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脏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

安纪文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肝脏肿瘤性病变,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脏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肝脏肿瘤性病变患者7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后总结所得结果.结果:70例肝脏肿瘤性病变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后,可见供血动脉的患者有60例,共计69支,其中30例患者为原发性肝癌,31支供血动脉,20例患者为肝转移癌,18支供血动脉,12例患者为肝局灶结节增生,11支供血动脉,8例患者为肝血管瘤,8支供血动脉.结论:在肝脏肿瘤性病变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可以将肿瘤血供状况充分显示,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胆囊息肉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胆囊息肉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同一组4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B超检查的两组数据与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4例患者,其中胆固醇息肉组18例,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17例,B超检查出15例,检出率分别为94.44%、83.33%;胆囊腺瘤组2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24例,B超检查出36例,检出率分别为92.31%、69.2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

    作者:辛凤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糖尿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29例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16例患者空腹血糖7.0~8.4mmol/L.肺心病并发症41例患者得到好转,较对照组提高25%.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临床患者疾病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当广泛推广,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杨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抑郁症治疗患者96例,运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取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20.8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不适症状和患者心理状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并将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后,同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4.3%,且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使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锥颅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锥颅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予以锥颅术方案治疗,对照组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长、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所需时长、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术血肿抽吸外引流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性较高、手术时间短的优势,能够有效清除脑出血血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利平;刘成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苦黄消炎方用于会阴侧切术后伤口镇痛及其感染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苦黄消炎方用于会阴侧切术后伤口镇痛及其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顺产且行会阴切除术缝合的患者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等,观察组采用苦黄消炎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会阴切口愈合效果、感染出现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天、3天、7天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48.32±1.36<55.35±1.78;22.87±1.65<26.99±1.98;9.52±1.87<17.98±1.54);会阴切口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0%>68.00%);感染总出现率低于对照组(12.00%>44.00%),P<0.05.结论:会阴侧切术后伤口采用苦黄消炎方预防其会阴切口感染和镇痛临床效果佳,不仅可以减低切口红肿、化脓、渗血的情况出现,还能缓解局部疼痛情况,该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林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患者的抢救措施和护理

    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患者的抢救措施和护理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抢救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9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急救和护理,记录并对比分析患者急救和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及生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急救和护理后,患者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与刚入院时的各项生命指标相比较急救护理后的各项生命指标更加良好,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罗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构建完善的医院培训管理体系的措施探讨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医疗竞争市场越来越激烈 ,作为医院必须提高自己服务质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这个市场中立足.一个医院的服务质量能否得到提高与医护人员的各方面能力与素质有关 ,医护人员需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 ,所以需要医院重视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来提高医护人员的竞争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 ,医院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大 ,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耗费了不少精力.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效果 ,医护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并没有如预期一样提高甚至原地不动.感觉培训只是走了个形式 ,并没有使得医护人员得到充分的学习.其主要原因还是医院的培训处于不发达阶段 ,没有一套适合于该院的培训方法以及管理体系 .

    作者:王青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康复新与热毒宁针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究

    目的:探究分析康复新与热毒宁针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到2017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300名小儿患者作为临床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热毒宁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新结合热毒宁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口腔粘膜以及手足皮疹的变化情况进行一定的对比.结果:临床分析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同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治疗完成之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现象.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康复新结合热毒宁针能够有效的达到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同时缩短疗程,加快了患者的疾病愈合,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在未来进行推广和普及.

    作者:潘雅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5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35例行硬膜外麻醉.回顾分析两组产妇分娩中的相关指标参数.结果:在镇痛起效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参数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腰硬联合麻醉相对于硬膜外麻醉,能够较早的发挥镇痛作用,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化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试论1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行Bentall手术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行Bentall手术护理的对策,为护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启示.方法:以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为例,对该患者进行Bentall手术护理,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注意血流动力学维持,加强呼吸管理,并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做好每个细节护理工作.结果:加强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护理能取得良好效果,为患者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术后将患者转入心外科ICU,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17h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三天拔除心包及纵隔引流管.在完成这些治疗程序之后,将患者转入普通病房,术后7周出院.

