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娟;黄大元;吴国运;梁成青;熊健
目的:运用计算出的AFP及F-βHCG的MOM值与目前采用的MOM值对孕妇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筛查,期待能更有效地筛查出南昌地区胎儿神经管缺陷及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方法:依据2005~2007年到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门诊就诊的孕妇各孕周AFP、F-βHCG的中位数,计算出AFP、F-βHCG的MOM值,用计算出的MOM值(研究组)和目前采用的MOM值(对照组)分别对2008年来该院产前诊断门诊就诊的孕妇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羊水检测和随访,比较两种MOM值对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阳性率、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结果:神经管缺陷畸形、唐氏综合征阳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阴性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假阳性率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神经管缺陷畸形P<0.05,唐氏综合征P<0.01).结论:应用本地区MOM值进行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筛查,能更有效地筛查出本地区的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胎儿.
作者:赖华;刘艳秋;刘淮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羊水胎便污染孕妇的胎盘病理改变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50例不同程度(Ⅰ度、Ⅱ度、Ⅲ度)羊水胎便污染孕妇的胎盘进行病理分析,各组例数均为50例,各组之间互为对照,并对新生儿结局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结果:Ⅲ度羊水胎便污染组与Ⅱ度及Ⅰ度羊水胎便污染组相比,易发生胎盘病理学改变和胎心监护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羊水胎便污染组胎盘病理学改变主要是组织形态改变和胎盘感染,两者之和与Ⅱ度及Ⅰ度羊水胎便污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不良结局方面,Ⅲ度羊水胎便污染组与Ⅱ度及Ⅰ度羊水胎便污染组相比,有增加倾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组织形态改变和胎盘感染是Ⅲ度羊水胎便污染的主要原因,Ⅲ度羊水胎便污染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有增加倾向,胎心监护是评价胎儿宫内安危的良好指标,及时发现胎儿宫内异常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王霞红;朱震炎;奚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梧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胸片改变、治疗及转归.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以咳嗽、发热为首诊症状,常合并食欲下降、腹泻、乏力、心音低钝、心悸、烦躁、高热惊厥、贫血及皮疹等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系统症状.肺部体征阳性率(37.5%)较胸片异常率(100.0%)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效价大于1:80为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大部分升高,且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所有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均使用阿奇霉素,疗效良好.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有小龄化趋势,患病率则有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控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同时需注意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及对症治疗.
作者:黎念;何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12例(470眼)婴幼儿根据病情和年龄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法:1月以下婴幼儿首先以按摩泪囊区为主,5月以上婴幼儿直接采用泪道探通冲洗术.结果:1月以下婴幼儿经按摩治愈61眼,2~4月经按摩治愈20眼,各月龄段泪道探通冲洗治愈374眼,治愈率96.1%.各年龄组泪囊炎发病情况以0~4月年龄组为多数,不同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剖宫产与顺产比较,有使泪囊炎患病率增高的因素.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敏结果显示,链球菌、肺炎球菌发病例数多,其次是葡萄球菌.结论:2~4月为泪道探通冲洗术的佳治疗时间.
作者:刘子江;卢海霞;凌睿;张坚;苏广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NF-kB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90例,其中对照组30例,子痫前期患者60例(轻度30例,重度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NF-kB p65、IkB-α的表达.结果:1对照组与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NF-kBp65和IkB-α表达比较,子痫前期组较对照组的胎盘NF-kBp65表达明显升高,IkB-α表达明显降低(P<0.01).2轻度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NF-kBp65和IkB-α表达变化,子痫前期组重度组较子痫前期轻度组胎盘NF-kBp65表达明显升高,IkB-α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NF-kB活化增强,参与免疫炎症反应及胎盘细胞损伤,从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
作者:陈芳荣;龚护民;茹美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黔南州6~12岁苗族和布依族儿童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特征.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225例代谢综合征儿童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分为苗族组(107例)和布依族组(118例),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并对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两民族代谢综合征儿童危险因素比较:布依族组在被动吸烟、体重增加、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家族史等方面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民族代谢综合征儿童膳食结构及其他因素比较:布依族组在摄入主食、猪肉、猪肉肥瘦、花生、咸菜、甜食等方面明显高于苗族组(P<0.01),在摄入蔬菜方面明显低于苗族组(P<0.01).苗族组的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布依族组(P<0.01).③两民族代谢综合征儿童肥胖和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布依族组儿童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腰围、腰臀比及体重指数水平均高于苗族组儿童,高密度脂蛋白-C水平明显低于苗族组儿童(P<0.01);两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家族史、高体重指数、高腰臀比、被动吸烟、膳食口味咸、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高脂饮食等因素与代谢综合征发病有关.
