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媛
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1年3月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超过12孕周(大子宫)的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90例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主要包括术前访视与用物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做好患者准备,器械护士做好器械台准备并密切配合腹腔镜操作.认为加强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中护理配合,对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起关键作用.
作者:李霞;李维凤;高敏;葛园;王萍萍;张秋丽;李平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37例糖尿病患者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糖控制的护理措施,包括血糖监测、胰岛素使用、饮食控制、感染防治等,认为糖尿病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后控制好血糖,能减少患者术后因血糖过高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陶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游泳加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出生48h血清胆红素>205 μmol/L的新生儿按出生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5例,采用游泳2次/d,10~15 min/次,加蓝光治疗6 h/ d;对照组55例采用蓝光治疗6 h/ d,比较2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变化,观察新生儿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结果 观察组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胎便转黄时间缩短(P<0.05),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游泳加蓝光治疗可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提前胎便排出及转黄时间,具有安全、经济、方便、有效的优点.
作者:杨丽仙;谢俐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本院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护理服务文化建设举措,包括统一认识、护理服务艺术的培训、实行垂直管理、倡导细节服务,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打造队伍,树立形象等.护理服务文化内涵提升了,尤其是示范病区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家属及医生的高度认可,满意度提高.认为将护理服务文化与临床护理紧密结合,通过服务文化提高护理服务品质,通过护理服务促进服务文化建设,能实现文化创新和服务创新,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夏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指腹按摩推行法在门诊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50例静脉穿刺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5例.实验组采用指腹按摩推行法选择静脉进行穿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握拳、拍打选择静脉进行穿刺.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指腹按摩推行法选择血管进行静脉穿刺,能减轻静脉穿刺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能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原则,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敖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口腔种植门诊患者的心理,帮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1年1月~2011年4月种植门诊就诊患者100例进行就诊时恐惧原因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随机抽查100名门诊患者有80例恐惧疼痛,占80%,对种植期望过高有10例,占10%,认为费用高有5例,占5%,对医护态度不满意有2例,占2%.结论 门诊种植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心理,满足患者需要,减少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王丽琼;何静;雷逸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直接动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6月至 2010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直接动脉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600人次为对照组,并针对穿刺失败情况进行分析.另外随机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实施穿刺技术改良后的行直接动脉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600人次为改良组.2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9.0%,改良组穿刺成功率为95.3%.改良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 不断总结血液透析患者直接动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改良穿刺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42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疼痛的心理护理,主观感觉异常的心理护理等.36例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无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5例并发了术后吻合口瘘,1例术后胸部刀口裂开.认为术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加强营养,合理膳食,严格控制血糖、尿糖值,掌握手术指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加强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极其重要.
作者:金磊;吕爱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孕期妇女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应对方式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孕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信息,帮助艾滋病孕妇做出合适的选择,从而达到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目的.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长沙市某三级医院的867名孕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孕妇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较广泛,有45.9%、32.1%、60.6%、41.4%分别从网络、书籍、医务人员、疾病控制人员处咨询艾滋病知识.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不一,年龄在24岁以下的年轻孕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孕妇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较低,分别为(80.14±14.55)分、(79.75±12.66)分.在婚孕妇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为(84.52±12.06)分,高于未婚孕妇和同居孕妇.结论 孕期妇女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了解情况不容乐观,有待于今后提高宣传力度.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不一,在对艾滋病的态度与应对方式上,孕期妇女的选择亦不尽相同,加强对年龄偏小、文化层次偏低的未婚孕妇和同居孕妇的艾滋病知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诗平;吴让香;曾宇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在住院精神病人中运用激励机制的方法,引入激励机制后,调动了住院精神病人的积极性,使其配合工娱治疗,服从管理,使病人满意度提高,病人之间及护患之间纠纷减少.认为在工娱治疗中引入激励机制能提高住院精神病人的工娱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梁可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全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6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82例进行围术期全期护理,另一组82例作对照只进行单纯手术配合护理,调查2组患者的心理、生理、满意度等指标,综合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全期护理组患者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手术室后全期护理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主动配合手术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期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使患者在手术室产生的心理压力明显降低,可以使患者具备更好的心理、生理条件配合手术,大大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和手术患者满意度.
作者:廖晓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临床带教模式在基层医院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从2009年正式实施规范化临床带教模式,随机抽取2005年7月~2006年5月本院实习护生80名为对照组,2009年7月~2010年5月本院实习护生80名为实验组,回顾性调查2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实习护生与带教教师的互评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教师满意度是90.0%,高于对照组的72.5%.结论 规范化临床带教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与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为组建一支专业素质高、带教经验丰富的护理临床带教队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洪雪桂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手足口病病情观察表>早期识别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经验体会.在362例手足口病患儿中使用手足口病病情观察表,培训护理人员依照表中内容对患儿进行一系列严密观察和早期识别.认为<手足口病病情观察表>为早期识别危重症患儿,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提供了有效保障.
作者:邱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缩短护士更换液体时间及完善更换液体床边核对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54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更换液体流程操作,实验组实施流程再造.分别由科室12名护士更换液体.比较2组护士更换液体所需时间及更换液体床边2人核对执行情况.结果 护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更换1瓶液体所需时间分别为(60.30±10.46)s、(30.39±7.54)s,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一例进行床边2人核对,实验组均实现了床边2人核对.结论 通过流程再造,能缩短护士更换液体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并能提高更换液体安全性,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芳芳;刘小燕;涂淑莲;周美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本院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科室内未安排带教老师额外时间指导护生,带教不得法,转科考试流于形式,护生学习主动性及组织纪律性较差等.提出相应的对策.认为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亟待改进,管理层领导要善于分析存在的不足,逐步完善和健全带教制度.
作者:鲁群英;杨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了本院112名护理实习生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时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护理操作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操作标准不统一,临床带教老师操作不规范等.采取相应措施,包括统一标准,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等.认为在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教学中师生应该转变观念,注重操作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护生的心肺复苏操作水平.
作者:龚瑛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按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手术防护及术后处理要点,对本院7例HIV感染者手术进行严格的手术防护及术后处理,认为合理的手术防护及术后处理是避免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殷俊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分析了急诊非创伤腹痛分诊误诊的原因,并总结了分诊技巧.原因主要包括询问病史和体查不详细,护士分诊水平存在差异,患者个体因素差异,干扰因素影响,患者隐瞒病史,沟通障碍以及时间因素.认为分诊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抢救能否成功的因素之一.探讨急性腹痛患者分诊误诊的常见原因,降低分诊误诊率,可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有着重要的实际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陈慧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治疗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全程心理护理.方法 对神经介入治疗术患者102例实行围手术期全程心理护理,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焦虑状况.结果 神经介入治疗术患者接受全程心理护理后手术后焦虑减轻,较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2,P<0.05).结论 对神经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实行全程心理护理可缓解焦虑情绪,对患者身体康复和并发症的预防起重要作用.
作者:谭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情志干预对胃脘痛的疗效.方法 将66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情志干预,加强护患间的交流,指导患者调节情志,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志干预对胃脘痛具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胡桂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