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普外科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王静芳

关键词: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 护理
摘要:总结了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及其原因.非计划性拔管主要包括气管插管、胃管等患者感觉舒适度较差的管道;常见原因为:健康宣教不到位、固定方法不正确、巡视不及时等.认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既与患者因素相关又和护理措施不到位有关,临床应根据专科情况落实健康教育的效果,实行弹性排班并且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加强病房巡视,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铺床法中大单铺法的改进

    铺床法是临床护士晨、晚护理必须进行的一项基本操作,由于卧床病人受疾病的折磨,在床上翻身次数频繁,很容易引起床基松散,其一影响病房床单位的美观,其二增加护理人员整理床单位的时间.鉴于此笔者对传统大单铺法进行改进,实施2年来效果较为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有氧运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药物治疗,患者可自由活动,不采取额外运动干涉,干预组患者由护理研究人员制定合理的有氧运动方式,并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多维疲劳量表中文版对患者疲乏状况进行评分.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疲乏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疲乏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氧运动可以缓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妮;华曼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探讨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的临床输注疗效

    目的 探讨冰冻血小板与新鲜机采血小板在临床应用中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选择12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1例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65例患者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比较2组血小板增加值及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后血小板增加值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止血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后血小板增加值高于冰冻血小板,冰冻血小板的急性止血效果优于新鲜机采血小板;冰冻血小板可用于急诊血小板输注,但不宜作常规使用.

    作者:王小玮;张锦泉;袁峥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例肺动脉闭锁行侧支血管封堵并外科矫治术及连续静脉血液滤过的护理体会

    总结1例肺动脉闭锁并侧支封堵术后行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的护理经验,包括血管通路的护理、超滤和液体平衡的评估、预防出血、血滤管道管理、预防感染、体温的管理.认为根据患者特点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可提高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杨燕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总结了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从出血期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见性护理等关键环节,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干预.认为采用综合方法护理,对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易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护理管理

    总结了4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分析原因、提高认识、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制定规范有效的护理流程.认为有效的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胡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评价服药依从性的方法以及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干预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可控制患者的发病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作者:邓福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恶性滋养细胞肿瘤(MGTT)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分析76例住院MGTT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结果 MGTT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1).不同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的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TT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不容乐观,家庭经济情况不好、文化程度低下、农村的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更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特点,通过各种手段提高MGTT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作者:王素侠;张华伟;朱芳霞;王震芳;郭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辨证施护在肛肠疾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了解辨证施护在肛肠疾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6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辨证施护组和一般护理组各38例,一般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辨证施护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个体不同给予辨证施护,观察2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症情况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辨证施护组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P<0.05),对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P<0.05).结论 辨证施护可提高肛肠手术患者的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节约护士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理管理在临床科室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

    总结临床科室通过加强护理管理的方法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经验.主要措施为: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培训,科室布局明确划分,规范医护人员及病人的消毒隔离,定期监督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持续进行质量改进.认为临床科室把护理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医院感染管理中,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林春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高危新生儿分娩前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其与提高窒息新生儿5 min复苏成功率及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3月~12月在本院经阴道分娩孕周大于28周活产,1 minApgar评分小于7分的新生儿58例,为对照组,按照新生儿窒息抢救常规流程护理;2010年3月~12月在本院经阴道分娩孕周大于28周活产,1分钟Apgar评分小于7分的新生儿40例,为干预组,在常规抢救流程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窒息新生儿5 min复苏成功率较对照组高,而有关窒息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 在产科对高危新生儿在分娩前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指导护理措施实施,可有效降低护理缺陷,为窒息新生儿争取抢救时间,可提高复苏成功率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友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并发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每周透析2次,透析联合灌流1次,将灌流器串联于高通量透析器前,血流量150~2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灌流治疗时间为2 h,之后继续血液透析2 h.对照组采用高通量透析器每周透析2次,每次透析4 h.观察2组患者皮肤瘙痒、骨痛、不安腿综合征、食欲、睡眠及自主感觉等临床症状变化,检测肾功能、电解质、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同型半胱氨酸(tHcy)、C反应蛋白(CRP).结果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多数患者皮肤瘙痒、骨痛、不安腿综合征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自主感觉良好;尿素、肌酐、血磷、血钾、血PTH、血β2-MG、tHcy、CRP降低,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降低尿毒症患者血中PTH、β2-MG、tHcy、CRP等中分子物质,对患者的皮肤瘙痒、骨痛、不安腿综合征等症状疗效显著,并且能够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及自主感觉.

