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秀;吕立涛;王炜朴;薛栋;杨焕强;李晓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4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分成常规组(52例)、观察组(62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口腔护理(t=5.86)、叩背护理(t=7.38)、管道护理(t=7.13)、护理满意质量评分(t=6.44)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4.63,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护理,可显著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雪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康复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48%VS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70%VS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桂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肛肠外科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即60例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危重患者管理、健康教育、医院感染控制、压疮管理、设备管理、护理文书以及安全管理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效果良好.
作者:周建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行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方法:纳入2015年4月-2018年8月期间80例CSP病人,按随机排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研究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CSP病人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清宫术,研究组40例CSP病人行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后子宫修补.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经过手术治疗后总有率为82.50%显著低于研究组97.50%,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低于研究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CSP行研究组手术方式,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佛新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心肌无复流指闭塞的冠脉成功再通后,由于心肌微循环功能障碍,导致缺血心肌不能得到有效灌注的现象.心肌无复流现象对患者的临床预后有重要影响,积极寻找防治心肌无复流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无复流的防治,临床上主要有器械治疗和药物治疗.本文对无复流新防治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高杰;张传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语言交流是实现护患沟通、理解、合作的基石,本文探索边境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专业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内容及评价标准,探索语言兴趣班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途径及措施.
作者:陈云梅;李悦;朱敏;陈城;丁现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切与近全切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甲状腺全切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甲状腺近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甲状腺癌的治疗过程当中,通过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分析,表明二者的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但甲状腺近全切术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在临床上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童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骶髂关节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相对而构成.关节囊紧张,并有坚强的韧带进一步加强其稳固性,运动范围极小,主要是支持体重和缓冲从下肢或骨盆传来的冲击和震动.对于骶髂关节损伤的治疗临床报道方法较多,各家报道疗效不同,骶髂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对骨盆功能的恢复有决定意义.本文用桂枝汤加味治疗,用药后效果显著,出院后嘱其注意休息,避免负重,随访三月未发.
作者:洪国平;孔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88例进行分组,将所有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细化护理组,每组患儿平均为44例,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进行护理指导,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儿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本研究的两组患儿之间存在差异,并且精细化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护理时配合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保证患儿迅速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十七味大鹏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按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处方中显微特征强,重复性高的红花和豆蔻进行显微特征的定性鉴别;对处方中诃子,藏菖蒲进行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方法的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薄层色谱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藏药十七味大鹏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应风;多杰才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DynaCT技术在HCC经肝动脉插管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提高手术精准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分为两组,A组(15例),TACE术中行DynaCT造影检查;B组(15例),TACE中不行DynaCT造影检查,术后3天行常规CT造影检查.结果用X2检验方法比较采用和不采用DynaCT技术辅助介入治疗疗效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进行的30例患者的原发性肝癌的TACE治疗过程,TACE术中于常规数字减影(DSA)基础上选择性的应用DynaCT增强扫描.记录每次介入治疗运行DynaCT增强扫描的次数.根据两种不同DynaCT扫描类型(增强扫描和非增强扫描),经图像后处理,由介入医师(两个或两个及以上)根据提示信息作出合理判断,指导肝癌TACE术的具体实施.结果:对两组(A组、B组)术后3天常规CT图像显示的碘油沉积情况进行对比,A组15例,25个病灶中完全碘油沉积病灶占92%(23/25);B组15例,23个病灶中完全碘油沉积病灶占65.2%(15/23).A组术后常规CT图像显示碘油完全沉积病灶比率明显大于B组(X2=6.15,P0.05).结论:DynaCT技术在TACE中加以应用可以弥补单一DSA成像的不足,全方位指导介入医师实施精确栓塞,终提高TACE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生存周期.
作者:荆国庆;蒋珍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检验方法,在药品检验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检验效果十分明显,能够有效提升药品检验的细致性和准确性,逐渐发展成为药品检验中的关键性技术.本文首先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原理展开分析,然后探讨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具体运用,希望能够为同行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肖旭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藏药珍珠丸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79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藏药珍珠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藏药珍珠丸可明显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晓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夜间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发生的60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调查,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重症医学科不护理不良事件中,药物类不良事件共39例,占65.0%,意外拔管类不良事件次之,共10例,占16.7%,还包含有标本采集以及饮食类不良事件,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结论: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做好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后实施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2016年1月—2018年1月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A组50例,对照组B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试验对照组患者DVT发生率,血栓标志物D-D和vWF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第15d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验对照组患者在第4d和7d后DVT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D水平(4.22±0.23)高于对照组D-D水平(1.52±0.03),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vWF水平(150.52±3.01)高于B组vWF水平(100.52±3.67),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87.32±2.03),A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4.22±3.23)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86.52±2.67),A组护理质量评分(93.52±3.01)明显升高,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环减压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卵巢癌的患者,可降低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试分析在免疫规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后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在2008年1月-2010年1月未在免疫计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前人口中随机选择1455例作为参照组研究对象,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免疫计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后的人口中选择1455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的甲肝发病率,并分析在免疫计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年后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接种率与保护率均高于参照组,而甲肝发病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接种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甲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接种率、保护率以及发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肝患者中男性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中0-10岁年龄段人群的甲肝发病率高,而观察组中51-60岁年龄段为甲肝的主要发病人群;参照组患病率位于前三的职业分别为学生、农民、幼托儿童,而观察组患病率位于前三的职业分别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结论:在免疫规划中纳入甲肝减毒活疫苗后,甲型肝炎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和健康教育,重点加强高危人群的免疫接种,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
作者:黄泽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不同治疗方式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口服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采取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口服抗生素药物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减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华;张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首次排次、住院等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少,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即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高东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疼痛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1.70±0.04)分、SAS(22.16±1.30)分、SDS(20.19±1.25)分、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44%、满意度95.12%.对照组患者护理后VAS(3.66±0.17)分、SAS(30.75±1.99)分、SDS(31.89±2.48)分、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4.63%、满意度75.61%.结论:从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以及用药等方面进行疼痛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普外科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毕玉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体检科临床护理教学中PBL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体检科实习的48名护理大专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和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PBL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提升了临床教学质量,提高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志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