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非药物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焦海燕

关键词:中医非药物疗法, 脑梗死, 急性期, 治疗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非药物疗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西医疗法,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BI评分)、生存质量(QOL评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QOL评分均比治疗前要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QOL评分明显更高,P<0.05.(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非药物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明显,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值得应用.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跌倒专项护理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风险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跌倒专项护理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 ~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跌倒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预计发生跌倒的低风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风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跌倒专项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和龙市2015年居民期望寿命调查分析

    目的:居民期望寿命是反映当地经济水平、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要指标.为全面描述和分析诸多因素对居民生命健康的综合影响,并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在全市开展了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的调査研究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和龙市2015年死亡监测数据,计算期望寿命.结果:通过居民期望寿命调查分析发现,和龙市2015年朝鲜族居民期望寿命为77.29岁、汉族期望寿命为77.75岁;朝鲜族男性期望寿命为74.39岁,汉族男性期望寿命为74.94岁;朝鲜族女性期望寿命为80.62岁,汉族女性期望寿命为81.01岁.朝鲜族男、女性期望寿命均低于汉族.结论:婴幼儿死亡及青少年死亡直接影响居民期望寿命,加强婴幼儿健康监护及伤害监测,降低婴幼儿及青少年死亡率,将有利于提高和龙地区期望寿命.

    作者:张春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给新生儿肺炎护理所带来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化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体温恢复所需时间,随机调防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情况.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8.9±1.5)d,体温恢复时间(3.81±0.87)d;观察组住院时间(5.4±1.3)d,体温恢复时间(2.11±0.37)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极大地缩短了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桑广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泮托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

    目的: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研究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种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撤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突出,抑制胃酸分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满益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研究

    目的:分析腹部超声+浅表超声应用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5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超声检查.比较单纯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浅表超声的确诊率.结果:腹部超声+浅表超声确诊率(96.00%)高于单纯腹部超声(28.00%)(p值<0.05);有24例存在腹部肿块,存在典型肠套叠超声声像图特征的有24例.结论:小儿肠套叠诊断中应用腹部超声+浅表超声检查技术准确性较高.

    作者:陆加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减少妇产科院内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妇幼保健所)的妇产科住院患者350例,随机进行分2组,各1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管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包括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病区管理和沟通四个方面)和院内感染发生率作为此次研究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病区管理和沟通四个方面)要高于对照组(P<0.05).对院内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院内护理满意度,对于院内护理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临床资质对东方市疾控与医疗机构结核病防治的影响

    目的:分析临床资质对东方地区疾控与医院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情况,为结核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对2016年东方市各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进行检查、督导,对相关病例进行访视调查,对比分析疾控中心与医院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等的不同,了解临床资质对疾控结防机构结核病防治方面的影响,并寻找解决途径.结果:因缺乏临床医疗资质,东方市疾控结防机构与医疗机构在结防人员专业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7,P<0.01)、治疗肺结核病人的方法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39,P<0.01)、强化期病例在治疗期间感觉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P<0.01)、对医生信任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98,0.01

    作者:钟才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4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对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嗳气反酸、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对急性胃炎的效果好于单一抑酸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适合广泛推广.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共计80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具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结果:在分析患者的临床疾病状况中,患者的低血钠症程度越大,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概率越高,同时患者的死亡率也就越高.结论:在当前阶段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规范化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后期恢复效率,而且对于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往往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患者后期的病情发展等.