    作者:孙蕾;王惠新;高珺;高福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全程健康教育对缓解儿科患儿家属心理问题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儿科患儿家属负性情绪的缓解程度.方法 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儿科住院部的400名患儿家属,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干预措施;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家属进行评分比较;出院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知情、诊治时间及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家属的SCL-90中的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敌对、偏执、人际关系等因子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诊治时间、疾病知情度及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给予全程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儿家属的负性心理,从而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有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谭艳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泰国护理管理模式给中国的启示

    总结了对泰国清迈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管理体系的研修学习经验,体会到泰国护理管理从护理质量保证、风险管理、感染控制管理及人性化的理念等方面都有其可借鉴之处.认为各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应结合中国国情,学习泰国先进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经验、服务理念,推动中国护理工作的持续良性发展.

    作者:黄琪;张静华;曾彬;尹芳;师耀清;张朝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总结了舒适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包括心理的舒适护理、生理的舒适护理和社会因素的舒适护理.认为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不适的有效措施.

    作者:徐小欣;张锦丽;仇柯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股静脉置管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神经外科的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常需反复多次输注甘露醇、TPN等浓度高、对静脉刺激性大的药物,而股静脉管腔大、血流快,药液不易在血管壁滞留,对血管壁的刺激性较小,从而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

    作者:倪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职业防护教育对实习护生职业伤害的影响

    目的 了解职业防护教育及岗前培训对护生职业伤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届实习护生122名为对照组,2010届实习护生12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岗前教育后进入临床实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后再进入临床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强化职业防护技能.2组均在岗前教育后进行防护知识认知情况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经过职业防护教育的护生标准预防的概念较强,达到90.83%,观察组发生锐器伤后,91.67%的人及时处理和报告;对照组护生在发生锐器伤后即时处理和报告的只占52.46%.观察组对职业防护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职业防护,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在学校学习期间、岗前培训和实习期间对护生强化防护教育,可明显降低实习护生的职业伤害.

    作者:郑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鱼肝油对防治腹泻患儿臀红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鱼肝油在防治患儿腹泻臀红的作用.方法 将腹泻患儿134例,按入院评估臀红结果分成有臀红74例和无臀红60例患儿,将有臀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鱼肝油进行臀部外涂治疗;将无臀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鱼肝油进行臀部外涂预防;分别于第3 d和第7 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有臀红的观察组3 d好转率达70.27%,7 d治愈率达81.08%;而对照组3 d好转率达48.64%,7 d治愈率达54.05%;无臀红的观察组3 d无发生臀红达90.00%,7 d无发生臀红达83.33%;而对照组3 d无发生臀红达66.66%,7 d无发生臀红达46.66%.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鱼肝油在防治腹泻患儿臀红和减轻患儿痛苦、提高腹泻患儿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全小芳;梁锦霞;黄杏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金黄膏外敷配合综合护理治疗气滞热壅型急性乳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金黄膏外敷配合综合护理治疗气滞热壅型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气滞热壅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抗炎治疗,每日1次;实验组30例采用乳房肿块局部外敷金黄膏,每日1次,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减退后停用,同时配合综合护理,7 d后观察2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金黄膏外敷配合综合护理治疗气滞热壅型急性乳腺炎明显缩短了消肿、止痛及排乳时间,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万玉萍;张红梅;陈灵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标准预防在ICU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标准预防措施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防止交叉感染.方法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小组、感染联络员三级监控管理体系,对ICU护理人员采用培训与考核、正确防护用具、严格执行ICU消毒隔离制度等标准化防护措施.结果 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后,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率及病人交叉感染均下降(P<0.01).结论 标准预防措施可增强ICU护理人员自我防护,防止院内感染,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胡守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