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奇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以我院从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惠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方法:按照本次研究要求,从2016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选出了50名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方法将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25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简单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AS指标以及血压水平.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AS指标以及血压水平,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AS斑块面积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能有效的控制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使患者的AS斑块面积有效的降低,具有临床护理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王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总结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儿接受超声技术诊断,观察组患儿采用尿常规检验技术诊断,以手术病理学作为诊断标准,观察两组患者诊断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确诊45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5.74%;对照组患儿确诊41例,误诊4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87.2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6483,P=0.0310).结论: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尿常规检验技术诊断准确率较高,能明显减少误诊漏诊不良事件,为患儿诊断、治疗赢取佳治疗时机,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丁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微型种植体支抗是目前在口腔正畸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可靠性、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本研究对目前新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苏益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评价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方法以及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从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开具出的1600张西药药剂方剂应用合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应用不合理不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给予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考核评估,再抽取其中的1600分药剂方剂,对实施管理措施之后的西药药剂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必要的管理考核之后,西药药剂使用的合理率从之前的70.6% 增加到了91.6%,用药合理性大大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建立完善合理的西药药剂用药制度是提高西药药剂应用合理性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云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以医院感染管理为中心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方法: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院感染管理预案,其内容包括疫情报告、监测预警、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等,将医院感染管理贯穿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全过程.结果:确立了医院感染控制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职能定位,建立了快速的传输和信息支撑系统,积极与当地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协调,切实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监测、报告、预警、咨询、指导和监督检查等提出依据.结论:医院感染管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中的重要基础工作,为全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者:孟庆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进行脑血管病并发癫痫的临床医学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和探讨.方法:我们找到神经内科的50组急性脑血管并发癫痫病病人,和同期的60组没有癫痫并发症的急性脑血管病人进行临床资料及症状的对比,找到临床特点和治疗的方式.这些病人我们选择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病人.结果:两组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组有3个病人死亡,死亡率为6.0%,对照组4个病人死亡,死亡率为6.7%.将这两组的死亡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在这两组病人进行半个月的治疗之后,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和治疗之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但是对照组的下降比研究组下降的更大(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是让癫痫病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正确的方法对癫痫病进行治疗,能够让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
作者:王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儿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化痰、退热、止咳等对症治疗后,对照组给予红霉素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而言,及时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本次就主要针对骨科护理中开展预见性护理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研究,纳入病例共计140例,为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所接收病例,任取组内70例,以常规方式护理,即Y组,余下则给予预见性护理,即X组,对比效果.结果:统计可知,在各方面指标上,X组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开展有效预见性护理,可促使该部分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李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本辖区6个社区2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测等,选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调查有39.09% 社区糖尿病患者睡眠治疗较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6.52±1.43)分高于常模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3.88±2.52),睡眠质量下降较为明显,经因素分析BMI指数与心血管疾病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确实在降低,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与患者BM I指数与患心血管疾病有关,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十分重要.
作者:季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母乳喂养护理应用于妇幼保健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研究于XX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集76例产妇参与,所有产妇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分娩,以随机数字表法为据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母乳喂养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 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幼保健中实施母乳喂养护理可保证新生儿营养摄入,也有利于产妇健康的恢复,因此该种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时使用头孢呋肟和痰热清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6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头孢呋肟,观察组联合痰热清,将两组血气指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气指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改善情况均更优,P均<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头孢呋肟和痰热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其机体的炎性因子表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应用改良后溶栓护理流程对急诊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6年1-2016年12月接受脑梗死溶栓的患者共40例,设为常规组;随机选取我院自2017年1-2017年12月接受脑梗死溶栓的患者共40例,设为研究组.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然后设计溶栓护理流程,研究组患者应用改良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入门-进针时间、 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入门-进针时间、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常规组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溶栓护理流程能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恢复.
作者:赵记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浅谈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功能的有效保护.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给予超声刀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6.1.15-2017.3.15,分析手术完成后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共7例,不存在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结论:给予超声刀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便于将甲状旁腺充分显露出来并提供保护,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姚恩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职工素质水平的高低,所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极为关键.本文就在阐述医院文化建设重要性及推进职工素质提升作用基础上,探讨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硝唑、克林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蒲欣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血常规检验为临床十分常见的检验方式,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采血方式主要以动脉采血、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为主,其中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使用率高.而不同的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一定差异性.
作者:蒋树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区别.方法:研究于2017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收集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采集300份,分别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00份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出24份阳性结果,阳性检出率(8.00%),化学发光法检测出46份阳性结果,阳性检出率(15.33%),数据显示化学发光法阳性检出率显著更高,两项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法耗时较长,干扰因素较多,敏感性低易漏诊或出现假阳性:化学发光法所需时间短,干扰因素少,敏感性高准确率高.
作者:王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强化风险护理对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蓝光照射的2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蓝光照射的2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强化风险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清胆红素与黄疸指数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清胆红素与黄疸指数水平均较对照组低,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风险护理干预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患儿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刘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为了研究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进行基础的对症治疗后采取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进行基础的对症治疗后采取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现象,治疗方案安全可靠.结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岑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