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颖
目的:采取社区技术管理和指导方法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对3个社区21个乡镇共526例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社区严重精神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主要内容涵盖建设社区相关部门和领导机构,健全严重精神患者治疗制度等.将采取措施前后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在进行了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技术管理与指导之后,病患的检出率、管理率、应急处理率和治疗率与采取措施之前均有所提高,而轻度滋事率和肇事肇祸率和采取措施之前相比降低了不少.结论:进行了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以后,各类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防治效果很不错.
作者:白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藏医药浴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实施藏医药浴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疼痛程度则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炎患者接受藏医药浴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膝关节活动度,整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道吉才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分析25例急性胃穿孔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探讨急性胃穿孔的护理对策.护理的重点是术前积极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抗生素预防感染、静脉输液支持治疗.术后做好胃管、腹部切口、营养支持等护理.
作者:崔淑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技能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首先对新护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技能相关理论与操作知识的摸底考核并记录终成绩,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关的提高技能计划,进行综合培训,集中授课,后随机分组模拟实练习,培训结束后重新进行考核,对比前后考核结果.结果:经培训后,新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技能的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明显提升.结论:采取集中授课分组练习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新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为终成功抢救赢得时间.
作者:莫月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育龄期妇女实施孕前检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73例行常规或专项孕前检查的育龄期妇女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未进行孕前检查的73例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在早产、流产及胎膜早破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48%)明显低于对照组(2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6.85%,对照组为16.4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检查在育龄期妇女中实施,对妊娠结局改善作用明显,有效的降低了新生儿伤亡率,对出生人口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曹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正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同时人们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工作特别是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手术室一名护理人员,需要规范护理行为,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了解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高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剖宫产患者中选择100例为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麻醉,观察组50例则加以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分组方法为信封法.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牵拉痛率,均显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可减轻患者痛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曹忠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口服避孕药在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止血中的效果.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阴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的27例设为对照组,后入院的27例设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葆宫止血颗粒治疗,研究组,口服避孕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比较起效时间、持续出血时间及治疗时间,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避孕药在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止血中,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
作者:韩玉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将硫酸镁应用于妊高症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住院治疗的42例妊高症孕妇,所有孕妇均实施静脉滴注硫酸镁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蛋白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治疗之前,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值均显著下降;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76%(2/42),也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43%(9/42);治疗后患者蛋白尿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硫酸镁应用于妊高症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蛋白尿情况,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妊高症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朱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疤痕、色素沉着、乳晕感觉、乳房形状等美容效果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较对照组78.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提高患者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又能使其达到较高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LEEP术(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于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健康妊娠女性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女性患者进行LEEP术(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两组女性的的坏怀孕情况,生产情况,观察组女性所生育的新生儿质量与健康女性所生育的新生儿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女性术后6个月怀孕的有36位,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怀孕几率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女性的生产情况(早产,胎膜早破)与对照组女性的生产情况没有明显区别,观察组女性的生育的新生儿质量与对照组健康女性所生育的新生儿质量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前病变女性进行LEEP术治疗并不会影响女性的受孕生育情况,不会影响所生育的新生儿质量,值得医院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罗德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 ,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这也使得老年病患病率不断增加.调查表明 , 60岁以上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率达到正常人口的3. 2倍 ,伤残率为正常人口的 3. 6 倍[1 ] .老年病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老年本身由于年龄大 ,各个器官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情况.这就使得脑萎缩、痴呆、骨质疏松、免疫功能下降等情况更易发生.这也使得老年人患病后恢复速度较年轻人更为缓慢.二是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 ,这往往是患者的症状变得更加复杂.这些慢性病不易治愈 ,并不断加重 ,也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三是疾病的并发症增多.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衰退 ,体质相对薄弱 ,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增高.如并发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血栓、心理障碍、器官衰竭等[2] ,[3] .这些特点使得老年病中 , 80% 以上的疾病属于慢性病 ,且很多无法治愈 ,许多疾病还可能遗留功能上的后遗症 ,单纯的药物治疗方案难以明显改善某些疾病和器官功能衰退所产生的临床症状.比如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常遗留日常生活能力损害 ;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常引起认知功能障碍 ;眼、耳等感受器和周围神经病等可能引起平衡功能障碍 ;冠心病、COPD 等常可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等[4 ] .这些疾病所导致的功能上的损害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也进一步加速了衰老的发生.因此 ,加强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 ,改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 ,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本文将对常见的适宜康复的功能障碍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商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4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为研究组,一组采用开腹手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84.6±21.3)min,手术出血量为(56.7±18.4)ml,住院时间为(6.1±1.5)d,排气恢复时间为(23.3±6.7)h,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7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79%,研究组复发和转移率为10.64%,与对照组的42.5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疗效明显,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和转移率都相对更少,其疗效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张长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消化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它掌管着人体的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的汲取和吸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饮食方面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消化系统也出现了各种方面的不同问题,引发了许多类型的疾病.本文首先从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开始介绍,将消化系统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描述了消化系统中各个器官的位置,功能和特点.其次,介绍了消化系统正常工作的原理.此外再分析了一些常见的消化系统的疾病以及其发病原因、典型的表现和主要的治疗手段.后为了减少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提出了几个预防的方法.
