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

文锐;姚旖旎;关大勇;冯春

关键词:奥美拉唑, 胃溃疡, 胃出血,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的42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分成两组,均有21例,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有20例有效病例,有效率是95.24%,对照组有14例有效病例,有效率是66.67%,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治疗有效率高.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新与热毒宁针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究

    目的:探究分析康复新与热毒宁针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到2017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300名小儿患者作为临床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热毒宁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新结合热毒宁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口腔粘膜以及手足皮疹的变化情况进行一定的对比.结果:临床分析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同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治疗完成之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现象.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康复新结合热毒宁针能够有效的达到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同时缩短疗程,加快了患者的疾病愈合,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在未来进行推广和普及.

    作者:潘雅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析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效果

    目的:研究并探讨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96例该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银屑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免疫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行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免疫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银屑病患者行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且不易产生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丽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今后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治疗提供临床治疗经验和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前来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患者35人.治疗1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2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的方式进行,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征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发现,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治疗2组患者采用的腹腔镜切除的手术方式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治疗1组.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治疗方式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患者伤口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胆囊炎手术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金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析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使用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对我院的42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典型组30例和费典型组12例.对不同类型患者的D-二聚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等等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患者的D-二聚体和hs-CRP在发病后会明显的上升,非典型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典型组要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hs-CRP均上升,两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诊断可以根据D-二聚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来进行判断患者的病变类型.

    作者:蒋玉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析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浅析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7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38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研究组39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饮食干预,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指标、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显著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萍;杨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新型敷料用于外伤患者伤口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新型敷料用于外伤患者伤口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2例外伤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进行伤口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新型敷料,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敷料用于外伤患者伤口护理的效果良好,提升了护理效果,也能够控制并发症情况,后续工作中可给予推广.

    作者:刘泽云;李硕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二甲双胍是一种有效的抗糖尿病药物,在Ⅱ型糖尿病治疗中作用显著.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相关的医学专家对二甲双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二甲双胍除了在糖尿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外,在降糖方面也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本文将二甲双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药理作用的新进展进行研究.

    作者:邓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无创产前检测在胎儿性染色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利用母体的外周血中游离的DNA来进行基因测序的技术,对于胎儿的性染色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市的妊娠期妇女30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年龄在17-45岁之间.所有参加本次实验的患者均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进行无创产前检测.抽取孕妇10毫升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其中游离的胎儿的DNA,进行基因测序.通过所测数据与数据库相比较而判断胎儿性染色体是否异常,若出现异常的情况,应该给予孕妇及其家人相关的遗传知识宣教,在其完全知情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羊水穿刺,来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无创产前检测的结果显示有22位孕妇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情况,其中chrX-(Y)者3例;chrX-者12例;chrX+(Y)者6例;chrY+者1例.经过沟通后,有18例患者接受羊水穿刺.其中13例患者的羊水穿刺结果与NIPT(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结果保持一致.这就说明NIPT(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预测准确率在59.1%左右.结论:NIPT技术可以用来检测胎儿的性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但是其准确性不高,不可作为唯一检测标准.

    作者:黄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00例绝经后取环的妇女,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观察组的妇女在术前4天服用米非司酮,结果:实验组术者各级疼痛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者的取环满意度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能够使取环过程较为顺利,其应在临床中被大力的推广.

    作者:李金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吸入用七氟烷药理毒理研究综述

    七氟烷于1960年由Baxter Travenol实验室研制成功,欧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使用.是一个新型卤代烃基醚类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就七氟烷药理毒理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陈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上消化道穿孔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穿孔,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运用腹腔镜联合胃镜修补术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显著少于对照组15%,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穿孔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创伤,提升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整体治疗体验更理想.

    作者:马长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纳洛酮在肝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肝性脑病患者,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药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纳洛酮.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后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氨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在肝性脑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氨水平,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师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辩证治疗绝经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选择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于绝经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调查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所收治的绝经综合征患者,将本研究在此期间所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25例.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绝经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金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前后联合入路脊柱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探究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脊柱肿瘤切除术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6例前后联合入路脊柱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护理方法将136例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干预护理治疗的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前后联合入路脊柱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姚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康妇消炎栓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美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构建完善的医院培训管理体系的措施探讨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医疗竞争市场越来越激烈 ,作为医院必须提高自己服务质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这个市场中立足.一个医院的服务质量能否得到提高与医护人员的各方面能力与素质有关 ,医护人员需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 ,所以需要医院重视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来提高医护人员的竞争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 ,医院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大 ,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耗费了不少精力.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效果 ,医护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并没有如预期一样提高甚至原地不动.感觉培训只是走了个形式 ,并没有使得医护人员得到充分的学习.其主要原因还是医院的培训处于不发达阶段 ,没有一套适合于该院的培训方法以及管理体系 .

    作者:王青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青少年期,青春期前发病率高达60-90%,大部分类型为恶性,且多数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化疗的重大进展,联合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并且,就如何保留生育功能这一课题,在手术治疗上也得到了不断的探索.本文即对这一疾病的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刘淼;蒋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创建癌痛规范化病房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创建癌痛规范化病房的效果.方法:本院自2017年1月开始在肿瘤病房创建癌痛规范化病房,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创建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创建后,创建前后均选择80名癌症患者及22名肿瘤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评估癌痛管理效果.结果:创建后肿瘤科护理人员癌痛知识、管理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创建前(P<0.05);创建后患者出院时癌痛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及创建前患者出院时(P<0.05).结论:积极创建癌痛规范化病房,可以显著提升肿瘤护理人员的癌痛知识掌握水平,优化护理人员管理态度,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情况.

    作者:陈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钙离子拮抗剂加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慢性高血压 合并妊娠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观察钙离子拮抗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单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1.38±0.43)g、收缩压(114.42±8.68)mmHg、舒张压(82.16±3.12)mmHg、动脉压(70.25±2.17)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子癫前期率(13.3%)、早产率(3.33%)、剖宫产率(43.33%)、SGA率(3.33%)、产后出血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离子拮抗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预防子癫发生,降低早产、剖宫产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刘琪;牛立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生活方式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归纳统计,分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正确认识、日常作息规律、规范用药、严格控制饮食、坚持运动锻炼同时定期监测血糖的患者的生存质量更高.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指导患者规范用药、控制饮食、适当锻炼,同时叮嘱患者定期监测血糖,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庄福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