作者:杨予;李溥;班文芬;班继超;黄文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提高宫颈癌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子宫颈浸润癌患者733例诊治中的相关临床资料,按年份分为A、B两组,对比分析发病及诊治情况.结果: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仔细和准确的临床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的合理应用对宫颈癌可早期确诊并分期;术式的选择具有保留卵巢功能、为有强烈要求的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及微创化的趋势.结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有待提高,随诊情况有待改善;提高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刘晶;田雪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宫颈长度(CL)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双胎妊娠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检的80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于妊娠22~30周检测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fFN,B超检测宫颈长度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宫颈阴道分泌物fFN阳性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82.8%、阳性预测值为87.8%、阴性预测值为61.5%、准确度为75.0%.宫颈长度<20mm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为94.4%、阴性预测值为61.4%、准确度为76.2%.两者联合检测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82.3%,特异度为82.7%、阳性预测值为89.4%、阴性预测值为72.7%、准确度为82.5%.结论:对于双胎妊娠孕妇,fFN及宫颈长度联合检测较两项单独检测预测早产的敏感度、准确度提高,提示可联合应用于临床筛查双胎妊娠早产高风险孕妇.
作者:易清华;凌晟荣;黄晓燕;易村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消旋卡多曲颗粒与宝乐安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95例,随机分为3组: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组(甲组)65例、宝乐安治疗组(乙组)65例、消旋卡多曲颗粒和宝乐安联合治疗组(丙组)65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丙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宝乐安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确切、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爱玲;延永;朱楠楠;董秀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提高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避免漏诊.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儿童医院产前超声检出的畸形胎儿进行追踪随访,经分娩、引产或尸检证实畸形.结果:超声共检查孕妇158649例,检出胎儿畸形1670例,共2055个畸形,畸形检出率为10.53%;共检出致死性畸形156例,严重畸形1500例,轻微畸形14例,产前诊断与产后完全符合1646例,符合率为98.56%;部分符合24例;漏诊27个畸形,畸形漏诊率为1.31%.羊水穿刺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78例,畸形排名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胎儿水肿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及颜面部畸形.结论:产前超声筛查是目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部分胎儿畸形检出时间可提前到孕12周前.
作者:林莲恩;田晓先;粱洁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的产科原因,为降低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的趋势,但死亡率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产科原因占74.48%,间接产科原因占25.52%.直接产科原因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胎盘滞留、产后宫缩乏力、羊水栓塞.直接产科原因中胎盘滞留呈下降趋势,产后宫缩乏力和其他胎盘因素呈上升趋势.间接产科原因前3位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缺铁性贫血妊娠、妊娠合并肝部疾病,近年来,妊娠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有所提高.结论: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加强产科人员的培训和产科医疗质量的管理.
作者:马永红;杨兰;郭金仙;李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了解贵阳市5岁以下儿童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险待遇现状,分析不同医疗保险儿童保险待遇差异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贵阳市儿童医疗保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定性资料来源于贵阳市儿童医疗保险政策文件和关键人物访谈,定量资料来源于470份5岁以下儿童家庭问卷.结果:5岁以下儿童月龄分布为(22.64±15.62)月,性别比为1.28:1,5岁以下儿童未参加医疗保险比例为35.11%,城市有26.85%的儿童同时参加了商业保险;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儿童医疗保险补偿比例为55.59%,城市平均补偿比例为38.80%,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只有0.90%;基层卫生机构普遍不具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新生儿疾病治疗的能力.结论:儿童住院服务利用情况较好,但补偿比较低,费用负担较重;同时基层儿科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儿童健康需要;建议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儿科适宜设备的配置,提高儿科医生的培训和引进力度;逐步改善儿童保险待遇,提高报销比例.
