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氯硝西泮治疗急性躁狂症的辅助作用

胡海艳;黄亦红

关键词:急性躁狂症, 碳酸锂, 氯硝西泮
摘要:目的:对急性躁狂症患者接受氯硝西泮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指导.方法: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对60例急性躁狂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碳酸锂联合氯硝西泮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碳酸锂联合硝西泮口服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第二周时躁狂症没有显著的改善,相比于对照组,没有差异性,治疗第四和第八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情况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BRM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躁狂症患者接受氯硝西泮和碳酸锂联合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率低,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利用抽签的方式选取2016年一整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200人,对这些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微型营养评定法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定.结果:通过对这些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患有老年骨质疏松和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月收入以及抽烟喝酒,饮食习惯,运动等因素有关.在这200名患者中,营养评定分数超过24分的患者有40%,分数在17分和24分之间的患者有49%,分数小于或等于17分的患者有11%.通过对患者的信息调查,发现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骨质疏松症受性别、婚姻、吸烟以及运动对的影响程度大于患者文化程度、月收入以及饮酒的影响程度,其中影响骨质疏松患者营养状况的大因素就是性别.结论:通过有效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营养状况以及影响的因素,发现多种因素影响着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状况.所以老年人要通过合理的饮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营养状况进行有效的改善.

    作者:李华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常见难愈合性伤口处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常见难愈合性伤口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从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患有压疮、伤口延迟愈合及气管切开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全程整体干预的情况下,按照统一方法评估、清洗和清创后进行换药治疗.结果:压疮患者均痊愈出院;延迟伤口中,1例手术清创缝合后继续换药治疗,痊愈出院;气管切开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预防压疮、伤口合理处理、选择适当的敷料及正确地护理,可促进伤口愈合的速度.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运用到伤口感染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出2016年1月~2017年1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伤口感染患者100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50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50例患者施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比照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组二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运用到对伤口感染患者辅以护理后,能够减小并发症产生的概率,具备较优的护理成效.

    作者:韦冰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药房自动化、信息技术与药品风险防范

    目的: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在药房打造更为精细、更为周全的差错防范体系,从而将药品风险降低在可控范围内.方法:针对我院药房实际从设计、运行和总结三个层面建立并完善一套涉及医师、药师、患者的药品差错防范体系.结果:在该体系运行后发现,药房出现差错的几率大大降低,医药患三者对药房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大大提高.结论:充分联系各方面的风险防范体系为药房工作运行提供了新方式,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是未来医院建设中的重点环节.

    作者:韦云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对医院护士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几率.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注射室出现的针刺伤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士发生针刺伤现象大多是发生于注射、抽血或者输液穿刺以及拔针过程,其中90%的针刺伤是已注射过的针头,发生针刺伤的护士表现有担忧、害怕以及恐惧等心理.结论:应该加强职业防护,加强带教指导,规范护理操作,从而有效降低护士的针刺伤发生几率.

    作者:刘文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06月--2017年06月,对我院收集的36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利用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即研究组、常规组各18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对症处理,研究组则在对症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的心功能.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达到了94.44%,明显高于常规组7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CO(心输出量)、cl(心脏指数)、sV(每搏输出量)、LVFS(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EF(左室射血分数)等观察指标的水平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为心力衰竭患者加用参麦注射液予以进一步治疗,可获得更加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还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曾其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层医疗服务档案信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作为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和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医疗服务档案更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主体,准确把握新时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特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档案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

    作者:贾春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有助于中药成分的纯度提升和药效的保证,便于对中药药物进行调整等工作.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也是中药技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有利于中药药效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为医疗事业和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效益,很大程度上提升其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明显的减少中药相关工作中的失误情况,更加适应现阶段多人数、高效率的时代发展变化.有意义进行必要的提升和完善.

    作者:王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儿高热惊厥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89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15.56%(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27%、对照组为17.78%(P<0.05);观察组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73%、对照组为84.44%(P<0.05).观察组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小儿高热惊厥,减少复发和并发症.

