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俊平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劳力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劳力性心绞痛患者70例,其分为35例观察组与35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时间与发作频率接近的基础上,P>0.05,治疗后均有所减少,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具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共出现2例低血压、3例肌痛、3例咳嗽、2例肝酶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48.6%,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曹至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患者的抢救措施和护理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抢救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9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急救和护理,记录并对比分析患者急救和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及生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急救和护理后,患者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与刚入院时的各项生命指标相比较急救护理后的各项生命指标更加良好,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罗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骨科的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人性化护理措施的治疗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改进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改进组采用人性化的安全隐患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相关护理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评分平均为82分,基础护理评分为78分,安全事故率8%,重度伤残率8%,死亡率6%;改进组患者的满意评分平均为96分,基础护理评分为86分,安全事故率2%,重度伤残率2%,死亡率0%;改进组的护理安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过程中,采用安全隐患排除方法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安全隐患问题,排除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不断提升治疗康复效果,减少护理工作比例.
作者:明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的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来分析,对患者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有5例痊愈,9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8例无变化,恶化4例.治疗前平均NIHSS评分(22.2±8.5)分,治疗2周后(14.2±5.2)分,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其他治疗方式的效果,对脑神经保护剂有提升疗效的作用.
作者:夏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联合启功丸汤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5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炔雌醇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启功丸汤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卵泡数量、子宫内膜厚度、E2以及FSH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H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的过程中,应用炔雌醇患病孕酮与二甲双弧联合启功丸汤,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妊娠率的提高.
作者:赵烈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产时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及对其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综合产时护理,对比两组产程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持续时间及总产程持续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应用综合产时护理可有效缩短其产程,并促进产妇护理满意度提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方式.
作者:吴艳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06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法(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患者的HBV-DNA、HBV-M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HBV-DNA在抗-HBc(+)、HBeAg(+)、HBsAg(+)血清中的含量、阳性率高,HBV-DNA与HBeAg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且以正相关呈现,但少数抗-HBc(+)、HBeAg阴性患者的HBV-DNA含量以及阳性率也较高.结论:临床不能仅依靠HBV-M模式对HBV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复制成进行判定,通过定量PCR进行检测进行较强的特异性以及较高的准确度,可将HBV病毒复制的实际情况真实的反应,对疾病的传染性可准确评价,为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
作者:魏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方法: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分别设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各有2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数据显示,综合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实施综合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秀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各43例的试验组与参考组,参考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咳嗽、肺啰音、气喘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同样短于参考组;此外,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并且,试验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治疗效果较好,可以用来临床推广.
作者:潘晓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采取社区技术管理和指导方法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对3个社区21个乡镇共526例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社区严重精神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主要内容涵盖建设社区相关部门和领导机构,健全严重精神患者治疗制度等.将采取措施前后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在进行了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技术管理与指导之后,病患的检出率、管理率、应急处理率和治疗率与采取措施之前均有所提高,而轻度滋事率和肇事肇祸率和采取措施之前相比降低了不少.结论:进行了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以后,各类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防治效果很不错.
作者:白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的急性肠炎患者30例,入住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使用相同的止吐、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常规治疗,3d为一疗程,其中观察组增加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注射液,对照组增加静脉注射培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中记录患者的血、尿、粪常规,并细心观察患者的大便性状和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有效率为78.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止泻与症状体征好转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突出,是理想的抗生素.
作者:张亚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医院护士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几率.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注射室出现的针刺伤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士发生针刺伤现象大多是发生于注射、抽血或者输液穿刺以及拔针过程,其中90%的针刺伤是已注射过的针头,发生针刺伤的护士表现有担忧、害怕以及恐惧等心理.结论:应该加强职业防护,加强带教指导,规范护理操作,从而有效降低护士的针刺伤发生几率.
作者:刘文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观察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到我院就诊的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阴道镜下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诊断结果.结果:病理检查,29例宫颈炎,25例CINⅠ级,11例CINⅡ级,4例CINⅢ级,3例宫颈癌,阴道镜下活检,28例宫颈炎,26例CINⅠ级,10例CINⅡ级,5例CINⅢ级,3例宫颈癌.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检出率高,误诊率、漏诊率低.
作者:顾文秀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术后谵妄患者的护理对策,为有效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术后谵妄患者82例,随着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病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病率19.51%,明显低于对照组60.97%.观察组总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满足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术后谵妄患者护理需要,有利于降低谵妄发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方法:收取我院120例临界手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并将临界手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将两组临界手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界手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临界手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病死率1.67%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临界手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术治疗,不仅能减少患者病死率,还能减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临界手术自发性脑出血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峰;郝书峰;王丽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在DM患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8例DM患者为A组,另选取58例健康人群为B组,对两组清晨空腹血清中的TC、TG、HDL-C及LDL-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TC为(5.36±1.13)mmol/L,TG为(2.68±1.18)mmol/L,HDL-C为(1.85±0.61)mmol/L,LDL-C为(3.55±1.21)mmol/L,与B组比较明显偏高(P<0.05),证实A组血脂出现异常,这对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结论:相比于正常人,DM患者的血脂较高,通过血脂检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指导.
作者:王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围产期产妇健康教育效果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一科分娩的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未采取品管圈活动干预的30例产妇资料组成对照组,2017年5月-2018年5月采取品管圈活动干预的30例产妇资料组成观察组.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健康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知识、产后一般知识、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角色转变、遵医自我护理、婴儿护理及母乳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围产期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利于及时纠正错误行为.
作者:谷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在药房打造更为精细、更为周全的差错防范体系,从而将药品风险降低在可控范围内.方法:针对我院药房实际从设计、运行和总结三个层面建立并完善一套涉及医师、药师、患者的药品差错防范体系.结果:在该体系运行后发现,药房出现差错的几率大大降低,医药患三者对药房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大大提高.结论:充分联系各方面的风险防范体系为药房工作运行提供了新方式,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是未来医院建设中的重点环节.
作者:韦云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留置针在流产病人清宫术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接诊且行清宫术治疗的流产患者60例,根据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30).两组都应用留置针,同时对A组实行精心护理,对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比B组的26.67%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流产患者行清宫术中应用留置针,并予以精心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作者:赵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1例),进而使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11.44±3.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17.36±4.88)分,而运动功能评分(60.88±7.34)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运动功能评分(41.22±5.62)分(P<0.05).结论:将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运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可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倪云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