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肠梗阻围术期中的应用

刘亚琼;李青玲;邹欣

关键词:小儿, 肠梗阻, 围术期, 临床护理路径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肠梗阻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2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家长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家长的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肠梗阻围术期中的应用有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家长的满意率.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临时心脏起博器抢救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

    总结了临时心脏起博器抢救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观察.主要包括术前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抢救器械、药品等处于备用状态,术中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为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稳定、快速、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及早地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是挽救患儿生命的重要措施.细致周到的护理,可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在短的时间内康复.

    作者:朱美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家庭访视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手足口病患儿看护人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家庭访视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手足口病患儿看护人基本知识和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具有可比性的A和B 2个社区,A社区实行家庭访视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B社区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分别在干预前后调查两社区婴幼儿看护人的腹泻病卫生知识、卫生行为形成情况.结果 A社区手足口病患儿看护人干预前后对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重症危险信号、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等基本知识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对照组B社区没有差异(P>0.05).A社区手足口病患儿看护人干预前后消毒隔离、体温监测、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合理饮食、观察病情等行为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对照组B社区没有差异(P>0.05).结论 家庭访视健康教育干预比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相比,更明显改善社区手足口病患儿看护人基本知识和行为变化.

    作者:陈笑;黄小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持续性房颤与阵发性房颤患者在三维标测引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效果,探讨两者护理特点.方法 选择行导管消融术的6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和4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比较2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人均吗啡用量、手术时间、电复率百分率、心包积液发生率及住院期间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持续组患者护理评价指标明显高于阵发组(P<0.01).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较阵发组患者在围术期要承受更多的不适感,且具有更高的住院期间复发率.针对该组患者应加强围术期心理护理,并积极对症处理,将患者痛苦降到低程度.

    作者:何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马应龙痔疮膏治疗妇产科术后患者褥疮的效果观察

    总结了马应龙痔疮膏治疗妇产科术后患者褥疮疗效,其所含的各种成份具有抗菌消炎、收敛、防腐、止痛、生肌、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认为临床应用于I期II期褥疮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优于其它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汇群;方梅英;汪敏;田志英;翁金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探讨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的临床输注疗效

    目的 探讨冰冻血小板与新鲜机采血小板在临床应用中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选择12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1例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65例患者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比较2组血小板增加值及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后血小板增加值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止血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后血小板增加值高于冰冻血小板,冰冻血小板的急性止血效果优于新鲜机采血小板;冰冻血小板可用于急诊血小板输注,但不宜作常规使用.

    作者:王小玮;张锦泉;袁峥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输液瓶口贴在胰岛素封存中的应用

    胰岛素开启后的封存方法直接影响药效和患者的安全.以往采用乙醇或聚维酮碘棉球压在胰岛素瓶口,再用胶布固定.此方法可能存在乙醇或聚维酮碘棉球潮湿、胶布不粘导致棉球脱落、棉球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而降低消毒防护作用等问题.本科针对此情况,采用医用输液瓶口贴,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春香;王翠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中西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 采取随机原则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综合治疗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配合相应的护理,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护理

    总结了10例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常规护理、安全防范、诱因防治、消毒隔离、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灌肠护理、健康教育等措施.认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肝性脑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跃;陈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肝炎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35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对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认为通过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完善、细致、周到的治疗和护理后,肝炎症状得到了控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在精心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认为在及时诊治的同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董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高危新生儿分娩前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其与提高窒息新生儿5 min复苏成功率及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3月~12月在本院经阴道分娩孕周大于28周活产,1 minApgar评分小于7分的新生儿58例,为对照组,按照新生儿窒息抢救常规流程护理;2010年3月~12月在本院经阴道分娩孕周大于28周活产,1分钟Apgar评分小于7分的新生儿40例,为干预组,在常规抢救流程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窒息新生儿5 min复苏成功率较对照组高,而有关窒息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 在产科对高危新生儿在分娩前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指导护理措施实施,可有效降低护理缺陷,为窒息新生儿争取抢救时间,可提高复苏成功率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友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全程健康教育对缓解儿科患儿家属心理问题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儿科患儿家属负性情绪的缓解程度.方法 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儿科住院部的400名患儿家属,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干预措施;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家属进行评分比较;出院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知情、诊治时间及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家属的SCL-90中的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敌对、偏执、人际关系等因子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诊治时间、疾病知情度及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给予全程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儿家属的负性心理,从而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有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谭艳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ICU患者临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ICU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护理研究前患者均未并发肺部感染,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均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法,重点在于预防肺部感染.结果 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ICU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减少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

    作者:王桂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收治流浪精神病病人对基层医院产生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收治流浪精神病病人对基层医院带来的安全隐患.方法 通过108例流浪精神病病人同非流浪精神病病人的对照分析,从病人诊断治疗方面、院内感染方面、精神病的特异性上分析流浪的精神病病人带来的不安全隐患.结果 研究组病人入院时躯体情况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精神症状中伤人、毁物情况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自理能力差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收治流浪精神病病人对基层医院产生的安全隐患较大,可采取分病区管理和加强入院时全面检查,重视医护人员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完善各种安全预案的制定与落实,加强通风、洗手、更衣等措施.

    作者:赵涛;庄美芳;李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儿科综合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落实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总结了儿科综合病房手卫生规范落实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通过手卫生规范落实情况和改进洗手设施及配备干手小毛巾,建立健全科室各项消毒隔离规章制度,可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认为组织制度健全且控制措施落实、培训到位,是保证医疗安全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所在.

    作者:倪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匀浆膳联合酸奶在危重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结了143例危重病人使用匀浆膳联合酸奶管喂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喂养管位置、胃肠道耐受性、营养、代谢的监测及鼻饲液的选择,置管的护理,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危重病人给予匀浆膳联合酸奶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燕;周燕;余长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藻酸盐敷料在气管切开术后造瘘口感染的护理

    总结了18例气管切开术后造瘘口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体会,发现康惠尔藻酸盐敷料对加快气管切开造瘘口感染伤口愈合有明显效果,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147例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产前重视检查及保健;产时科学处理产程,减少危险因素;产后细心观察,对症处理及积极配合急救,并加强生活、心理护理.认为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

    作者:马辽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体肺移植的手术护理配合

    总结了5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护理及手术室的术前准备、术中手术配合等.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和康复护理等,认为在自体肺移植的手术过程中,要充分做好手术室的术前准备工作,熟悉手术的相关步骤;术中密切配合,可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朱鑫玲;殷莉;钱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婴儿脑损伤早期康复治疗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脑损伤患儿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108例确诊为脑损伤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针对患儿情况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对照组只对疑问做简单解释说明.结果 2组患儿家长遵医行为和治疗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缩短脑损伤患儿早期康复时间,从而提高脑损伤儿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也能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李春阳;谢剑平;石海燕;李群;申慧;陈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