    作者:韦仕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改良留置针穿刺方法预防静脉输液不畅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留置针穿刺方法 ,预防静脉输液不畅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202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10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静脉输液,实验组采用改良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静脉输液,将两组实验结果进行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有效治疗率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改良留置针输液方法相比于传统留置针输液方法对于静脉输液的顺畅程度有所提高,无静脉炎情况伴随发生,证明了改良留置针输液方法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薛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单独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组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82.22%,对照组为42.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亚低温联合的治疗方式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洁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产妇有5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对于产科病房方面相关的护理人员、孕产妇情况和家属等一系列相应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展开系统性的分析和统计,并有效的根据具体情况来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整治方案与对策.结果: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做好产科病房的安全隐患预防和控制措施,积极有效地提出更有针对性而又具备规范性的措施,能够使得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有本质的提升和大程度的改善,也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效提升.结论:更有针对性的对于产科病房护理隐患展开切实的分析和探究,切实有效的提出更具有可行性的防范措施,规范护理程序,减少护理差错,能够确保护患关系和谐稳定,避免护患纠纷,大程度上提升护理质量,推进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马冰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状腺瘤治疗新进展

    引言:甲状腺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头颈部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其中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为常见.现阶段医学技术的发展,让甲状腺瘤的相关治疗手法如传统的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日臻完善.本文即对甲状腺瘤治疗的相关进展展开综述.

    作者:俞文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对于妊娠的影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子宫肌瘤的处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产科中单胎初产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产妇,根据肌瘤大小分为两组,每组随机抽取各50例,观察1组:子宫肌瘤≥6cm,观察2组:子宫肌瘤<6cm;另随机选取同时期正常单胎初产孕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三组孕妇早产发生率、胎位异常率、阴道分娩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另将所有手术的病例重新分组,将单纯剖宫产与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术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第1观察组的剖宫产率、胎位异常率高于第2观察组及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第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有没明显提高.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术的观察组对比单纯行剖宫产术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性长于对照组患者(P=0.02、0.00,P均<0.05);但两组患者在其产后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尤其对于肌瘤>6cm的患者,应谨慎对待,确定合理的分娩方式.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剖宫产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安全性可靠,降低患者二次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2009年5月~2015年12月,于本地区育龄妇女中选取53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与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此来将该地区育龄妇女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值确定下来,然后再将该正常值作为依据,分别选取低游离甲状腺素孕妇66例作为低F T 4组,进行治疗的亚临床甲减孕妇98例作为治疗组,亚临床甲减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正常值孕妇102例作为正常组,采用左甲状腺素对治疗组妇女进行干预,对各组后代智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半岁时,各组LQ、GMQ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其它三组,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减低,P<0.05;1岁时,相较于其它三组,观察组FMQ、LQ、GMQ更低,P<0.05,其它三组无差异;3岁时,相较于其他三组,观察组FMQ、LQ、GMQ显著降低,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可能会对新生儿产生一定影响,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后,其智力水平有所改善.

    作者:杨琼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收治的药物不良反应者15例,分析15例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与应对措施.结果:9例男性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占比为中西药联合治疗方法不合理占比为22.22%;药物用法与用量不科学占比为11.11%;药物炮制技术不到位占比为11.11%;未实施辨证施治占比为44.44%,其他因素占比为11.11%.6例女性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占比为中西药联合治疗方法不合理占比为16.67%;药物用法与用量不科学占比为16.67%;药物炮制技术不到位0例;未实施辨证施治占比为50.00%,其他因素占比为16.67%.结论:在中药临床学中,科学、合理、有效的用药不仅是保证临床疗效与在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还是消除各种不良事件几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保障各种药物用药安全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炎症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炎症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良性前列腺增生90例患者,按是否存在炎症状况分组:炎症组(n=61)、非炎症组(n=29),对两组均实施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差异性.结果:炎症组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0.0612±0.0165)、(0.0268±0.0077)较非炎症组(0.0412±0.0173)、(0.0134±0.0072)明显升高(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炎症组织将增加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

    作者:刘淑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对糖尿病并发肾病治疗价值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肾病应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治疗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行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β2-MG、BUN及SCr水平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对于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边巴贡布;刘伯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是指下肢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继发血栓形成,终使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引起肢体发生缺血性改变,严重时科引起肢端坏死.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近年来,随着新型介入材料的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比例较前增加[2].其中支架植入术在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再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3].在此,本文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出现再狭窄的问题做出简要综述.

    作者:左江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护理对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86.67%;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