    作者:白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观察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到我院就诊的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阴道镜下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诊断结果.结果:病理检查,29例宫颈炎,25例CINⅠ级,11例CINⅡ级,4例CINⅢ级,3例宫颈癌,阴道镜下活检,28例宫颈炎,26例CINⅠ级,10例CINⅡ级,5例CINⅢ级,3例宫颈癌.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检出率高,误诊率、漏诊率低.

    作者:顾文秀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性消化道穿孔的腹腔镜诊治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腹腔镜方法治疗急性消化道穿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急性消化道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结果.结果:67例患者为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5例患者为胃体部小弯侧穿孔,8例患者为幽门管穿孔.15例患者穿孔的直径在6-10mm范围内,65例患者穿孔的直径小于5mm.病理回报:5例患者为坏死组织,75例患者为良性溃疡,没有发现肿瘤病例.拔除胃管、腹腔引流管的时间平均为(4.2+0.2)d,患者恢复进食的时间平均为(4.4+1.1)d,出院时间平均为(7.2+0.8)d,所有患者术后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64例患者获得8周的规范抗溃疡治疗与随访,同时进行胃镜复查,随访率为80.0%(64/80);进行修补之后,溃疡表面呈现出平坦,并且溃疡附近的胃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并没有出血问题.结论:采用腹腔镜方法治疗进行消化道患者,有着独特的优点,不仅安全可靠,并且治疗效果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尹维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比较患儿疗效,并比较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疗效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儿呼吸功能提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沈雯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谈谈对126例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6例子宫肌瘤的超声检查临床资料.结果:子宫肌瘤在超声声像图上根据发生部位、大小、回声特点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超声检查子宫肌瘤,方便、快捷,对人体无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柏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颈动脉IMT、血压昼夜变异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及DBP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值、血压昼夜变异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昼夜血压水平变异,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洪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干扰素联合冷冻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患者运用干扰素与冷冻联合治疗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4例在2016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干扰素与冷冻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冷冻治疗)各62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脱痂止血及阴道排液时间情况.结果:与对照组(80.65%)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6%)较高(P<0.05);观察组脱痂止血及阴道排液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患者运用干扰素与冷冻联合治疗后,能够促进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缩短脱痂止血时间及阴道排液时间,临床价值较显著.

    作者:韩英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析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及心功能,促进康复过程,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倩;沙淑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无创产前检测在胎儿性染色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利用母体的外周血中游离的DNA来进行基因测序的技术,对于胎儿的性染色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市的妊娠期妇女30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年龄在17-45岁之间.所有参加本次实验的患者均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进行无创产前检测.抽取孕妇10毫升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其中游离的胎儿的DNA,进行基因测序.通过所测数据与数据库相比较而判断胎儿性染色体是否异常,若出现异常的情况,应该给予孕妇及其家人相关的遗传知识宣教,在其完全知情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羊水穿刺,来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无创产前检测的结果显示有22位孕妇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情况,其中chrX-(Y)者3例;chrX-者12例;chrX+(Y)者6例;chrY+者1例.经过沟通后,有18例患者接受羊水穿刺.其中13例患者的羊水穿刺结果与NIPT(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结果保持一致.这就说明NIPT(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预测准确率在59.1%左右.结论:NIPT技术可以用来检测胎儿的性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但是其准确性不高,不可作为唯一检测标准.

    作者:黄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D-二聚体测定对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D-二聚体测定对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孕产妇3060例,当中有150例是产后出血患者,占比约5%.在产前1天测定孕产妇的D-二聚体含量,同时,在分娩后1天记录产后总出血量,以总出血量为分配标准,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观察记录孕产妇的D-二聚体值.结果:研究组的D-二聚体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二聚体值的测定对孕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同时,它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在临床中被大力推广.

    作者:方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