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林
目的:分析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措施的疗效,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分析组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在统计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生活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部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7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钢板螺钉治疗,实验组予以可吸收螺钉与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2.86%远远低于对照组22.86%,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自身增强可吸收棒联合治疗对降低手足部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姜永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深入探究并比较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唑吡坦与单用唑吡坦在治疗原发性失眠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6年至2018年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唑吡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唑吡坦的基础上,加服艾司西酞普兰进行联合治疗.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失眠的过程中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唑吡坦进行治疗有着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治疗,且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朱军;雷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新型敷料用于外伤患者伤口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2例外伤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进行伤口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新型敷料,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敷料用于外伤患者伤口护理的效果良好,提升了护理效果,也能够控制并发症情况,后续工作中可给予推广.
作者:刘泽云;李硕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优化配比润滑止痛剂联合坐浴在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排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肛肠疾病手术的160例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全部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治疗及坐浴护理,并在其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优化配比润滑止痛剂,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疼痛及水肿程度,并比较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有效率为93.75%,显著优于常规组的76.25%(P<0.05),且两组患者在进行干预前,其疼痛及水肿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仅干预后,研究组疼痛及水肿评分分别降低至(1.62±1.52)分及(1.48±0.62)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及治疗前(P<0.05),同时研究组疼痛、水肿、出血相应症状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采用优化配比润滑止痛剂联合坐浴进行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及水肿程度,对提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排便时感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增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n=30)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30),比较两组患者SDS、SAS评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和对照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ICU综合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病例数为5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SAS、SMH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将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重症监护室病房患者效果良好能够显著焦虑情况以及睡眠质量,缓解ICU综合征.
作者:游云霞;张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其发病率高,多发率强等特点直接影响卒中患者的自身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进而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阐述了治疗卒中患者平衡功能障碍非药物治疗的现代康复运动治疗手段.
作者:李德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并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有利于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其精神状态,促进患者转归.
作者:康欣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胆囊息肉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同一组4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B超检查的两组数据与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4例患者,其中胆固醇息肉组18例,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17例,B超检查出15例,检出率分别为94.44%、83.33%;胆囊腺瘤组2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24例,B超检查出36例,检出率分别为92.31%、69.2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
作者:辛凤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体检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本文探讨PDCA循环法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PDCA循环法,不断改进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质量水平.结果: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法,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与受检者满意度,更加规范护理工作,减少护患纠纷出现机率.结论:PDCA是综合一体的科学工作流程,具有完整性、持续性的特点,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72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院内常规护理,出院后仅定期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中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各项领域评分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其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治疗纵膈肿瘤采用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纵膈肿瘤患者100例,采用奇偶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比2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与术后恢复指标,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4%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20%,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治疗纵膈肿瘤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段晋;施云飞;雷又鸣;赵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创建癌痛规范化病房的效果.方法:本院自2017年1月开始在肿瘤病房创建癌痛规范化病房,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创建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创建后,创建前后均选择80名癌症患者及22名肿瘤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评估癌痛管理效果.结果:创建后肿瘤科护理人员癌痛知识、管理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创建前(P<0.05);创建后患者出院时癌痛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及创建前患者出院时(P<0.05).结论:积极创建癌痛规范化病房,可以显著提升肿瘤护理人员的癌痛知识掌握水平,优化护理人员管理态度,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情况.
作者:陈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在初产妇中开展导乐分娩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治疗时段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以数字列表法随机展开分组,围绕常规性分娩护理(n=41,常规组)与导乐分娩护理(n=41,研究组)的应用效果开展研究.结果:研究组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中应用导乐分娩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
作者:宋盼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进行医院药学发展与药师工作模式探讨,为尽快适应深化医改形势,促进医院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认真学习和分析深化医改方案,对比国内外医院药学发展情况,提出我国医院药学发展方向及药师工作模式.结果:我国医院药学服务还不能适应深化医改方案的要求,需要迅速改进和完善.结论:深化医改背景下,必须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和落实药事服务费,促进医院药师队伍的快速发展,保障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基本药物制度平稳实现.
作者:张钦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成人髋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如何指导选择臼杯大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21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男性5例5髋,女性16例16髋,按Crowe分型,Ⅱ型6例(6髋),Ⅲ型11例(11髋),Ⅳ型4例(4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5.3岁.所有患者术前行CT扫描并将二维原始数据导入专用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利用软件剖面分割技术充分观察髋臼的特异形态,并将模型数据传送至3D打印机打印出髋关节模型,提前确立旋转中心、真臼位置等,从而拟定臼杯大小,在实体模型上进行术前演练.术后对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对二维术前计划及三维术前计划所拟定的臼杯假体大小型号与实际置换中的假体型号吻合度进行评估.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3~36个月术后随访,平均随访12.8月,术前为(46.2±5.3)分,术后评分为(86.3±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17例,良4例.利用3D—打印技术拟定的臼杯大小数据中85%与实际置换中一致,其组内相关系数为0.865,明显较基于X射线平片所作的二维术前计划准确.结论:3D-打印技术指导成人髋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臼杯大小型号选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大化地增加假体的稳定性.
作者:陈杰;许燕飞;郭英;艾元亮;王涛;张俊;李皎;袁长飞;李玉恒;蒋江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每组52例,分别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结果:外固定组优良率为96.15%,明显高于内固定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方法比较,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童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到2017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56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切除子宫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率达到了98%,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65%.两组治疗效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当前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恢复效果,同时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的并发症较少等,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作者:钟颖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LEEP术(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于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健康妊娠女性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女性患者进行LEEP术(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两组女性的的坏怀孕情况,生产情况,观察组女性所生育的新生儿质量与健康女性所生育的新生儿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女性术后6个月怀孕的有36位,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怀孕几率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女性的生产情况(早产,胎膜早破)与对照组女性的生产情况没有明显区别,观察组女性的生育的新生儿质量与对照组健康女性所生育的新生儿质量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前病变女性进行LEEP术治疗并不会影响女性的受孕生育情况,不会影响所生育的新生儿质量,值得医院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罗德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