作者:毕夏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利用抽签的方式选取2016年一整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200人,对这些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微型营养评定法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定.结果:通过对这些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患有老年骨质疏松和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月收入以及抽烟喝酒,饮食习惯,运动等因素有关.在这200名患者中,营养评定分数超过24分的患者有40%,分数在17分和24分之间的患者有49%,分数小于或等于17分的患者有11%.通过对患者的信息调查,发现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骨质疏松症受性别、婚姻、吸烟以及运动对的影响程度大于患者文化程度、月收入以及饮酒的影响程度,其中影响骨质疏松患者营养状况的大因素就是性别.结论:通过有效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营养状况以及影响的因素,发现多种因素影响着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状况.所以老年人要通过合理的饮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营养状况进行有效的改善.
作者:李华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测定还原物质(易氧化物)时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有无明显差易以及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方法:以本所2018年2月至5月期间收取的输液器样品10批为测定对象,分别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和手动滴定法进行检测,然后根据不同测定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自动电位滴定法和手动滴定法无明显性差易,自动电位滴定法的精密度优于手动法.结论:自动电位滴定法可逐步取代手动法.
作者:李启平;李伟华;蔡爱华;陈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近年来全国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其流行特征及其规律,为防控该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全国试点疾病监测报告中有关手足口病病例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全国试点疾病监测报告中共监测到有1539例患者,除去重复录入及信息缺失患者,共有1527例患者资料被纳入分析,其中死亡例数为7例,患病的年龄在0-3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12±1.24)岁,其中年龄在3岁以下的患者有1106(72.43%)例患者,1岁-2岁之间的患者多;其中男性患者有986(64.57%)例,女性患者有541(35.43%)例,男性患者占比大于女性.监测中有超过30.00% 以上的首次诊断机构为村级或乡镇级的机构.重症的诊断机构,有90.00% 以上的患者在市级医院确诊.在1527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中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患者有778例,占比50.95%;脑干脑炎有260例,占比17.03%;非脑干脑炎患者有343例,占比为22.46%;脑脊髓炎患者有78例,占比5.11%;肺水肿/肺出血患者有42例,占比2.75%;急性迟缓性麻痹有15例,占比0.98%;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有11例,占比为0.72%.结论:手足口病爆发人群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其中男性患病比例大于女性;患者出现并发症中,以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非脑干脑炎为主;疾病的确诊时间及治疗的及时性对治疗结果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亚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钙化患者,通过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情况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血流分级显示,|级为35例,Ⅱ级为23例,Ⅲ级为16例,Ⅳ为6例;在诊断符合率上,彩超为96.75%.结论: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可以有效的辅助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蒋润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呋喃唑酮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奥美拉唑,观察组为呋喃唑酮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和7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呋喃唑酮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王慧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的产妇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治疗、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麻醉质量的优良率明显的提高(98.67%VS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的减少(P<0.05).结论:与单纯硬膜外麻醉比较,对剖宫产手术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明显的提高麻醉质量,且麻醉效果十分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孟宏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