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路径法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MECT治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曾会群;邱宁;毕燕君

关键词:临床路径法, 精神疾病, MECT治疗,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法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MECT治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0年3月~2010年9月入住本院精神科一病区和三病区符合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又符合MECT适应症的住院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l例,对照组接受一般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临床路径法进行健康教育,于治疗完成后,采用依从性调查量表和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分,比较评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MECT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法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水平,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从而提高患者对MECT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巨舌整复并气管切开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1例巨舌整复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感染,加强口腔护理及饮食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指导等.认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周淑冷;范宗玲;胡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2006~2010年肾穿刺活检术40例采取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体位、病毒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等.认为肾穿刺活检术具有损伤小、康复快等优点,是肾实质疾病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强调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的体位护理及病情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许兆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炎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肝炎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本科62例肝炎住院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 有49例患者发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80.0%.主要影响因素为:身体不适、心理因素、病房噪音、生活环境改变、医源性因素等.结论 应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排除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使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田瑞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例血压监测导致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例因选择液体外渗侧肢体进行血压监测,导致外渗部位出血患者的护理,包括在发生出血后于血肿处外敷黑墨草加冰片、马铃薯以及血肿处抽液,血肿消失,效果良好.认为正确选择血压监测部位,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是避免测血压导致出血的关键环节.

    作者:韦叶;闭永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职业性皮肤病的影响

    目的 了解社区健康教育对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的影响.方法 在某电镀厂一线员工中随机抽取100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名.对观察组员工500名进行岗前、在职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员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照组员工500名,未接受健康教育.结果 1年后,观察组职业性皮肤病的患病率为1.6%,对照组职业性皮肤病的患病率为5.2%,观察组患病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可增强作业员工健康作业的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生.

    作者:陈卫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长沙市某三级医院867例孕妇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目的 调查孕期妇女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应对方式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孕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信息,帮助艾滋病孕妇做出合适的选择,从而达到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目的.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长沙市某三级医院的867名孕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孕妇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较广泛,有45.9%、32.1%、60.6%、41.4%分别从网络、书籍、医务人员、疾病控制人员处咨询艾滋病知识.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不一,年龄在24岁以下的年轻孕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孕妇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较低,分别为(80.14±14.55)分、(79.75±12.66)分.在婚孕妇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为(84.52±12.06)分,高于未婚孕妇和同居孕妇.结论 孕期妇女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了解情况不容乐观,有待于今后提高宣传力度.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不一,在对艾滋病的态度与应对方式上,孕期妇女的选择亦不尽相同,加强对年龄偏小、文化层次偏低的未婚孕妇和同居孕妇的艾滋病知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诗平;吴让香;曾宇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规范化临床带教模式在基层医院带教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规范化临床带教模式在基层医院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从2009年正式实施规范化临床带教模式,随机抽取2005年7月~2006年5月本院实习护生80名为对照组,2009年7月~2010年5月本院实习护生80名为实验组,回顾性调查2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实习护生与带教教师的互评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教师满意度是90.0%,高于对照组的72.5%.结论 规范化临床带教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与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为组建一支专业素质高、带教经验丰富的护理临床带教队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洪雪桂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研究新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新生儿病房(N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09年6月~2010年6月的患儿作为对照组,2010年6月~2011年6月采用新护理模式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结果 比较2组患儿VAP发生率: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0±2.4)d,发生VAP11例(14.1%);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5.3±2.5)d,发生VAP 15例(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的护理模式降低了VAP发生率,对VAP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作者:颜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癫痫发作的护理

    回顾性分析了12例血液透析相关性癫痫样发作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从治疗与护理方法,病因总结分析,癫痫发作的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认为护理重点为积极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病情观察,采取保护措施,使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并重视发作后健康指导.

    作者:王艳芳;李海霞;蔡文利;沈培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老年鼻饲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老年鼻饲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科2010年1月至2010年5月间留置鼻胃管的患者47例共采用传统的鼻饲方法鼻饲1017次,2010年6月至10月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鼻饲患者45例共鼻饲1104次,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鼻饲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改进后护士插胃管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鼻饲过程中未出现护理差错,患者鼻饲管脱管、堵管及并发症发生率小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遵循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能有效提高老年鼻饲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惠;林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产程中肛门检查和阴道检查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程中肛门检查和阴道检查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将临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肛查组)和实验组(阴查组),每组50例,比较检查时产妇的舒适度和母婴感染情况.结果 2组在感觉上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产褥感染、会阴切口感染及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查带给产妇的不适感大于阴查 ;试产过程中在消毒外阴的条件下直接用阴查不增加母婴感染率,可以避免肛查的种种弊端,阴查可以取代肛查.

    作者:彭梦秋;张玉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肾癌伴腔静脉癌栓的手术配合

    回顾性分析10例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患者行肾癌根治性切除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手术护理,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良好的术中配合.认为该手术复杂、风险大,护士应熟悉解剖结构、手术步骤,密切配合,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王怀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使用微量泵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纱布湿热敷,治疗组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观察2组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特别是对Ⅱ、Ⅲ级静脉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湿润烧伤膏能有效治疗尼莫地平所致的静脉炎,其效果优于采取50%硫酸镁湿热敷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雄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在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运用针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疾病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针刀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万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评价理论,采用专家咨询与反复论证的方法,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动态、可行性强的适合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不断提升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该体系初步确立了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7项,三级指标15项,并运用评价指标衡量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质量,且在实施中不断完善.

    作者:孙梦霞;张颖杰;李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大剂量顺铂化疗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了85例大剂量顺铂化疗患者的护理,依据循证护理的方法,包括提出循证问题,找寻证据并评价(循证支持),循证运用,循证评价的4个阶段的工作,有效地结合临床制定了合理的护理方案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认为运用循证护理作为指导大剂量顺铂化疗护理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很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也让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黄莉莉;刘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物价督查员在临床中的应用与体会

    总结了在本院设立物价督查员进行医院物价管理的过程,包括在院内成立物价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职责,各临床科室选拔护理物价督查员1名,对每日产生的医疗费用认真进行审核,层层把关等.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增强,护理工作范围拓宽,密切了医患关系.认为科室设置物价督查员在保证医疗收费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保证医疗收费的准确性,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和护理差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关华静;李玉琼;毛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患者直接动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直接动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6月至 2010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直接动脉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600人次为对照组,并针对穿刺失败情况进行分析.另外随机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实施穿刺技术改良后的行直接动脉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600人次为改良组.2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9.0%,改良组穿刺成功率为95.3%.改良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 不断总结血液透析患者直接动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改良穿刺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抽选本院干部病房神经内科确诊的脑卒中老年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比较2组患者相关参数变化.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率高于对照组(P<0.01);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脑卒中患者遵医依从性,有效控制病情,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管细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人群结构探讨与防护对策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人群的结构,以提高全社会对此类人群的关注.方法 利用自制的<自伤自杀人群结构调查表>,调查2010月1月~2010年12月入住本院精神科病房自伤自杀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疾病种类以及疾病治疗阶段在群体中的构成比,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共有132例自伤自杀患者(131例被及时发现,1例自缢经抢救成功脱险),其中男性患者70例,占53.03%,女性患者62例,占46.97%;小于或等于40岁患者101例,占76.52%;农民及无业者90例,占68.18%;初中及高中文化程度72例,占54.55%;未婚82例,占62.12%;情感性精神病-抑郁症68例,占51.52%,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和未定型)51例,占38.64%;处于疾病初期患者68例,占51.52%,恢复期患者52例,占39.39%.结论 农民及无业、学历低、未婚、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年轻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是自伤自杀的高发人群,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此类精神病患者,以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陆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