    作者:沈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肝癌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使用我院2012年新引进的飞利浦双排螺旋CT机对60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研究螺旋CT对于鉴别和诊断肝细胞癌中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例进行增强扫描和全肝平扫.在造影剂注射30秒之后开始扫描肝动脉,75秒之后开始扫描门静脉.对所有病灶在螺旋CT双期扫描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并合理分析.结果:在肝动脉期的扫描中,共发现了68个病灶,其中的30个表现出均匀强化的特点,另36个表现出不均匀强化的特点,剩下的2个为表现出明显的强化.在门静脉期的扫描中共发现了61个病灶,都是低密度的,其中有12例可以看见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另外还有8个病灶可以看见假包膜的形成.结论:螺旋CT扫描可以充分地反映出肝细胞癌的主要特征,对于肝癌的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地奥心血康胶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地奥心血康胶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尼可地尔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联合应用地奥心血康胶囊及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3.78%),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采用地奥心血康胶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效果显著,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减少了心肌耗氧量,值得推广.

    作者:邵永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阑尾炎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阑尾炎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15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为1.28±0.25cm,对照组为6.49±1.32cm,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7.19±6.63min,对照组为94.29±7.69min,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8.27±3.25mL,对照组为78.35±10.66mL,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8.07±3.11h,对照组为22.79±3.54h,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且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是阑尾炎切除术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会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与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方法: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分别设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各有2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数据显示,综合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实施综合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秀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66例鹿角形结石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治疗方法开放性手术,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均手术用时为(125.88±40.05)min,对照组患者均手术用时为(126.38±35.07)min,组间数据比较后t=0.0539,P>0.05;治疗组术中均出血量(107.78±85.4)ml,对照组术中均出血量(179.67±86.5)ml,组间数据比较后t=3.3974,P<0.05;治疗组均留置用时为(33.65±10.26)h,对照组均留置用时(58.17±10.36,),组间数据比较后t=9.6604,P<0.05;治疗组均住院用时为(5.36±2.51)d,对照组均住院用时为(9.12±2.62)d,组间数据比较后t=5.9530,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0%(10/33),组间数据X2=4.6938,P<0.05;治疗组结石清除率为(84.43±10.11)%,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为(85.83±10.16)%,组间数据t=0.5611,P>0.05.结论:鹿角形肾结石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性良好.

    作者:刘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内科治疗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临床内科治疗方法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内科高血压患者资料66例,按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组,给予一般药物控制治疗方法的33例纳入对照组,另外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的33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变化情况观察.结果:血压值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在舒张压、收缩压值上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较好,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治疗高血压患者中,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帮助控制患者血压有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姚艺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电图在诊断非阵发性心动过速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对非阵发性心动过速临床治疗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非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动态心电图,将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36例患者作为A组,其余36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B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A组平均年龄大于B组;A、B两组的非阵发性心动过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A组主要表现为期前收缩,B组多为等律型;A组发作前伴有房室传导功能障碍、室性与窦性心律失常、窦房结功能障碍,且发作前窦性心率高、心动过速阵数多,均显著高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诊断在非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诊断中意义重大,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作者:刘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提高药库管理药品的水平.方法:针对本院药库在管理药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有关控制药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合适的药品质量控制方法,不断改进不足.结果:规范化的控制药库药品质量体系逐步建立,医院所用药品的药品质量得到更有效的保证.结论:深入探讨分析药品质量控制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十分有必要.

    作者:朱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治疗效果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 ,主要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导致的器质性病变以及心肌机能障碍 ,常见发病于中老年人群.无痛性心肌缺血在临床中常使用左心室功能、心电活动以及心肌血流灌注等方式进行检查 ,若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症状 ,但是没有出现疼痛感以及心肌缺血其他症状.无痛性心肌缺血常发生于冠心病患者中 ,其可以导致生理活动以及心理代谢出现异常 ,心脏功能也会因此出现病性变化 ,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影响.本次报告中将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于本院的300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为讨论冠心病无痛心肌缺血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万俊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手术使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技术的效果和安全情况,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对接受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患者60例进行了分析,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了60例没有进行自体血回输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术前术后血常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的回收血量是920ml,合计回收血量55200ml.有7例出血过多,需要接受异体输血,平均异体输血720ml,合计动用库储血5040ml.有53例回输自体血没有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术后血常规变化不明显,对照组血常规变化明显,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技术可以对一些血型特殊的患者血型短缺问题给予缓解,快速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氧水平,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病毒感染等发生率,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李家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患儿入院后均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配合,试验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70.00%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数据对比P<0.05.结论: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儿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