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应用于肺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李慧珍;吴江贵;王丹;陈璐

关键词:肺切除,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肺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探索一种更有利于肺切除患者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4月在本院胸心外科行肺切除手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胸外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肺切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出院患者随访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结了出院患者随访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部分医务人员对电话随访不够重视、患者对电话随访不够理解、通讯不畅、随访环境不佳等原因,认为只有齐抓共管、落实责任、改善环境、加强与患者及家属联系沟通,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作者:易淑琼;汪美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7例门诊患者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

    分析门诊患者投诉的原因,包括缺乏沟通、服务态度差、缺乏责任心、患者自身因素及社会因素.认为加强医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重视患者投诉可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冯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 将96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案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复诊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复诊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任丽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尿管拔除法对减轻停留尿管患者不适症状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尿管拔除法对停留尿管患者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停留尿管7~14天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法,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拔尿管方法,比较2组患者不适及膀胱刺激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Z=-4.98,P<0.01);实验组膀胱刺激征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Z=-4.12,P<0.01).结论 改良尿管拔除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降低膀胱刺激征等不适,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梁金英;黎少芳;苏焕玲;聂风妹;黎凤凡;黄俊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物理降温后腋温、背部体温与鼻温间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长期卧床发热患者冰敷物理降温后,腋温与背部体温及鼻温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7月入住本院长期卧床腋温≥38.5℃的110例患者均行冰敷物理降温,冰敷后60分钟复测腋温、背部体温和鼻温.对比分析降温后患者腋温与鼻温、背温与鼻温及腋温与背温的差异.结果 冰敷降温后各组患者鼻温与腋温、鼻温与背部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高热组患者腋温与背部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热组和高热组腋温与背部体温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期卧床的发热患者冰敷物理降温后,以腋温复测时可能会造成体温偏低的误判.

    作者:耿梦雅;徐骅;陈美华;吴婉清;甘秀军;冯林;罗月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指导家庭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指导家庭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指导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配合治疗,分别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1周、2周、4周、8周时的吞咽能力评定分值.结果 4周后,干预组吞咽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8周后,干预组吞咽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指导家庭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重建,降低远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赵莉莉;刘剑英;王惠;张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大出血致皮肤坏死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结了5例肝硬化大出血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发生皮肤坏死的原因,包括药物浓度过大、患者血管通透性的改变等.认为将药物浓度降低、加强责任心、提高预见性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虞水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赛肤润治疗克林霉素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赛肤润治疗克林霉素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克林霉素针所致静脉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用赛肤润和50%硫酸镁外用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赛肤润对克林霉素针所致静脉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推广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吴爱华;汪郢;刘金凤;徐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淋巴结结核换药模式的探讨

    目的 观察淋巴结结核换药模式改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非随机同期收集医院2006年~2010年72例淋巴结结核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36例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2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观察.结果 试验组36例患者消除了换药时对疼痛的心理恐惧,坚持局部伤口换药,治疗效果满意;对照组36例患者换药时间延长,复发6例.结论 由医生为淋巴结结核换药转变为医护一起的伤口换药理念,配合全身抗结核治疗,既缩短了病程,又增加了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作者:罗卜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综合干预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提高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方法 对91名精神科护士采取改善工作环境、改进护理用具、提高护理人员的配置、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等措施进行综合干预,在干预的前后运用SCL-90症状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评价.结果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突出表现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经综合干预后,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P<0.05).结论 管理者应长期关注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帮助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邓泽英;杨静;黄健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20%甘露醇外渗的影响

    目的 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防止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时的外渗.方法 将2010年7月~12月本院80例静脉滴注20%甘露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一般静脉输液常规进行输液,观察组则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观察20%甘露醇静脉滴注的外渗情况.结果 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后,20%甘露醇静脉滴注的外渗例数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甘露醇静脉滴注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20%甘露醇外渗.

    作者:欧阳结颜;邓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质量控制在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在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本院院前急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的出诊速度、急救技术实施的成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与差错的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出诊到达现场时间、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差错发生率4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质量控制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肺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肺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探索一种更有利于肺切除患者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4月在本院胸心外科行肺切除手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胸外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以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肺切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慧珍;吴江贵;王丹;陈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压对直接动静脉穿刺影响的分析与干预

    目的 探讨血压对透析患者直接动静脉穿刺的影响.方法 对需采取直接动静脉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3例共1100次在穿刺前检测血压,研究血压与直接动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系.结果 血压≤180/110mmHg,足背动脉或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5.39%;血压≥180/110mmHg时,同部位穿刺成功率为89.98﹪,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透析患者的血压直接影响足背动脉或桡动脉的穿刺成功率.穿刺前应该检测血压,血压小于180/110mmHg时可直接进行穿刺;血压等于或大于180/110mmHg时,可行临时性置管术,并遵医嘱予小剂量降压药,待血压恢复至160/90mmHg左右时,再进行足背动脉或桡动脉穿刺.

    作者:张春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器的护理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器应用的技术及护理.方法 选取入住本科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复位器组32例,应用跟骨关节内复位器,配合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传统组32例,进行传统的方法手术.结果 复位器组患者优良率87.4%,高于传统组患者优良率81.2%(P<0.05).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器能将塌陷的跟骨后关节面整体抬起,大限度地减少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经术后配合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沈玲丽;龚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例全麻支撑喉镜下艾滋病患者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院感管理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性传播疫病[1].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在我国发展迅猛,AIDS患者数急剧增加[2].医务人员接触这类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体液,都极有可能被感染(HIV),而手术室医务人员是接触这类患者的高危人群,必须加强院感管理及职业防护.本院在2010年6月~2011年11月对2例声带息肉艾滋病患者成功实施了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的摘除术,在防护管理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清胰汤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清胰汤辅助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将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胃肠减压、禁食、抗炎补液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6 h自胃管鼻饲注入100 ml清胰汤、每8 h予200 ml清胰汤进行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1例患者中途因病情恶化终止常规治疗、转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按既定方案实施治疗.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开始流质饮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在保守治疗方案下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合理的护理措施指导下,运用清胰汤经胃管鼻饲注药及保留灌肠可有效解除急性胰腺炎病症,防止进一步发展而转行手术治疗,从而也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Herzberg双因素理论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管理中的应用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应用Herzberg双因素理论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发挥激励作用,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主人翁精神和创新能力,切实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及临床护理措施,解决患者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问题,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赵杏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是一种新的服务价值理念的体现.规范的护理用语是人文关怀的前提,优美的设施环境是人文关怀的基础,过硬的业务技术是人文关怀的关键,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人文关怀的保证.将人文关怀融入急诊护理中,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升华,融洽了护患关系,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减少了医疗纠纷,净化了就医环境,使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和急诊护理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是当今医学模式转变中倡导的主方向.

    作者:宋启慧;皮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

    总结了介入疗法治疗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急救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认为应用开展急救护理,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护理关键,可挽救晚期产后大出血产妇的生命.

    作者:黄道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