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永
从环境准备,雾化吸入方式的选择、时间和频次、体位、药物选择等方面综述了小儿雾化吸入的护理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及指导.
作者:葛妤;徐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在本院设立物价督查员进行医院物价管理的过程,包括在院内成立物价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职责,各临床科室选拔护理物价督查员1名,对每日产生的医疗费用认真进行审核,层层把关等.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增强,护理工作范围拓宽,密切了医患关系.认为科室设置物价督查员在保证医疗收费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保证医疗收费的准确性,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和护理差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关华静;李玉琼;毛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使用微量泵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纱布湿热敷,治疗组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观察2组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特别是对Ⅱ、Ⅲ级静脉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湿润烧伤膏能有效治疗尼莫地平所致的静脉炎,其效果优于采取50%硫酸镁湿热敷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雄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并发症防治等.认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便易行,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娴熟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小文;王晓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12例下肢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灌洗液的配制及冲洗方法,VSD的观察与护理,健康教育等.认为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封闭引流后皮瓣修复是治疗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术后加强VSD的管理及各种冲洗管的护理,注重心理护理,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有效的功能锻炼,才能有效地保障手术成功.
作者:郭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85例大剂量顺铂化疗患者的护理,依据循证护理的方法,包括提出循证问题,找寻证据并评价(循证支持),循证运用,循证评价的4个阶段的工作,有效地结合临床制定了合理的护理方案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认为运用循证护理作为指导大剂量顺铂化疗护理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很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也让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黄莉莉;刘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回顾性对本院1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原因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发生高血钾的主要原因为钾摄入过多,透析不充分,高分解代谢,药物影响等;护理措施包括采取紧急透析、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认为维持性HD患者高钾血症,经血透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能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较满意.
作者:李维;刘小春;蒋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探讨舒适护理在食管癌病人术前、术后的应用.通过对37例食管癌病人的术前、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病人在心理、生理上获得满足和安全感,使治疗达到佳身心状态,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使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作者:燕俊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指腹按摩推行法在门诊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50例静脉穿刺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5例.实验组采用指腹按摩推行法选择静脉进行穿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握拳、拍打选择静脉进行穿刺.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指腹按摩推行法选择血管进行静脉穿刺,能减轻静脉穿刺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能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原则,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敖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聚焦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200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问题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健康教育.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对2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血糖控制水平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聚焦模式对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梅;刘祥伟;孙亚男;陈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1年3月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超过12孕周(大子宫)的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90例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主要包括术前访视与用物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做好患者准备,器械护士做好器械台准备并密切配合腹腔镜操作.认为加强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中护理配合,对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起关键作用.
作者:李霞;李维凤;高敏;葛园;王萍萍;张秋丽;李平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型敷料美皮康(Meipilex)用于PICC置管术后的换药效果.方法 将50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置管术后,采用3M公司的透明敷料粘贴于穿刺处,实验组使用瑞典墨尼克公司的软聚硅酮保湿敷料美皮康(有边形)粘贴.观察2组吸收渗血、更换敷料次数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吸收渗血、更换敷料次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皮康在PICC置管术后护理中效果好,可明显吸收渗血,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提高安全性.
作者:田宏;王珏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输液泵持续氧化雾化吸入对于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ICU病房80例人工气道未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氧化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湿化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及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液泵持续氧化雾化吸入是人工气道安全有效的湿化方式,采用输液泵控制雾化液滴入速度恒定,湿化效果好,可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在开胸术后急性肺不张的应用价值及护理.包括操作前的充分准备及心理疏导,操作中医护默契的配合,操作后严密监测、加强呼吸道管理.认为纤支镜治疗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护理技术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和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朱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2例骨科手术术后镇痛发生皮肤压疮的护理缺陷,针对护理缺陷,提出了对术后镇痛患者护理人员要正确指导家属搬动患肢的方法,加强皮肤观察及护理,做好床头交班,做到细评估、细计划、细实施.
作者:董儒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减少Ⅱ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康复时拒医行为的作用.方法 将调查的207名家庭康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接受健康教育组107人,自然组100人,接受健康教育组采取健康讲座、饮食调理、亲情沟通、心理疏导等健康教育进行行为干预.比较2组干预组后的拒医情况.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组的拒医行为少于自然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医务人员采取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家庭康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拒医行为.
作者:岳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云南白药与湿润烧伤膏处理卧床患者浅Ⅱ°烧伤创面的效果,以期找到更有效的药物和方法.方法 将2007年1月~2011年8月在本科住院的33例41处浅Ⅱ°烧伤创面患者分为Y组(云南白药组)与S组(湿润烧伤膏组).Y组15例,采用云南白药胶囊中的粉剂外涂于创面,S组18例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Y组治疗效果优于S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对卧床患者浅Ⅱ°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优于湿润烧伤膏,值得推广.
作者:李琼;刘小军;吴娇;张洁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期更好地做好临床带教工作,提高护生实习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本院各大中专院校的110名实习中后期的护生从个性特征、职业意愿及认识、专业学习能力情况及学习意愿及心理四方面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令人堪忧,甚至职业选择意向也不尽如人意.结论 加强护生职业教育及专业认同感的培养、更新带教观念,灵活带教、优化带教方法,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正确引导,加强护生心理应激的调整等四个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保证和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刘静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本院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护理服务文化建设举措,包括统一认识、护理服务艺术的培训、实行垂直管理、倡导细节服务,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打造队伍,树立形象等.护理服务文化内涵提升了,尤其是示范病区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家属及医生的高度认可,满意度提高.认为将护理服务文化与临床护理紧密结合,通过服务文化提高护理服务品质,通过护理服务促进服务文化建设,能实现文化创新和服务创新,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夏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本院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科室内未安排带教老师额外时间指导护生,带教不得法,转科考试流于形式,护生学习主动性及组织纪律性较差等.提出相应的对策.认为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亟待改进,管理层领导要善于分析存在的不足,逐步完善和健全带教制度.
作者:鲁群英;杨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