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中药抗痨汤辅助治疗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赵英华

关键词:肺结核, 抗结核药, 自拟中药抗痨汤, 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肺结核病患者中使用自拟中药抗痨汤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病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病例数为72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抗结核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自拟中药抗痨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有效率、痰菌转阴率、胸片吸收好转率、血沉正常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肺结核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西药联合自拟中药抗痨汤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用药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实施螺旋C T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12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根据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分组:良性组(n=55)、恶性组(n=65),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 T检查,分析总结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螺旋C T检查对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6.9%,良性结节诊断符合率为98.2%,总符合率为97.5%.恶性组圆形或椭圆形病灶检出率较良性组明显降低(P<0.05),恶性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边界清晰、胸膜凹陷、实性病灶检出率较恶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肺磨玻璃结节实施螺旋C T定性诊断效果显著.

    作者:齐宝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顾客恶性肿瘤病人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接受骨科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其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每组有患者60例.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骨科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邱军如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归脾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归脾汤+黛力新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动态随机化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黛力新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归脾汤(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NIHSS评分指标.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治疗后,其NIHSS分数是(9.05±3.86)分,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在使用黛力新的基础上,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再联合实施归脾汤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候英莲;陈志良;李玉先;甄雪坤;尤惠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血管低剂量CT扫描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在腹部血管低剂量C T扫描中应用迭代重建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6例接受腹部血管CT检查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3组,甲组予以滤波反投影常规剂量检查,乙组予以滤波反投影低剂量检查,丙组予以迭代重建低剂量检查,并对三组患者在图像主观质量评分、CT值、SNR、CNR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甲组与乙组、乙组与丙组、甲组与丙组在图像主观质量评分方面的对比(P<0.05).丙组患者于主观上的噪声显著低于甲组、乙组;甲组与乙组患者在CT值、SNR、CNR方面的对比(P>0.05);甲组与丙组、 丙组与乙组CT值、SNR、CNR的对比P<0.05.乙组患者在相同剂量下的主观噪声明显小于丙组,且图像比较锐利,显示十分清晰.结论:在腹部血管低剂量CT扫描中应用迭代重建技术的效果显著,可使辐射剂量有效降低,还可以获得优质的图像质量.

    作者:李光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原发性)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

    目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进行联合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缬沙坦应用在对照组中,将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显著(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检测电解质结果比较探讨

    目的:比较分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检测电解质的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0例住院患者,同时采集肝素钠抗凝动脉血和无抗凝静脉血,应用ABL90血气分析仪分析动脉血电解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后应用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电解质.对比两种检测系统的电解质检测结果.结果:与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比,ABL90血气分析仪测定的氯离子水平较高,钠离子、钾离子水平较低,p<0.05.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检测电解质结果有一定差异,在不能及时获得静脉血检测结果时,动脉血气分析中的电解质结果可以校正后再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英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体会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患者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讨.方法:以94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为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①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6%,相比于对照组的78.7% 明显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在生命体征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钙、血磷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衰患者,通过对其展开低蛋白饮食治疗,并配合使用相应药物,可充分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改善,降低尿毒症的发生,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尹艳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研究新进展

    目的:血常规检验为临床十分常见的检验方式,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采血方式主要以动脉采血、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为主,其中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使用率高.而不同的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一定差异性.

    作者:蒋树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硝唑、克林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蒲欣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和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肢体疼痛缓解程度(4.21±0.11)分、肢体麻木改善时间(2.27±0.11)d、住院时间(8.25±2.01)d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满意度(P<0.05).结论:通过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采用中药熏洗,疼痛缓解程度、感觉异常得到有效改善,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黄素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猪肺磷脂注射液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研讨猪肺磷脂注射液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归入实验组、对比组,对比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增加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分别统计两组患儿出现肺气漏、感染性肺炎、肺动脉导管开放等并发症情况;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SaO2、PaCO2、PaO2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秀,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67%,而对比组患儿总治疗效果表现较差,仅为76.66%;实验组并发症概率为13.33%,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几乎为实验组的2倍,达到36.67%;实验组患儿的SaO2、PaCO2、PaO2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幅度更为显著,各项数据优于对比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猪肺磷脂注射液应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临床效果优秀,并发症率低,患儿血气恢复良好.

    作者:李双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精细化管理成效及对策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由医务处作为扎口部门转变为由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作为主管部门,从管理体系、运行机制、规章制度实现不良事件管理的三个转变,实现了不良事件从上报-处理-督查-反馈-整改实现闭环管理,不良事件管理上报数量、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刘萍;李小民;倪爱林;张骞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柳州市柳钢集团公司医院2015年1月 ~2017年1月收入的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生化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甲胎蛋白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所得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批内及批间CV变异系数相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较生化免疫比浊法更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可靠且具备较好的重复性,值得在今后临床检验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韦荣禄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新进展分析

    泌尿系结石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尿结石,属于临床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以疼痛、血尿、尿频、尿急、发热、寒颤等为典型临床症状,该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易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使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对尿结石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十分重要.手术疗法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手段,随着近些年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手段.本文将对泌尿系结石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法以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综述,为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提供指导.

    作者:刘勇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推拿刺激肘肌合配伍针刺相关肌群治疗慢性下尺桡关节紊乱32例

    目的:观察通过推拿刺激肘肌合配伍针刺相关肌群来治疗非外伤型慢性下尺桡关节紊乱.方法:对2014年8月到10月共32例患者的肘肌进行点按推拿处理,对所配伍的相关肌群进行2寸针灸针点刺处理.每周两次,一周为一疗程.对治疗前后患者使用VAS评分、PRWE评分,及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6例治愈,治愈率81.3%;4例好转,好转率11.1%,2例有效,有效率6.3%.2例在治疗后仍存在腕尺侧疼痛,2例在治疗后仍存在腕关节弹响,2例在治疗后仍存在腕尺侧疼痛、腕关节弹响、握力下降.结论:通过处理肘肌配伍其相关肌群来治疗非外伤型慢性下尺桡关节紊乱的方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晨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膀胱功能训练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干预分析

    目的:探析围手术期膀胱功能训练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84例宫颈癌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围术期膀胱功能训练,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3h、残余尿量<100ml的病患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留置导尿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膀胱功能训练可降低术后尿潴留和感染的发生率,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减少残余尿量,预后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对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护理后的比较,此外还要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肿胀、出血、渗出、拔针时有无疼痛等护理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SCL-90平均评分为163分,观察组患者的SCL-90平均评分为124.3分,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肿胀、出血、渗出以及拔针时疼痛的有无等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肿胀 、 出血 、 渗出 、 拔针时的疼痛等,个人建议向其他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作者:韦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输血操作规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护士输血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血液内科于2016年6月开展QCC活动,通过QCC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输血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至2016年11月,护士输血操作规范率由79.0% 提高到98%,住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此外,圈员的品管手法应用 、积极性 、解决问题能力、凝聚力、 沟通配合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护士输血操作规范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和输血安全.

    作者:佘网娟;臧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运用

    目的:探讨在阴道炎治疗中,运用乳酸菌阴道胶囊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比对照组(20.83%)更低,差异明显,P<0.05;经随访,研究组复发率为10.42%,低于对照组27.08%,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育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探析

    目的:探析在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过程中,应用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中医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四君子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中药治疗,四君子汤组将四君子汤作为主治药物.结果:四君子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将四君子汤作为脾胃气虚证患者的主治药物,有助于实现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对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有益,且不容易反复发作.

    作者:杨慧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