断准确率90.0%(45/50).结论:MR及MR-DWI可以更为清晰、准确的诊断感染性肺实变及癌性肺实变,值得临床考虑及推广应用.

    作者:孙常防;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效果

    医院作为主要的服务机构,是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场所,它不仅要不断提升医疗水平,还要注重内部职工凝聚力、向心力的培养,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协调内部发展.对于广大患者而言,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较高的医疗水平正是他们需要的.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不健全,导致他们的工作热情有所下降,不利于医务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还会影响整个医院的协调运转.针对这样的现象,各大医院要转变固有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实现现代化管控,从而树立医院在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作者:刘兴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11例重症颅脑外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较多,预后差.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静脉壁受损、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有关,是颅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预防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沙盼盼;张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2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满意比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疾病了解度、治疗配合度;护理前后产妇心理相关指标;产后出血概率.结果:实验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满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疾病了解度、治疗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相关指标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降低产后出血概率,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高其遵医程度和满意度.

    作者:宋小静;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重症医学科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研究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夜间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发生的60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调查,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重症医学科不护理不良事件中,药物类不良事件共39例,占65.0%,意外拔管类不良事件次之,共10例,占16.7%,还包含有标本采集以及饮食类不良事件,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结论: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做好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围术期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异物患儿86例,按照单双序号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清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宋蕾蕾;门建华;宁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剖宫产护理使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对88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43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常规干预组,45例接受人性化护理,作为人性化干预组,对两组的临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长均要比常规干预组优秀,人性化干预组的母乳喂养率是100.00%,常规干预组为83.72%(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可以让产妇的出血量减少,更快完成手术,术后母乳喂养几率较高,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苏瑞英;吴洪晶;吴郁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对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在实施手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探究护理措施对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研究资料为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一共收集病例88例,全部病人在实施了手术治疗后均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结果: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两组结果统计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在咳嗽程度以及痰液粘稠度方面低于对照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有效的护理措施应用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效果显著,整体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晓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在降低肝病科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中应用品管圈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以降低肝病科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中应用品管圈临床价值展开讨论.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作为研究时段,并将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6月的护理人员分为实验组,两组的护理人员不变,每组分别包含35例护理人员,同时在两组时间段分别选择5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实施品管圈针对性的管理.根据两组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对降低肝病科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效果显著,同时还能提高肝病科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赵金凤;杨筱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