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堵塞中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的效果分析

张胜堂;曲丽仁

关键词:宫腔镜, 输卵管插管疏通术, 输卵管堵塞
摘要:目的:分析输卵管堵塞中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76例按照随机研究设计法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38例,分别采用常规输卵管注药通液术、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结果: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36.8% 明显高于对照组13.2%,输卵管堵塞率7.9% 明显低于对照组28.9%;随访至今,观察组妊娠率81.6% 高于对照组妊娠率52.6%;两组间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堵塞能疏通输卵管,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外营养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目的:比较早期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治疗方式对危重症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12月C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外营养组(n=39)和肠内营养组(n=39).观察营养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变化,治疗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失调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结果:在营养支持7天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肠外营养组发生呕吐、高血糖、胃肠道出血和腹泻的发生率低于肠内营养组(P<0.05).新发感染发生率同肠内营养组相似(P>0.05).结论:与肠内营养方式相比,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能有效减轻胃肠功能失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作者:蒋慧;张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开颅患者术后护理要点

    颅脑创伤开颅术后由于脑水肿异常会引起颅内压增高,与患者的年龄、 病变程度 、 发病部位及脑水肿程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颅脑创伤开颅术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由于意识障碍、偏瘫及失语等不适症状,患者大多生活无法自理,患者临床容易表现出焦虑、 烦燥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选择科学饮食护理 、体位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保持轻柔的护理操作.本文对开颅患者术后护理要点分析如下,仅供参考.

    作者:侯秋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浅析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7年5月-2018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37例糖尿病患者和37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同时进行血脂检查,对比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LDL-C、TC、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血脂异常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并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史琰;梁兆生;杨玉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循证教学方法—基础护理实践教学的需求

    循证医学(EBM)是建立在传统医学基础上的,但需要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检索、评价和应用.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临床护理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着重探讨循证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赵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方法以及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从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开具出的1600张西药药剂方剂应用合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应用不合理不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给予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考核评估,再抽取其中的1600分药剂方剂,对实施管理措施之后的西药药剂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必要的管理考核之后,西药药剂使用的合理率从之前的70.6% 增加到了91.6%,用药合理性大大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建立完善合理的西药药剂用药制度是提高西药药剂应用合理性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云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益肾泄浊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益肾泄浊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期间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益肾泄浊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22±0.18)mmol/L、 餐后血糖(7.19±1.53)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13±1.24)mmol/L、 尿糖(0.15±0.05)mmol/L、BUN(14.19±1.35)mmol/L、Ser(329.48±16.38)umol/L、GFR(105.17±5.36)ml/min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益肾泄浊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宇;王娟;郑斯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目的:对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的45例原发性鼻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本组45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为(7.4±1.2)h,术后住院时间(9.1±2.2)d,术后出现2例鼻腔内切口渗血,均得到及时处理,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后出院,术后随访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为保证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须配合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

    作者:马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收治的66例血液透析置管患者作为护理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以随机自愿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感染率3.03%高于对照组21.21%,组间比较差异P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期系统化护理防治腰椎骨折后腹胀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系统化护理防治腰椎骨折后腹胀的效果,考察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人民医院共80例腰椎骨折的患者参与此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骨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试验组自入院开始采取系统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腹胀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试验组患者整体的腹胀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试验数据分析,针对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早期系统化护理模式干预,可以降低患者腰椎骨折后腹胀发生率.

    作者:高慧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2月 ~2017年4月,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4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2例,分别安排常规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心理干预.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NSS、SD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UMD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可明显增进疗效.

    作者:孙建华;安太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护理对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86.67%;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非药物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非药物疗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西医疗法,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BI评分)、生存质量(QOL评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QOL评分均比治疗前要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QOL评分明显更高,P<0.05.(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非药物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明显,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值得应用.

    作者:焦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特色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特色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V A S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 显著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中医特色护理应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作者:马君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社区团队护理小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接受社区团队护理小组护理干预的意义及效果.方法:研究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集高血压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6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在建立社区团队护理小组后开展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进行记录和比较,同时采取服药自我效能表(MASES)及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对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用药依从性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ASES评分及MMAS-8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团队护理小组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异常升高情况,同时还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用药依从性,因此该种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朱方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结肠癌手术老年患者施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普外科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型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并引入循证护理方法,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情况,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 明显高于对照组8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9% 低于对照组20.0%;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2.4±1.0)天少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9.3±2.1)天,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1.5±0.6)万元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2.2±1.1)万元.结论:结肠癌手术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时间内开展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董玉蓉;陈霞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身振动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目的:探究全身振动训练对于干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的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的49例患者采用传统理疗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的49例患者则采用全身振动训练方式进行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膝关节疼痛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情况,疼痛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膝关节功能使用膝关节功能量表(Lysholm)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干预的结果.结果:经过干预,观察组的VAS评分指标和Lysholm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情况的缓解和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均具有显著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曲舒怡;仲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辩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的单独采用奥美拉唑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无效率为4%,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0% 、70%,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淀粉酶、血CPR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膀胱内压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持续时间、IC U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推广价值显著.

    作者:杨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基于医患认知角度对我院门诊药学服务的分析

    目的:为贯彻新医改政策,创建优质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我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必要性,结合新医改政策,提出切实有效的药学服务转型模式.结果:我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结论:建议通过提高药学人员综合素质,完善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并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开通微信平台等措施来优化我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使我院药学服务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作者:段永生;陈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血管低剂量CT扫描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在腹部血管低剂量C T扫描中应用迭代重建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6例接受腹部血管CT检查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3组,甲组予以滤波反投影常规剂量检查,乙组予以滤波反投影低剂量检查,丙组予以迭代重建低剂量检查,并对三组患者在图像主观质量评分、CT值、SNR、CNR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甲组与乙组、乙组与丙组、甲组与丙组在图像主观质量评分方面的对比(P<0.05).丙组患者于主观上的噪声显著低于甲组、乙组;甲组与乙组患者在CT值、SNR、CNR方面的对比(P>0.05);甲组与丙组、 丙组与乙组CT值、SNR、CNR的对比P<0.05.乙组患者在相同剂量下的主观噪声明显小于丙组,且图像比较锐利,显示十分清晰.结论:在腹部血管低剂量CT扫描中应用迭代重建技术的效果显著,可使辐射剂量有效降低,还可以获得优质的图像质量.

    作者:李光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减少妇产科院内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妇幼保健所)的妇产科住院患者350例,随机进行分2组,各1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管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包括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病区管理和沟通四个方面)和院内感染发生率作为此次研究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病区管理和沟通四个方面)要高于对照组(P<0.05).对院内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院内护理满意度,对于院内护理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