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乃彬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围产期产妇健康教育效果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一科分娩的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未采取品管圈活动干预的30例产妇资料组成对照组,2017年5月-2018年5月采取品管圈活动干预的30例产妇资料组成观察组.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健康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知识、产后一般知识、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角色转变、遵医自我护理、婴儿护理及母乳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围产期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利于及时纠正错误行为.
作者:谷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髋部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时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预后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外走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恢复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实验组患者的SBP和HR变化率较好;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工作中,能够缩短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使患者在手术后能够更快恢复,并且还能够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使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利用抽签的方式选取2016年一整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200人,对这些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微型营养评定法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定.结果:通过对这些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患有老年骨质疏松和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月收入以及抽烟喝酒,饮食习惯,运动等因素有关.在这200名患者中,营养评定分数超过24分的患者有40%,分数在17分和24分之间的患者有49%,分数小于或等于17分的患者有11%.通过对患者的信息调查,发现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骨质疏松症受性别、婚姻、吸烟以及运动对的影响程度大于患者文化程度、月收入以及饮酒的影响程度,其中影响骨质疏松患者营养状况的大因素就是性别.结论:通过有效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营养状况以及影响的因素,发现多种因素影响着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状况.所以老年人要通过合理的饮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营养状况进行有效的改善.
作者:李华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颈动脉IMT、血压昼夜变异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及DBP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值、血压昼夜变异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昼夜血压水平变异,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洪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和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与普通X线摄影在骨骼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影像科的骨骼系统摄片260例,其中计算机X线摄影和普通X线摄影各130例,观察和比较两种摄片方法的结果.结果:计算机X线摄影的优质片率和不同组织图像质量均显著优于普通X线摄影(p<0.01),废片率显著低于普通X线摄影(p<0.01).结论:骨骼系统计算机X线摄影的摄片质量优于普通X线摄影.
作者:刘志飞;李亮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学校护理专业专科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则实施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观察其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学生对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技能水平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外科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可提升学生护理专业技能水平、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核心能力水平,可在临床教学中尝试推广应用.
作者:赵华;吴学华;谢玉先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满意程度.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48例作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研究组2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6.23±5.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3.18)分,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对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收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何兴萍;杨佳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3月来我院急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配合采用西药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汤剂循证治疗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通过采用中医疗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用药的毒副性以及不良反应,促进其健康生活,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谷利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提高药库管理药品的水平.方法:针对本院药库在管理药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有关控制药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合适的药品质量控制方法,不断改进不足.结果:规范化的控制药库药品质量体系逐步建立,医院所用药品的药品质量得到更有效的保证.结论:深入探讨分析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十分有必要.
作者:朱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病患50例,将之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25).研究组实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明显比对照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提升疗效,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罗妮娅;安雪梅;袁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术后谵妄患者的护理对策,为有效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术后谵妄患者82例,随着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病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病率19.51%,明显低于对照组60.97%.观察组总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满足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术后谵妄患者护理需要,有利于降低谵妄发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测定还原物质(易氧化物)时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有无明显差易以及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方法:以本所2018年2月至5月期间收取的输液器样品10批为测定对象,分别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和手动滴定法进行检测,然后根据不同测定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自动电位滴定法和手动滴定法无明显性差易,自动电位滴定法的精密度优于手动法.结论:自动电位滴定法可逐步取代手动法.
作者:李启平;李伟华;蔡爱华;陈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对非阵发性心动过速临床治疗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非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动态心电图,将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36例患者作为A组,其余36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B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A组平均年龄大于B组;A、B两组的非阵发性心动过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A组主要表现为期前收缩,B组多为等律型;A组发作前伴有房室传导功能障碍、室性与窦性心律失常、窦房结功能障碍,且发作前窦性心率高、心动过速阵数多,均显著高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诊断在非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诊断中意义重大,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作者:刘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明急诊输液室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时的护理观察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急诊输液室收治的200名患者进行穿刺成功率的对比分析,以此来讨论可能会导致穿刺失败的各种因素,同时对护理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对200例患者的穿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穿刺成功的案例为180例,穿刺失败的案例为20例,而导致穿刺失败的因素分析当中,套管堵塞问题所导致的失败为2例,液体渗透为3例,而局部静脉炎为8例,后皮下血肿以及穿刺部位感染等问题所导致的失败案例分别为2例以及3例.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静脉留置针法在应用于急诊输液室中时可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并降低了穿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升了患者的护理舒适性.
作者:温丽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新伤续断汤对股骨远端B、C型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股骨远端B、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30例.对照组仅给以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研究组给以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新伤续断汤治疗,并比较两组康复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7.34%,对照组有效率为78.42%,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远端B、C型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联合新伤续断汤治疗方案有较好的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被推广使用.
作者:贾明鸣;于春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皮炎湿疹治疗中应用地奈德乳膏的疗效及可行性研究.方法:选择于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间本院收集的皮炎湿疹患者52例随机分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加以治疗,治疗组使用地奈德乳膏加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可行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是94.23%,对照组是80.7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瘙痒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皆无不良反应.结论:地奈德乳膏运用于皮炎湿疹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具有较高可行性.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其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84例剖宫产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2例,所有产妇均实施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采用氯化钠注射液,将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麻醉质量比较(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能让产妇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单独多潘立酮治疗,给予观察组铝碳酸镁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给予铝碳酸镁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美玲;邵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小儿腹部手术后采取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8例腹部手术患儿分作甲乙两组,每组14例.甲组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与胃肠减压等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乙组患儿术后康复效果优于甲组,且生活质量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部手术治疗中应用生长抑素,不但可以提高患儿术后的康复效果,而且还能改善其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广泛推广治疗.
作者:李亚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方法:选取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小儿腹泻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各37例,参照组采用基础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依据两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对比其护理效果、护理满意程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数据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较好,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值得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肖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