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云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热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96例白血病患者,按时间段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化疗前予以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负责全程护理干预,2组均在化疗后2周内每天监测4次(7:00、11:00、15:00、19:00)体温.对比2组患者化疗后发热的例数,干预后发热持续时间和应用抗生素情况.结果 未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化疗后发热的例数,干预后发热持续对间和应用抗生素的频次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全程护理干预减少了化疗后发热的发生,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作者:郭江;曹美嫦;欧阳任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术前禁食禁饮时限对剖宫产孕妇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对策研究.方法 对照组择期剖宫产孕妇40例按常规术前晚10:00开始禁食禁饮,实验组剖宫产孕妇40例依照循证护理的原则术前禁食6h,禁饮4h.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无1例术中和术后发生呕吐误吸,实验组术前30min血糖值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口渴、饥饿程度在5分以上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禁食禁饮方案明显降低术前血糖发生率并增加孕妇舒适度,长时间的禁食不利于孕妇对手术的耐受和康复,应对孕妇进行个性化术前饮食指导,重点宣教禁食禁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利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曾素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病合并抑郁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129例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血压及抑郁程度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相关护理与治疗后,2组患者SDS值及血压值均得到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抑郁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并可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有效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郭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1例反复尿路感染10年患者因长期滥用抗生素而引发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包括皮肤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认为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用药史及过敏史的详细询问,给药后应注意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与指导,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黄锦霞;李雪琴;林素苹;蔡世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60例氧驱动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护理要点,包括对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相应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认为氧驱动雾化吸入药物可有效改善CDPD患者的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经济安全,护理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巧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 2011年12月2088例住院新生儿进行院内感染情况的分析.结果 采取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措施后,2088例住院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178例,医院感染率由2009年的12.63%下降到2011年的5.29%,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考核及监测、监控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作者:李正利;杨秀丽;钟佳良;许维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醒脑开窍式穴位按摩对脑瘫患儿、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7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08例和对照组66例,对干预组给予经常性的心理疏导、健康知识宣教及醒脑开窍式穴位按摩,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脑瘫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采用HAD情绪自评表(包括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表),进行焦虑、抑郁程度的比较.采用自制的躯体康复量表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有显著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家长的不良心理状态经心理干预和精神疏导后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自理能力经醒脑开窍式穴位按摩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减轻了脑瘫患儿和家长的焦虑、抑郁、内向、盲目心理,增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大程度的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宁;柳晓梅;董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80例孕妇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找出产后出血与高危因素的关系,做好产后出血的监测、急救及护理工作.认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危险因素所致,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监测、急救、有效的护理措施.根据情况选择适宜治疗才能降低发病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李爱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产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产前教育、产时分娩指导和产后健康教育等.认为在产科实施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系.
作者:杨丽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综述了临床护士压力源的成因,探讨其应对措施,认为这对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体现新时代护理工作关爱生命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艳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糖尿病患者使用一次性胰岛素笔用针头每次更换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糖尿病患者200例,填写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用针头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结果 200例被调查对象中,72例不知道重复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的危害,占36%;全部患者均不每次更换针头,其中159例(79.5%)认为费用高、127例(63.5%)怕浪费而不更换针头、21例(10.5%)不知道需要每次注射胰岛素时需要更换针头.结论 糖尿病患者对每次更换胰岛素笔用针头未引起重视,应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转变患者观念,做到一针一用,以保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
作者:宇静;马彩莉;张孟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呼吸内科住院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气促改善情况、对支气管哮喘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住院天数组循环护理较对照组短(均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文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94例异位妊娠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期间的心理问题和护理对策.心理问题包括焦虑和抑郁等,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认为对异位妊娠患者在药物治疗中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可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珠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胺碘酮致22例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观察,探讨减少及减轻静脉炎的防护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前做相关知识宣教、正确选择血管、掌握好使用的浓度、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发生静脉炎后及时对症处理.认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有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田红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剖腹产术中并发寒战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剖腹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和对照2组,每组各64例,实验组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结果 实验组发生寒战8例,患者只是自我感觉发冷,体温变化不大.对照组20例,患者寒战明显轻者牙关发抖,重者全身发抖,体温明显降低,有的甚至表现为体温不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中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腹产术中并发寒战的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产妇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李琳瑛;陈俊英;潘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胰腺炎胃肠减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急性胰腺炎行胃肠减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2例与舒适护理组23例.舒适护理组从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舒适护理,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通过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2组治疗和护理的舒适度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舒适护理组的舒适度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使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护理并发症明显减少,并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林明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运用方式,以使手术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方法 将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整体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方式,并针对手术患者在心理、体位、麻醉、环境等方面的不舒适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 109例手术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改善,观察组自觉舒适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满意度达99.6%.结论 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
作者:黄承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对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培训的方法,主要包括动员及对工作流程、专科器械处理、手术器械处理及外来器械处理的培训.认为分阶段的规范培训使工作人员在短期内适应了新的工作模式,是集中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作者:黄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以期寻找佳的护理模式.方法 选择7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舒适的护理模式,比较2组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达100%,而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满意度仅为82.8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产后出血,对照组有5例发生产后出血.结论 在剖宫产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而且降低产后出血率,有利于孕产妇的恢复及子宫复旧,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作者:李月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综述了成人灌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影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物理因素、体位因素、插管深度和方式等.提高清洁灌肠效果的对策有心理护理、改变体位等.认为了解清洁灌肠的影响因素并对其采取对策可以提高灌肠效果.
作者:盛靖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