作者:童雪涛;许宗余;郭素芳;陈可君;姚岚;熊巨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影响的观察,探讨分娩镇痛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产妇为试验组,未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两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疼痛感受及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VAS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等(P>0.05);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顺产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安全有效,对产程、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且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江江;张丽芬;董旭东;吴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在应用猪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肠炎124例婴幼儿随机分为研究组(猪免疫球蛋白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8例,对研究组及对照组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后72h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同时分析住院前病程和治愈疗程.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72h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4%和%.4%,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1%和7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猪免疫球蛋白口服液可抑制RVE患儿血清IL-2、IL-6、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伟;苏颖;李凯;夏明月;李明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孕中、晚期进行产前诊断的高危孕妇羊水或脐血细胞染色体核型,探讨妊娠中、晚期异常核型出现的频率、类型及与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对1358例中、晚期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带穿刺术,抽取羊水或脐血进行细胞培养并制备染色体,G显带分析核型.结果:异常核型42例,异常率为3.1%(42/1358).常见异常核型为三体综合征,占异常核型47.6%(20/42);其次为染色体倒位及易位,分别占19.0%(8/42),11.9%(5/42).结论:染色体三体综合征是妊娠中的主要异常核型,对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侵人性穿刺,能提高染色体病的检出率,有利于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陈蔚喻;眭建忠;黄沛清;欧水英;陈汝芳;黄淑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宫颈鳞状上皮癌化疗前后BCL-2的变化.方法:分别给予宫颈癌HeLa细胞不同浓度GA处理24h,用annexinV方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用GA处理HeLa细胞4、16、24、48h后,用免疫印记分析相关Bcl-2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宫颈癌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GA作用24h,Bcl-2蛋白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下降,Bcl-2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降,细胞凋亡指数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HeLa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的转录和表达,促进凋亡.
作者:王金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建立广西壮族13~16岁青少年超声骨密度BUA正常参考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常住广西百色地区13~16岁正常壮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国生产的Osteospace干式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右侧跟骨BUA,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结果:13~16岁壮族男女青少年BUA与体重、BMI、年龄、身高及足长均有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是男女性跟骨BUA的主要影响因素.13岁壮族女生平均身高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同龄男生,13岁女生的BUA值高于同龄男生,但14岁男生的BUA值显著提高.结论:BUA随着体重、身高和BMI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着青春期的启动而显著地增加,青春期是骨量增加迅速的一个关键时期.
作者:王金花;黄秀峰;周庆辉;杨园园;黄海珊;舒方义;唐汉庆;黄昌盛;何兰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了解高中女生生殖健康知识状况以及健康教育干预的影响.方法:抽取武汉地区中等规模的高中8所,其中4所作为干预组,另4所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学生采用1:1的比例配对对照,对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持续3个月后,对干预组、对照组同时进行调查.结果:杂志、报纸、课外书籍是女生目前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女生了解性行为、性疾病、妊娠等方面知识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长;女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相关问题的正确选择率多接近或超过60%,但对于性病概念的正确认识、手淫、性交与妊娠的关系等正确选择率较低;43.12%的女生感觉获取生殖健康知识不容易,84.02%的女生有清洗外阴习惯,有手淫、性交史的女生分别为5.65%,0.28%,女生了解性知识和找校医咨询的意愿均较低;干预后,干预组生殖健康问题的正确选择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高中女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对于提高高中女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作者:覃凌智;张斌;陈忠;杨少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缺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6000例不同孕周孕妇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系统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和诊断.结果:在6000例孕妇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畸形81例,彩超筛查诊断胎儿畸形75例,漏诊6例,其中先天性小眼球畸形1例,先天性心脏畸形2例,多指畸形1例,颈部椎骨缺损1例,胸部巨大淋巴囊腺瘤1例.75例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合并畸形与产后结果均经出生或引产后尸检证实.结论:妊娠各期进行彩超筛查,可以对胎儿形态结构方面的明显畸形进行产前诊断,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蔚;胡春霞;金松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病因的精液几项实验检测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结果异常率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精液的几项实验检测方法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精液常规结果总异常率占97.35%,生殖道感染检测结果异常率占56.16%,精浆生化指标检查结果异常率占41.86%,染色体结果总异常率占25.77%.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的几项实验结果异常率明显增高,是导致不育不孕的主要原因,通过检测结果分析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男性不育不孕有着重要辅助作用.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