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用于胎盘前置状态引产的治疗

江建春;谭美秀

关键词:胎盘前置状态, 引产,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用于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胎盘前置状态引产的4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按胎盘前置状态三种类型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且两组中同一类型为相同的人数,余采用数字表随机抽取法,观察组先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后再用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对照组只用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行引产.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平均值分别为(620±89)ml、(430±92)ml、(330±86)ml,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平均值分别为(980±92)ml、(880±103)ml、(760±114)ml,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发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从临产到分娩的时间分别为(223.8±32.4)min、(524.4±102.6)min,对比发现,观察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3%(P<0.05).结论: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用于胎盘前置状态引产能显著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从临产到分娩的时间,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性干预措施在流行传染病中的预防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在流行传染疾病控制工作中实施预防性干预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共和县随机抽取健康体检结果无异常的20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预防性干预,对两组健康者流行传染病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者流行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实施预防性干预有利于降低疾病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乜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内科治疗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临床内科治疗方法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内科高血压患者资料66例,按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组,给予一般药物控制治疗方法的33例纳入对照组,另外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的33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变化情况观察.结果:血压值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在舒张压、收缩压值上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较好,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治疗高血压患者中,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帮助控制患者血压有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姚艺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NicoletiN10TM系列显微红外光谱仪的操作过程

    NicoletiN10TM系列显微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操作、注意事项.

    作者:胡炜;王敬楠;杜东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和护理

    目的:通过研究与观察明确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预防和护理工作的新方向与优化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主要方法是将本干休所接受高血压预防保健和护理的86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8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观察组采用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预防与保健方法是新型的干预方法,而对照组则用传统意义上的保健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恢复后的护理满意度、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收缩与舒张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对比研究之后,明确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预防保健与护理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以及降压的质量及其相关研究数据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预防护理与保健之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该对比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退休干部出现高血压现象的患者进行康复与保健预防工作之后可以明显看出,优化后的预防保健和护理工作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康复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临床作用,值得更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白志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中抽选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荣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诊输液室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明急诊输液室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时的护理观察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急诊输液室收治的200名患者进行穿刺成功率的对比分析,以此来讨论可能会导致穿刺失败的各种因素,同时对护理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对200例患者的穿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穿刺成功的案例为180例,穿刺失败的案例为20例,而导致穿刺失败的因素分析当中,套管堵塞问题所导致的失败为2例,液体渗透为3例,而局部静脉炎为8例,后皮下血肿以及穿刺部位感染等问题所导致的失败案例分别为2例以及3例.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静脉留置针法在应用于急诊输液室中时可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并降低了穿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升了患者的护理舒适性.

    作者:温丽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对脑梗偏瘫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目的:探究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08~2017.09收治的98例脑梗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常规组48例,观察组50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le评分)及其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前Barthle指数评分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Barthle指数评分明显较常规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其家属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常规组77.1%,P<0.05.结论:对脑梗偏瘫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具有明显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更符合患者及其家属需求,值得采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从本院2018年1月-2018年3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7例,对照组43例,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开展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SAS评分、SDS平分差异变化明显,且护理后SAS评分(28.03±0.04)分,SDS评分(30.26±0.03)分,护理人员满意度86.37%,一般满意11.36%,不满意2.27%,护理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有效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也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适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的临床推广.

    作者:李硕丹;刘泽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真菌性外耳道炎应用碳酸氢钠溶液耳道冲洗与联合用药治疗 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患者给予碳酸氢钠溶液耳道冲洗与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8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患者为研究目标,将其分组治疗,分组方式为挂号的先后顺序,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耳道冲洗与少量硝酸咪康唑软膏涂抹治疗,治疗组则给予碳酸氢钠溶液外耳道冲洗与硝酸咪康唑软膏联合用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同时治疗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真菌性外耳道炎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碳酸氢钠溶液耳道冲洗与联合用药治疗可以显著缓解其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靖;蔡航;张丹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病人有效康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病人有效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精神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人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采集和整理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运用HAMD和HAMA量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通过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后,患者在HAMD和HAMA的评分都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患者使患者忧虑、抑郁、情绪异常等症状都明显得到改善,能提升患者疾病的康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范庆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且随机编号法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33).参照组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实验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下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体温下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数值均相对较低,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数值比较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82%,差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药物,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且临床治疗总体效果较好.

    作者:刘华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对医院护士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几率.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注射室出现的针刺伤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士发生针刺伤现象大多是发生于注射、抽血或者输液穿刺以及拔针过程,其中90%的针刺伤是已注射过的针头,发生针刺伤的护士表现有担忧、害怕以及恐惧等心理.结论:应该加强职业防护,加强带教指导,规范护理操作,从而有效降低护士的针刺伤发生几率.

    作者:刘文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于2017年4月将护士分层管理运用于管理中,为此,对比实施前(2016年4月-2017年3月)与实施后(2017年4月-2018年3月)的护理管理质量情况.结果:对比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护理工作质量情况,实施后的护理工作质量显著优于实施后,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实施前病患的满意率为80.00%,实施后的满意率为100%,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在临床中,实施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医院的管理质量,从而提升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龚翠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人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方式与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老年人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方式以及干预效果.方法: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选择对象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62例,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即综合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92.21±2.61)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1.29±0.68)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腹股沟疝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使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杨丽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按摩联合丹珍头痛胶囊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与研究按摩联合丹珍头痛胶囊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按摩所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紧张型头痛患者中随机抽取出30例接受按摩联合丹珍头痛胶囊治疗的患者(观察组),30例接受按摩治疗的患者(A对照组),30例接受丹珍头痛胶囊治疗的患者(B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以及A对照组患者与B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头痛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头痛频率均低于两组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摩联合丹珍头痛胶囊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及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头痛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美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及管理策略探析

    提高护士长护理专业水平,对护理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医疗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到医学中,提高了医学治疗水平,同时也为医院的护理工作增加的难度,另外,随着人们的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越来越重,为了提高患者对医院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必须加强护士长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探讨增强护理管理的管理策略.

    作者:刘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钙化患者,通过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情况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血流分级显示,|级为35例,Ⅱ级为23例,Ⅲ级为16例,Ⅳ为6例;在诊断符合率上,彩超为96.75%.结论: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可以有效的辅助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蒋润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180例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是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约3cm 以内的骨折 ,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其中绝大多数为伸直型骨折 ,占所有骨折的 6. 7 -11% ,多发于中老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 ,其在 AO 分类中属于 A 型及 B 型 ,由Abraham Colles于1814年详细描述了这种骨折 ,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 ,称为Colles骨折[1] .对于这种骨折 ,首先考虑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方法中大多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术.

    作者:冯文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研究硫酸镁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将硫酸镁应用于妊高症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住院治疗的42例妊高症孕妇,所有孕妇均实施静脉滴注硫酸镁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蛋白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治疗之前,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值均显著下降;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76%(2/42),也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43%(9/42);治疗后患者蛋白尿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硫酸镁应用于妊高症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蛋白尿情况,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妊高症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朱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临床实习本科生100名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教学法.比较两组实际操作、理论知识等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际操作、理论知识等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考核成绩,又能提升教学质量及学生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文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